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工控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筑牢“新基建”安全底座 ——专访北京神州慧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张友平 【编者按】在“新基建“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原本处于”孤岛状态“的工业控制系统暴露在联网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严峻的信息安全风险考验。如何建设完备的工控信息安全体系已成为”新基建“领域的新课题,本刊通过专访北京神州慧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友平,针对工控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业界同仁提供实用的意见参考。 发表于:2021/3/11 11:26:00 齐向东:守正创新 推进网络安全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恰好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中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突出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知名企业,奇安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规划,围绕“发展与安全”两个方面,以系统思考解读网络强国、平安中国建设。 发表于:2021/1/20 15:37:00 Imagination CEO:在逆境中创新,向更好未来迈进 由于疫情不断蔓延,加上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过去一年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动荡不安的。在2019年底时,没人能预知我们现在的处境,因此未来的12个月及之后的时间同样难以预测和规划。然而,在目睹整个世界特别是半导体产业如何因应疫情的发展之后,也让我们意识到更多积极的事情将不断到来。 发表于:2020/12/31 21:45:00 复旦微电子聚焦人工智能,助力国家新基建战略 ——《电子技术应用》年度回顾与展望专题采访 从时间跨度来说,落实新基建这类战略性国家政策绝非朝夕之功。新基建很可能成为未来十年的行业发展基调,其推进落实可分为下面三个步骤:明确战略框架,布局重点领域,延伸拓展及新领域规划。而目前产业对于新基建的执行进度尚处前期阶段。 发表于:2020/12/24 9:57:00 重思、重构与重升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地方经济和我们行业造成的影响尚不可知,但由疫情催生的变革却业已显现。 发表于:2020/12/8 11:07:00 专注电子认证20年,天威诚信用“信任+”赋能互联网应用 ——访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唐志红先生 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各类网络应用的身份认证、行为认证,并对数据电文进行有效固化,实现网络空间电子数据的安全、可信、可用、可追溯,已经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 北京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威诚信)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子认证服务企业,见证了电子认证在保证网络空间数据安全的发展历程,通过不断实现技术创新进步,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电子认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表于:2020/9/18 9:51:00 英飞凌麦正奇:射频设备和测试解决方案将为5G网络建设提供助力 英飞凌在射频领域拥有十多年的经验和独特的技术,近日,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大中华区射频及传感器部门总监麦正奇先生接受《电子技术应用》专访,介绍了英飞凌在射频微波领域产品和应用情况,并对射频微波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应用趋势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分析。 发表于:2020/7/31 16:57:00 依托丰富产品组合致力于成为工业市场领先者 专访意法半导体亚太区功率分立器件和模拟产品部区域营销及应用副总裁沐杰励先生 随着工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以及节能环保浪潮的不断深入,工业应用市场新需求给半导体产品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凭借种类繁多的产品组合,意法半导体公司正在依托工业嵌入式处理产品的市场地位,着力提高模拟和传感技术产品的工业应用规模,致力于实现在工业电力能源、电机控制和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了全面了解意法半导体工业市场发展战略和相关技术产品,本刊记者专访了意法半导体亚太区功率分立器件和模拟产品部区域营销及应用副总裁沐杰励先生。 发表于:2020/6/28 13:39:00 张友平:先行建设自主安全的信息安全产业体系 ——专访北京神州慧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友平 为了促进产学研各界共同研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本刊专访了北京神州慧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友平。 发表于:2020/5/22 13:44:00 姚羽:搭建“四位一体”的]智能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 ——专访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羽 日前,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16大技术挑战》白皮书,其中关于“网络安全”领域的挑战有这样一段描述:面对各国激烈角逐制网权的变局,“维护网络安全主权需创新主动、自适应的多层联动技术体系,构建以快打快、以智对智的积极防御屏障,突破‘御攻击于外’的网络边防关键技术,形成以我为主的威胁感知和攻击预判能力”是该领域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促进产学研各界共同研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本刊专访了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羽。 发表于:2020/5/19 13:19:00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