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17家科创板半导体企业财报对比:谁是2019造富王

17家科创板半导体企业财报对比:谁是2019造富王

2020-05-14
来源:OFweek电子工程网

    截至2020年4月3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完成2019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相关经营数据也得以揭示。总体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首份“期末成绩单”表现不错,符合市场预期。

    OFweek电子工程网整理筛选了科创板17家半导体领域相关企业2019年财务业绩对比,来看看他们去年各自表现。

    营收相关数据情况

    按照惯例,我们先从营收成绩进行对比。

    统计数据显示,17家半导体企业营收表现上,有6家企业2019年营收突破10亿大关,华润微以57.43亿元营收一马当先,晶晨股份、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沪硅产业、华兴源创紧随其后。

    

1.jpg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数据源自各公司年报)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微、沪硅产业是2020年才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前者是中国本土最大的MOSFET(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厂商,在中国MOSFET市场仅次于国际大厂英飞凌与安森美;后者在完成对上海新昇股权收购后,被誉为中国第一大硅晶圆厂

    整体来看,营收范围在5-10亿元之间有5家,0-5亿元之间有6家,三个层级分布较为均衡。

   

2.jpg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数据源自各公司年报)

    营收增幅方面,睿创微纳、乐鑫科技表扬亮眼,分别以78.25%、59.49%的营收增幅排在前列。但在营收排名中排行第一的华润微营收同比去年却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营收增幅为-8.42%;神工股份则出现了-33.25%的营收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受此前中美贸易摩擦、日韩贸易摩擦、智能手机、数据中心、汽车等终端需求增长乏力、5G 普及未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客户减少了对公司的采购金额,导致公司2019年度营收减少。

    此外,晶晨股份、澜起科技也出现了小幅度下滑,总体来看有超过2/3的半导体企业营收同比超过去年。

    净利润相关数据情况

    一般来说,净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下面一起来看下净利润相关数据情况。

    

3.jpg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数据源自各公司年报)

    在上文提到的营收增幅表现中,澜起科技表现平平,但在净利润上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造富王”。2019年,澜起科技净利润为9.33亿元,虽然下游服务器及DRAM市场表现疲软,但澜起科技依然能实现高额盈利,据公司介绍主要有多方面原因推动盈利:主要是DDR4内存接口芯片新子代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也有所提升,其他方面还包括销售佣金下降、公司闲置资金投资以及部分政府补助。

    而17家企业中唯一出现净利润亏损的是沪硅产业,将新傲科技纳入合并报表虽然给公司带来了营收增长的表现,但是在产品方面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设备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导致了销售低迷,而“逆周期经营”的策略也是导致不断投入300mm大硅片生产机器设备,上海新昇扣非后净利润大幅下降。

   

4.jpg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数据源自各公司年报)

    同样,净利润亏损也给导致了沪硅产业净利润跌幅远超其他16家半导体企业。净利润增幅表现亮眼的企业有:中微公司107.5%,乐鑫科技68.83%,睿创微纳64.44%。芯源微、华润微、华兴源创、神工股份、晶晨股份、沪硅产业均出现净利润下跌情况。

    附整体财报数据一览

    

5.jpg

    哪家企业最重视研发?

    

66666.png

    (OFweek电子工程网制图,数据源自各公司年报    点击放大观看)

    2019年度,科创板半导体企业普遍出现一个现象,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受中兴通讯“前车之鉴”的影响,研发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重视。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科创板所有企业合计投入研发金额117亿元,其中17家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合计约为24.82亿元。

    研发费用前三分别为华润微4.82亿元、晶晨股份4.1亿元、中微公司4.25亿元;在研发费用占总营收收入比例前三分别为中微公司21.81%、安集科技20.16%、晶晨股份19.58%。中微公司与晶晨股份的身影双双出现在两项榜单的前三行列。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

    近年来,中国科技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核心环节的攻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参考当下最强大的资本市场——美国的历史来看,科技产业的崛起和资本市场息息相关。科创板的推出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新星”,改革目标清晰地指向了科技创新板块,汇聚了中国未来科技产业核心资产,也会吸引更多人才在新一代技术领域的聚集。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单就半导体领域而言,登录科创板的半导体企业上市元年首份“成绩单”不仅符合市场预期,也展现出我国半导体产业快速成长的姿态。还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力量汇入,“中国版纳斯达克”未来可期。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