《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EDA与制造 > 设计应用 > 3D设计技术在SiP中的应用
3D设计技术在SiP中的应用
2018年电子技术应用第9期
李 扬
奥肯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45
摘要: SiP(System-in-Package)系统级封装技术是最新的微电子封装和系统集成技术,目前已成为电子技术发展的热点。SiP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封装中采用了3D(Three Dimensions)技术,通过3D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系统集成度,在更小的面积内封装更多的芯片。从设计角度出发,介绍了应用在SiP中的3D设计技术,包括3D基板设计技术和3D组装设计技术,阐述了3D设计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可供工程师在设计3D SiP时参考。
中图分类号: TN603.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5196
中文引用格式: 李扬. 3D设计技术在SiP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8,44(9):39-43.
英文引用格式: Li Yang. The application of 3D design technologies in SiP[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8,44(9):39-43.
The application of 3D design technologies in SiP
Li Yang
AcconSys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45,China
Abstract: SiP(System-in-Package) is the latest microelectronic packaging an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now it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of SiP is the use of 3D(Three Dimensions) technology in package. Through 3D technology, we can achieve higher system integration and package more chips in a smaller area. From the design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sets forth the 3D design technology applied in SiP, including 3D substrate design technology and 3D assembly design technology, and expounds the specific ideas and methods of 3D design,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engineers in designing 3D SiP.
Key words : system-in-package;3D SiP;3D design technology;3D substrate design;3D assembly design

0 引言

    SiP(System-in-Package)系统级封装技术已成为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热点,受到来自多个领域的关注。

    这些关注者包括传统的封装设计者,也包括传统的MCM设计者,更多来源于传统的PCB设计者,甚至SoC的设计者也开始密切关注SiP[1]

    传统的封装设计者通过SiP技术使得封装的功能多样化和系统化,MCM设计者将原有的二维平面化的MCM升级为3D立体化的SiP,PCB设计者通过SiP技术使系统尽可能地小型化,并且在功耗和性能上也取得一定的进步,SoC设计者则通过SiP技术作为SoC的低成本和快捷替代方案。

    SiP系统级封装有两个关键字:“系统”和“封装”,系统,是指能完成独立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能独立完成一定的功能,系统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封装,就是把集成电路裸片(Die)放在承载体上,把管脚引出来,然后固定包装成为一个整体。封装的3个主要功能是:保护裸芯片、尺度放大、电气连接[2]

    SiP系统级封装则是通过封装的形式来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机整体,并对系统内的多颗裸芯片进行保护,尺度放大,电气连接。这里的电气连接比普通封装多了一层含义,除了将裸芯片和封装外部电路进行电气连接之外,SiP还承担着对内部芯片之间的电气互联,这就使得SiP和普通封装有两大重要区别。(1)因为连接关系的复杂性,SiP通常需要原理图,而普通封装则可以通过网络表传递连接关系;(2)因为内部芯片互联的复杂性,SiP一定需要基板Substrate,而普通封装不一定需要基板,当然,现在比较复杂的单芯片封装一般也是需要基板的[3]

    现在大家谈及SiP,多从封装工艺的角度入手,往往淡化了系统本身能实现的功能。实际上,一款SiP能否取得成功并被市场认可,系统功能的定义是最重要的。系统功能定义包括了需要采用的各个芯片的功能,以及SiP系统最终能够完成的各种任务。系统功能定义好了,后面就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了,这是本文要着重叙述的。

    本文作者这些年一直参与和指导国内各种类型的SiP项目,在不同的SiP项目中,采用了多种设计技术,深刻地体会到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带给项目的巨大差异,而3D设计技术则是SiP设计中区别于传统封装最为典型的,觉得很有必要把3D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介绍给SiP设计者,使设计者在SiP项目一开始就能心中有数,并采用正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1 3D设计技术

    3D设计是SiP设计中区别于传统封装设计最为典型的设计技术。

    传统的封装设计或者PCB设计,通常从2D的角度去考虑,其设计环境也多是2D环境,设计师从顶视图的角度去观察和操作设计图纸,一般只关注X、Y方向的规则定义和布局、键合、布线、覆铜等操作。

    SiP则不同,为了在最小的面积内封装SiP系统中所需要的所有芯片,仅仅考虑X、Y方向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Z轴方向的考虑则带给了设计师广阔的设计空间,3D设计技术也应运而来。

    从实际项目的经验和工艺流程的特点,将3D设计技术分为两部分来阐述,分别是3D基板设计技术和3D组装设计技术。

2 3D基板设计技术

    一般的PCB板和普通的封装基板通常是二维设计。

    目前最常见的基板是通过通孔连接的多层基板,这种基板结构比较简单,采用Laminate层压法制作,即制作出每一层的导线或覆铜图形后,将多层压合在一起,然后进行钻孔和孔金属化[4]

    这种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应用很多年,目前还存在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设计密度不高的PCB中应用广泛。在国内军工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项目应用上,由于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目前主流的PCB还是采用通孔互联。

2.1 高密度互联HDI

    随着设计复杂程度提高,基板上的布线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通孔工艺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出现了微孔和盲埋孔结合的工艺技术,称之为高密度互联[5]

    高密度互连HDI(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or)是生产封装基板或者PCB印制板的一种技术,HDI一般采用Buildup+Laminate结构,一般为N+M+N层。其中M代表Laminate层,采用机械钻孔工艺,线宽和线间距及孔径相对较大;N层为Buildup层,使用激光微孔工艺,提供更高精度的布线,同时孔比较小,不占用太多的布线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布线密度。

    Laminate通常被称为层压法,是指对每一层图形处理完成后,将多层基板压合到一起,然后再进行打孔和孔金属化,因为采用的是机械打孔,所以孔径较大,打孔效率也不高,但可以多层叠加后打孔,以提高打孔效率[6]。Buildup通常被称为积层法,是指对每一层图形处理完成后,先打孔,做孔金属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累加一层,做图形处理、打孔、孔金属化,这种工艺采用激光打孔,打孔效率比较高,但通常只能打一层,为了缩短激光打孔时间,Buildup的介质一般比较薄,通常也比较软,一般选择树脂含量较高的106、1080等半固化片。

    图1是一个典型的2+4+2结构的8层HDI基板截面图。信号从第1层传递到第8层需要通过1-2的盲孔,2-3的埋孔,3-6的埋孔,6-7的埋孔以及7-8的盲孔,虽然穿越的孔数量多,但因为孔都比较短小,所以其叠加造成的寄生效应反而比1-8通孔的寄生效应小。

wdz2-t1.gif

    目前,此种结构的HDI工艺非常成熟,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

2.2 腔体技术

    HDI技术大大提高了SiP基板的布线密度,然而随着基板表面安装器件的增多,基板的面积无法再缩小,同时,随着大规模数字电路芯片的应用,其Bond Wire通常会占用3~4排的Bond Pad空间,多重键合也带来了Bond Wire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外层Bond Wire过长而造成金丝塌陷。

    腔体Cavity作为陶瓷封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的基板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随着技术的改进,在许多塑封基板中也开始使用腔体,如最新的龙芯CPU塑封基板就采用了腔体结构。

    腔体是一种3D立体结构,为了真实地模拟腔体结构,需要软件对3D立体结构有良好的支持。腔体Cavity是在基板上开的一个孔槽,通常不会穿越所有的板层(特殊情况下的通腔称之为Contour)。腔体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是密闭在基板内层空间的腔体,腔体可以是单阶腔体也可以是多阶腔体,所谓多阶腔体就是在一个腔体的内部再挖腔体,逐级缩小,如同城市中的下沉广场一样[3]。图2是SiP基板中的各种腔体结构。

wdz2-t2.gif

    图3是各种腔体在SiP设计软件中的3D截图。

wdz2-t3.gif

    通过腔体,芯片可以埋置在基板内部,节省表面安装空间。

    芯片安放在开放式腔体中,大致有以下3种原因:

    (1)腔体结构有利于键合线的稳定性,对于复杂芯片或者芯片堆叠,常常要采用多层键合线,键合线的排列经常有3~4排,这样外层键合线就会很长,跨度很大,不利于键合线的稳定性,而腔体结构则能有效改善这种问题,如图4所示。

wdz2-t4.gif

    (2)腔体结构有利于陶瓷封装的密封,采用腔体结构的陶瓷基板,芯片和键合线均位于腔体内部,只需要用密封盖板将SiP封装密封即可。如果无腔体结构,则需要专门焊接金属框架来抬高盖板的位置,这样就多了一道焊接工序,其焊缝的气密性也需要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达到要求。

    (3)腔体有利于SiP双面安装器件。现在的SiP复杂程度很高,需要安装的器件很多,在基板单面经常无法安装上所有器件,需要双面安装器件。这时候,腔体结构就大有用武之地,通过腔体可以将一部分器件安装在SiP封装底部的中央,在封装底部外侧设计并植上焊接球,如图5所示。

wdz2-t5.gif

2.3 平面式埋置技术

    一般情况下,将分立的无源器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埋入SiP基板采用两种技术,一种是前面讲到的腔体技术,另一种是通过特殊材料在基板中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电阻、电容和电感,从而实现无源器件的埋置。平面式埋置技术是指将电阻、电容、电感等无源元件通过设计和工艺的结合,以蚀刻或印刷方法将无源元件做在基板表层或者内层,用来取代基板表面需要焊接的无源元件,从而提高有源芯片的布局空间及布线自由度,如图6所示。

wdz2-t6.gif

    (1)平面式埋置电阻技术

    平面式埋置电阻技术通常采用高电阻率的材料,制作成各种形状和不同电阻值的平面电阻,目前提供电阻材料主要有DuPont、Ohmega和TICER的阻性材料,工艺包括厚膜和薄膜两种工艺。

    (2)平面式埋置电容技术

    平面式埋置电容技术通常采用较大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其结构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两侧是金属层,中间是高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的介质薄层,从而提升电容量。可选材料为电容材料有3M、DuPont、Gould和Huntsman等多个厂家的容性材料。

    (3)平面式埋置电感技术

    平面式埋置电感技术通常采用蚀刻铜箔或者镀铜形成螺旋、弯曲等形状,或者利用层间过孔形成螺旋多层结构。其特性取决于基材参数和图形形状结构。目前能支持的电感值比较小,仅有几纳亨到几十纳亨,主要以应用在高频模块中为主。

    图7为平面式埋置电阻、电容、电感基本结构。

wdz2-t7.gif

    相对而言,平面埋入电阻结构比较简单,常采用厚膜工艺,即加工艺,需要在两个金属端子之间印刷出电阻形状,目前比较常用的4种形状是矩形、大礼帽形、折叠形、蜿蜒形,如图8所示。矩形结构简单,最为常见,大礼帽型的突出部分便于进行激光调阻,折叠型占用空间较小,比较适合阻值较小的印刷电阻,蜿蜒型则适合阻值较大的印刷电阻。

wdz2-t8.gif

    平面埋置电容结构相对复杂,一般分为交叉指型、印刷式和夹层式。

    交叉指型电容,其形状如同两只手的手指相对交叉一样,作为一个完整的元件放置在一个电气层中,中间填充介质。印刷式电容,其结构为底部两块金属,分别作为此电容的两个端子。其中一块面积较大,上面覆盖介质,然后上面再印刷一层导体,导体一端位于介质层上方,另外一端和面积较小的金属端子搭接,其有效面积为被介质隔开的底层金属和印刷导体所重叠的面积。夹层式电容,其结构比较复杂,包含顶层金属、介质、底层金属以及一个过孔。图9为3种平面埋置电容结构。

wdz2-t9.gif

    另外,还有一种埋置电容的方法就是在整个介质层中加入一层电容层,这种方式工艺相对简单,请参看图6中的电容材料层。

3 3D组装设计技术

3.1 芯片堆叠技术

    在SiP设计中,为了最大范围地节省空间,缩小基板的面积,经常会采用芯片堆叠设计,将多个芯片堆叠在一起,中间插入介质或采用特殊工艺进行电气隔离。按照堆叠形式,主要分为金字塔型堆叠、悬臂型堆叠和并排堆叠3类。

    金字塔型芯片堆叠,是指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堆叠,其中最底层的芯片可为键合芯片Bond Wire Die,也可是倒装焊芯片Flip Chip Die,如图10所示。

wdz2-t10.gif

    悬臂型堆叠,在芯片堆叠设计中,经常会需要将同样大小的芯片或不同形状的芯片进行堆叠,这时候就不可避免地用到悬臂型堆叠,堆叠中须插入一定厚度的介质,用以垫高上层芯片,避免影响下层芯片的Bond Wire。其加工方法则是从下往上,堆叠一层键合一层,然后再堆叠,再键合,以此类推,如图11所示。

wdz2-t11.gif

    并排堆叠,在芯片堆叠设计中,有一种情况是两个或者多个小的芯片并排堆叠在某个大芯片的上方,即多个芯片位于堆叠的同一个平面,中间需插入转接板,上层芯片先通过键合或者倒装焊形式将信号连接到转接板,然后通过转接板再次键合,将信号引到SiP基板,如图12所示。

wdz2-t12.gif

3.2 TSV技术

    硅通孔TSV(Through Silicon Via)正成为SiP 3D组装的一种新方法,即在芯片的周边进行通孔,然后进行芯片或晶圆的堆叠,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比引线键合和倒装芯片堆叠更自由、更高的密度和空间利用率。与Wire Bonding的芯片堆叠技术不同,TSV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外形尺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降低功耗。TSV被称为继Wire Bonding、TAB和FlipChip之后的第四代封装技术[3]

    目前,TSV的应用主要包括芯片直接互联和硅转接板互联。

    芯片上的TSV-1,在这里把在裸芯片上直接打孔的TSV称之为I型TSV,简称TSV-1。

    在TSV-1中,多个垂直堆叠的芯片通过穿过芯片堆叠的垂直孔互连,如图13所示。

wdz2-t13.gif

    转接板上的TSV-2,前文提到,在进行并排堆叠的时候,需要用到转接板,这种转接板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硅基板,通过在硅基板上进行布线并打孔,硅基板上下层均可布线,并通过在硅基板上的通孔将上下层的布线连接起来,这种穿透硅基板的通孔也被称之为TSV,这里称之为II型TSV,简称TSV-2,如图14所示。

wdz2-t14.gif

    目前TSV-2在SiP中应用也非常普遍,主要应用硅基板的高密度特性,提高布线的互联密度。

3.3 PoP封装堆叠

    PoP(Package on Package)将超薄的小管脚间距球栅阵列(BGA)封装堆叠起来,并装配到表面。如图15所示,这些BGA封装经过特殊的设计,能够通过一个灵活、但仍算标准的结构来实现逻辑器件与存储器件等的互连[3]

wdz2-t15.gif

    PoP可以作为3D SiP技术一个有效且实用的补充,目前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

4 结论

    3D技术是SiP系统级封装中最典型也是最具特色的技术,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将3D设计技术分为3D基板设计技术和3D组装设计技术。

    首先讲述了通过HDI高密度互联技术提高基板布线密度,然讲述了通过基板腔体实现芯片的灵活安装,例如通过底部腔体,在SiP基板下方安装芯片,而不影响SiP封装在PCB上的安装。

    在平面式埋置技术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实现在基板内部埋置电阻、电容、电感等无源器件。

    在3D组装设计技术中,也从设计的角度讲述了芯片堆叠,包括金子塔形堆叠、悬臂型堆叠和并排堆叠。随后讲述了两种形式的TSV技术,TSV-1是在芯片上直接进行打孔和互联,TSV-2是在硅转接板上进行打孔和互联。

    最后,结合3D基板设计技术和3D组装设计技术,可以得到一幅在SiP设计中可能用到的3D技术全图,如图16所示。

wdz2-t16.gif

    另外,PoP技术以封装进行堆叠,也是对3D SiP组装技术的有效补充。SiP项目设计师或者项目负责人可根据SiP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3D设计技术的组合,设计出一款成功的SiP产品。

参考文献

[1] 李扬.SiP系统级封装设计仿真技术[J].电子技术应用,2017,43(7):47-50,54.

[2] Li Yang.SiP System-in-Package design and simulation—Mentor EE flow advanced design guide[M].WILEY,2017.

[3] 李扬,刘杨.SiP系统级封装设计与仿真—Mentor Expedition Enterprise Flow高级应用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

[4] TUMMALA R R,SWAMINATHAN M.系统级封装导论——整体系统微型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5] Mentor Graphics.Advanced Packaging Guide,Release X-ENTP VX.2[Z].2016.

[6] GARROU P E,TURLIK L.多芯片组件技术手册[M].王传声,叶天培,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信息:

李  扬

(奥肯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45)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