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汽车材料 中国钢铁工业十年展望(2016-2025)

汽车材料 中国钢铁工业十年展望(2016-2025)

2016-01-21

  1. 前言

  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发现采用人均GDP值(1990G-K国际元-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基于购买力平价口径核算的人均GDP,单位为1990年G-K国际元)作为参照可以得到各行业的发展规律,即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及各行业比重峰值出现时点以及其他拐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同时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迄今为止,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各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规律探讨中国钢铁工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表1列出了中国历年人均GDP值及未来预测值。

  表1 中国历年人均GDP及未来预测值

0120h1.png

  本研究将分析过去百余年间几个典型工业国家的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经济规律、单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经济规律、以及各国钢产量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经济规律。并依据上述规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新常态、钢产量等,并根据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应对对策。

  2. 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经济规律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是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在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各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先后顺序与技术和资金密集度有关。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上升,制造业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密集型产业升级,制造业各部门达到峰值的时点并不相同,表现出较好的规律性。钢铁工业增加值随着人均GDP变化如图1。

0120h2.png

  图1 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资料来源:数据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

  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1990G-K国际元,以下同)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之前持续上升,而且在3000~11000国际元之间出现加速,普遍从3%左右上升到8%左右,之后持续下降到3%左右(18000国际元)。总体来看,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时的人均GDP水平比较接近。中国在1999年人均GDP达到3162国际元,当时中国钢铁行业出现了快速发展,2013年人均GDP达到9827,接近10000,开始疲软,这完全符合此经济规律。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意味着钢铁行业不再是制造业中核心行业,即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钢铁行业开始沦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产业,而非举足轻重的核心产业。同时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的降低也意味着钢铁行业产值和利润的降低。

  3. 单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经济规律

0120h3.png

  图2 各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变化

  二战发生在1940-1945年间,此期间的以及以前的数据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故本分析从1945年后开始研究。

  美国1951年人均GDP为10116国际元,由图2可见,1951年后美国钢产量急剧下滑,从占世界钢产量的50%下滑至1960年的不到30%,此时出现了一个拐点,然后开始缓慢下滑,进一步到1980年的10%左右,而1980年美国人均GDP为18577国际元。即用了30年,人均GDP为10116国际元增长到18577国际元,美国钢产量从占世界钢产量的50%下滑到10%。1983后至2000年,即人均GDP达到20000国际元以后保持了10余年的10%左右钢产量(国际占比),而此时,美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已经降低到了原来的1/3。2008年下滑至7%左右,此时美国人均GDP为31178国际元.

  日本1971年人均GDP为10040国际元,由图2可见,此时日本钢产量达到世界的17%左右,达到了峰值,然后逐年开始下滑,2000年下滑至12%左右,此时(2000年)日本人均GDP为20738国际元,2008年下滑至9%左右,此时日本人均GDP为22816国际元,降到了原来的1/2。但日本数据与美国以及欧洲9国(下面分析)略有不同,日本在1971年人均GDP达到10040国际元以后钢产量出现下滑,但没有急剧下滑,这可能与日本的出口或者本身占比不大有关系,但总体来说,日本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符合人均GDP为10040国际元产量下滑、并在20000国际元下滑至原来的1/3~1/2的规律。

  由于没有欧洲9国的人均GDP数据,故以英国为代表来分析,由图可见,欧洲9国的钢产量在1960年有一个小峰值,然后开始下滑,到了1970年前后下滑到了1950年的世界占比,即25%左右,此时英国人均GDP为10767国际元,然后钢产量急剧下滑,一直下滑到1984开始趋于稳定,此时英国人均GDP为13720国际元,2000年以后进一步下滑,2000年英国人均GDP为20353国际元,钢产量占比降到了原来的1/2. 2008年英国人均GDP为23742国际元,欧洲9国钢产量下滑至6%左右(国际占比),钢产量占比降到了原来的1/4。

  中国的人均GDP(1990G-K国际元)见表1,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1990G-K国际元)达到了9827国际元,接近10000国际元,而回顾前两年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钢铁行业明显产能过剩,同时中国钢产量接近峰值即占世界钢产量的达到50%。根据人均GDP 10000国际元钢产量占国际总产量和钢铁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开始下降,而人均GDP达到20000国际元时,钢产量占国际总产量和钢铁工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基本降到底,即高位时的1/3左右的规律,假设未来30年不出现类似于能够使全球经济出现巨大波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件,那么全球经济将缓慢的、稳定的、波动性发展,这意味着全球的钢铁需求量稳定在一个合理波动范围的合理值,那么在欧洲9国、美国和中国先后成为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地区之后,必然会再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一个钢产量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来替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钢材生产国,中国钢铁企业应该通过严密的经济分析,尝试找到这个未来的钢铁消费增长极,并探索前往投资建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提高),国内的钢铁需求量降低,国内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进而不断出现钢企破产,直至达到钢材产量的合理值。

  4. 各国钢产量随着人均GDP变化的经济规律

  如前述,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必然降低的的经济规律已毋庸置疑,同时单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必然降低的经济规律也显而易见。那么各国的钢产量也必然与其人均GDP存在着某些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以及中国的人均GDP的合理变化就可以预测中国下一个十年的钢材产量。

  图3是德钢历年钢产量随着德国人均GDP的变化,图中点表示1945年至2008年的个年的钢产量,红线表示其钢产量随着德国人均GDP的大致变化规律,从图3可见,当人均GDP在3000国际元和10500国际元之间时,德国钢产量呈直线上升,但在11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了一个拐点,此时德国钢产量出现了一个大的下降,降幅约20%,并后续出现两个波动,即人均GDP在13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一个钢产量峰值并随后出现一个大的跌幅,随后在人均GDP在15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一个钢产量峰值并随后出现一个大的跌幅,而人均GDP在17000前后开始呈现稳定,此时的钢产量在最高峰值的3/5~4/5之间,即74%左右。德国钢产量在其人均GDP17000以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是由于1990年东德和西德合并造成的。

  法国钢产量随着法国人均GDP的变化规律与德国类似,见图4。从图4可见,当人均GDP在3000国际元和11000国际元之间时,法国钢产量呈直线上升,在11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了一个小的拐点,此时法国钢产量出现了一个小幅度的下降,但不明显,并后续出现两个大幅度的波动,即人均GDP在13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一个钢产量峰值并随后出现一个大的跌幅,随后在人均GDP在15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一个钢产量峰值并随后出现一个更大幅度的的跌幅,而人均GDP在16000前后开始呈现稳定,此时的钢产量在最高峰值的3/5~4/5之间,即68%。法国钢产量在其人均GDP17000以后呈现稳定。

  英国钢产量随着英国人均GDP的变化规律与德国和法国类似,但又有一定的差异,首先,当人均GDP在7000国际元和11000国际元之间时,英国钢产量呈直线上升,在11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了一个很大降幅的拐点,英国钢产量降幅达到30%,即此时的钢产量只有高峰值的70%左右,如图5。随后在人均GDP 12000~13000之间稳定一点时间,并仍然存在一个不明显的起伏,并后续出现一个更大幅度的降幅(人均GDP在13000国际元前后),最低点只有产量峰值的40%,这是由于1980的经济危机造成的。随后,英国的钢产量便一蹶不振,维持在峰值的60%左右。

  日本钢产量随着人均GDP的变化规律与前述3个国家基本类似,见图6,首先,当人均GDP在3000国际元和11000国际元之间时,日本钢产量呈直线上升,在11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了一个大降幅的拐点,降幅约15%左右。随后在人均GDP 13000前后和人均GDP 15000前后分别存在一个起伏后,日本钢产量开始维持在峰值的85%左右。可见日本钢产量随着人均GDP的变化经济规律与德国、法国和英国一致,不同的是日本的降幅较小,这主要由于日本钢材的出口比例较大。这也是值得中国钢企借鉴的,依托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来带动钢材出口,收购国际钢贸企业或者打通出口渠道扩大出口,对外投资建厂实现产能转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找到增长点,这也许是唯一的出路

  美国历年钢产量随着人均GDP的变化与上述4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人均GDP11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了一个大降幅的拐点的规律是一致的,此次降幅也同样达到了20%,与其他国家的规律类似,随后美国钢产量出现攀升,但没有再出现较大的降幅。美国钢产量的峰值出现在人均GDP 17000国际元前后,这是出乎意料的。在人均GDP 19000国际元前后,才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其下降幅度较大,达到了峰值的42%左右,并在后续的30余年一致在该值上下波动。个人认为美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可能源于以下原因:1)向美洲周边国家的出口;2)美国不断发动战争所带动的钢材消耗,同时战争一直发生在美国本土之外;3)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殊作用。如果由于上述因数,那么美国的模式则是很难复制的。

  5. 下一个10年间的中国钢产量的预测

  中国钢产量在中国人均GDP在3000~11000区间的中国钢产量曲线见图8,钢产量呈直线上升,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937,正处于钢产量与人均GDP的经济规律的拐点上,根据对上述5国的分析,中国将在2015年前后即人均GDP 11000国际元前后开始出现一个钢产量的降幅,此次降幅将在20%左右,此次降幅的谷值将出现在人均GDP 12000国际元前后,根据表1即中国的人均GDP(1990G-K国际元)的预测,即2017年或2018年,随后将出现一个钢产量的小幅上升,此次上升可能出现在2019年,随后再次大幅度下降,并直接下降至6.5亿吨左右,随后出现一个产量的波动,然后在2022年~2023年前后进一步下降,然后维持在6亿吨上下波动。具体如图8。钢产量下降意味着部分钢企破产以及大量失业,尽管是经济规律使然,但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同时,仍可以找到对策,如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即如果中国不陷入中产阶级陷阱并且中国钢企的国际竞争力能够进一步提升,紧跟中央政府的一路一带战略并实施成功,也许未来十年的钢产量会更接近与日本的规律,即同样在上述的节点出现降幅,但降幅不会如此大,即2025年前后会维持在7亿吨上下。

  另外,钢材内需降低无疑是伴随着钢铁下游工业的更替,未来十年,包括基建行业的建筑行业等下游用钢需求将大幅度下降,以建材为主业的钢企将首先倒闭。而笔者根据千人汽车保有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推算,在2025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辆左右,届时年产销汽车约3500万辆,根据笔者的研究,2014年,中国汽车用钢约4950万吨,考虑到汽车产销量的增加、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和塑料复合材料等应用,2025年中国汽车用钢需求将达到约6100万吨,将占2025年中国粗钢产量的10%,这意味着以汽车钢产销为主业的钢企仍可以分得汽车行业发展的红利。

  当然,上述的预测完全根据其他国家钢铁行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得到,不排除中央政府强力的行政干预,造成拐点提前或者延后。

  6. 结论

  1)采用人均GDP值(基于购买力平价口径核算的人均GDP,单位为1990年G-K国际元)作为参照,可以得到钢铁工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并可以进行未来我国钢铁工业的一系列预测。

  2)如果中国不陷入中产阶级收入陷阱,未来10年的中国的人均GDP值将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并将于2025年达到18000国际元。

  3)钢铁工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比重在8%左右,随后出现下降,并在人均GDP大致在18000国际元左右降至3%~4%,这主要是由于需求降低造成的。比重达到峰值后(2013年开始),中国的钢铁行业开始沦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而非举足轻重的核心产业,同时意味着钢铁行业产值和利润的降低。

  4)单国或地区的人均GDP为10000国际元左右时,其钢产量占全球钢材总产量的比例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假设未来全球经济呈现缓慢的、稳定的、波动性发展,那么在欧洲9国、美国和中国先后成为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地区之后,随后的30年内,必然会再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一个钢产量快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来替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钢材生产国,这意味着国内钢铁企业到下一个潜在国家进行投资建厂也是一个较好的应对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提高),国内的钢铁需求量降低,国内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进而不断出现钢企破产,直至达到中国钢产量合理值。

  5)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内内需是钢材产量的主要驱动力。当人均GDP在3000国际元和11000国际元之间时,各国钢产量呈直线上升,但在11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了一个拐点,出现一个较大幅度的钢产量降低,一般降幅在15~30%。人均GDP在13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一个钢产量峰值并随后出现一个大的跌幅,随后在人均GDP在15000国际元前后出现一个钢产量峰值并随后出现一个大的跌幅,而人均GDP在17000前后开始呈现稳定,此时的钢产量在最高峰值的60%~80%之间。

  6)中国将在2015年前后即人均GDP 11000国际元前后开始出现一个钢产量的降幅,此次降幅将在20%左右,谷值将出现在人均GDP 12000国际元前后,即2017年或2018年,随后将出现一个钢产量的小幅上升,此次上升可能出现在2019年,随后再次大幅度下降,并直接下降至6.5亿吨左右,随后出现一个产量的波动,然后在2022年~2023年前后进一步下降,最后维持在6亿吨上下波动。届时汽车用钢需求将在6100万吨左右,占粗钢产量的10%,值得钢企关注。

  7)美国的钢产量规律可能是无法复制的,但中国钢企可以借鉴日本的出口经济的模式,来抵消国内内需不足而造成的钢产量的降低。

  8)中国钢企应马上加强国际竞争力,紧跟中央政府的一路一带战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收购国际钢贸企业或者打通出口渠道扩大出口,对外投资建厂实现产能转移,如能实现突破,尽管同样在规律中的节点仍出现降幅,但降幅不会过大,即2025年前后会维持在7亿吨上下。

  9)中央政府强力的行政干预(如供给侧改革)可能会造成拐点提前或延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