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台湾DRAM产业整并十万火急 利益纠葛不清难成局

台湾DRAM产业整并十万火急 利益纠葛不清难成局

2009-02-02
作者:来源:路透中国

 

    台湾政府过去一个多月来积极协调台湾DARM厂商与美日技术母厂整合,除欲协助厂商度过眼前资金危机,又希望藉此技术扎根,未来可以与韩国企业分庭抗礼;不过,因为业者彼此之间利益纠葛,台湾政府亦有盘算,分析师对于整合案能否顺利成型,颇感怀疑.

 

    台湾政府在去年年底出面表示愿协助企业渡过资金难关,并鼓励产业整合.包括力晶与南亚科等各大厂商,随即各自与海外技术策略伙伴日本尔必达与美国美光进行合纵连横,向政府提出产业整合计划书,以换取政府的奥援.然而,尔必达阵营已上呈的两份计划书都已被经济部以不符社会期待,要求重新修订再送.

 

    本地经济日报周三报导称,政府瞩意由南亚科及策略伙伴美国美光、合资公司华亚科,结合茂德与力晶,提出"五合一"的跨国暨全台性整合,一举解决台湾DRAM产业困境.

 

    不过,本地业者之间存在歧见,各大集团亦暗自较劲,希望在扩大自家市场的同时防止他人壮大,这其中的利益纠葛,令分析师认为"五合一"实现的可能性渺茫.

 

    "大整合基本上是一个梦想,能成是好事,但要组成其实很困难,"亚证券协理李克扬说.

 

    巴黎银行分析师Peter Yu亦不看好"大整合"下诞生的公司,"半导体制造商的整并,不是把市占率加起来就算了.还要面对合并过程的磨合,既花时间也花钱."

 

    他认为,反观韩国独立自主的大厂三星与海力士,屈时将有机会在市况复苏时渔翁得利.

 

    在业者似欲加快整并脚步激励下,包括力晶、茂德与尔必达今日股价均逆势大涨逾6%.

 

    参看DRAM产业整并各种可能结果的报导"〔半导体产业〕台湾DRAM产业急需重整,因厂商若倒闭恐有涟漪效应".

 

政府自有盘算

 

    近几年来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公司竞相扩产以壮大自家市场,不料景气反转,造成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售价远低于成本,其中又以缺乏自主技术的台湾厂商,资金缺口压力备感沉重.眼前最迫切的是小型公司茂德,在2月14日即将有一笔约110亿台币的可转换公司债到期,市场担心茂德能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支应.

 

    台湾四大厂力晶、南亚科、华亚科、茂德去年一至三季合计亏损高达约908亿台币,一反前年同期间的合计净利约52亿台币.南亚科周二率先公布2008年全年业绩,共亏损352.29亿台币,是前一年亏损数字的逾二倍.

 

    台湾政府既不希望茂德因为无力偿还而造成关厂失业问题,但也不愿贸然投入纳税人的血汗钱,却只是让台湾DRAM业苟延残喘,未来20年同样年年必须付出大笔技术权利金.

 

    "我救它要做什麽?"经济部工业局陈昭义便曾如此反问外界的质疑.政府已开出三项DRAM纾困条件,即企业必须能建立自有技术,且具国际竞争力,而政府投入的资源亦须发挥最大效益,但他亦表示,"不希望任何一家公司倒下".

不过鱼与熊掌很难得兼.要求海外大厂将砸下重金研发的技术公司授予台湾,其中更是牵涉庞大的利益,谈判耗时费力.

 

    力晶发言人谭仲民周三针对自家的整合计划书便称,目前症结点在于政府要求尔必达的技术在台湾落地,然而尔必达开出的许多条件,政府未必能够答应,"力晶没有prefer(偏好)什麽,要尔必达跟政府之间先把歧见解决,否则其他都是白说的."

 

    力晶协同海外策略伙伴--日本尔必达及合资公司瑞晶,已向政府提出产业升级计画书,但因内容与经济部预期有落差,经济部已要求重新修订;茂德也与尔必达连署提出另一份方案,同样也遭经济部要求修改.

 

重点在消化过剩产能

 

    目前台湾政府对于企业在资金方面的纾困,仅止于协调银行给予业者贷款展延等方式,而未有由政府直接注资或入股的案例;不过,政府的"国家发展基金"已规划约2,000亿台币用于支持台湾的重要产业,其中1,000亿台币已获立法院审核同意.

 

    然而,工业局长陈昭义亦曾指出,政府注资需要透过一定程序,以及立法院的审查,"业者可以自己站起来最好,由政府注资总是有争议性".

 

    当然,要彻底解决DRAM产能过剩,让台湾半导体业未来更健全的发展,却也不是靠着业者合并、家数减少就可达到,重点在于过剩的产业能够有效消化,未来不再盲目扩张.

 

    永丰金证券DRAM产业分析师庄孟纾表示,政府不希望茂德倒下的态度明确,但恐怕也只是"拖一下,让大家都活下来."

 

    她个人预估,DRAM业的复苏要视市场供需何时回稳,预估转亏为盈最快也要等到2010年或2011年.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