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医疗机器人上线_多家医院布局医疗大数据研究应用

医疗机器人上线_多家医院布局医疗大数据研究应用

2018-03-18

  智能机器人在深圳医院使用又进一步深化。本周起,在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大厅,人工导诊被彻底取消,转而替代的是三台萌萌哒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目前发展有待完善,但其在医院的应用已广受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相对于这些直观的智能化设备,智慧医院后台的建设也越来越深入,深圳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布局医疗大数据的挖掘整理,而这也会进一步促进智能机器人在医院更深入的应用。

  萌机器人上岗 取代人工导诊

  “请问头痛符合哪种描述?是否患有鼻塞?是否呕吐?建议您到医院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进行系统诊疗。”在北大深圳医院出现的三台导诊机器人在人群拥挤的诊疗大厅中央非常吸引眼球。

  这些小家伙可接受患者的业务咨询和疾病导诊,还能指路。在这三台机器人在门诊大厅试用月余后,从本周开始,北大深圳医院开始尝试让其彻底代替此前安排的四名导医人员。其实导诊机器人在各医院均已应用数年,但彻底取代人工导诊还属少见。

  北大深圳医院目前每日门诊量平均1万人次左右,此前四名人工导诊员一上班基本就处于连轴转状态。该院门诊部护理副主任李粉玲介绍,“撤掉人工导诊,使用三台机器人后,效果还不错,能满足市民需求。”

  不过,目前机器人的本领还待“升级”。记者在现场看到,导诊机器人时而反应灵敏,时而效率较低。据介绍,其运行对网速要求较高,因此还需进行相应调试。此外,目前虽然可提供疾病导诊服务,但还不能进行具体的医生介绍及预约挂号。

  静脉配液机器人 完成几十道工序

  作为广东省智能化护理的示范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和科技企业联手,在智能化护理上走在深圳前列。记者了解到,最有人气、受到护士和患者欢迎的就是自动输液监控系统。该系统最早在该院脊柱外科使用,由临床移动护理终端NDA、智能输液监测器、蓝牙物联网中心组成,实现从医嘱下达、输液摆药、配药到执行的全流程监控和信息追溯。记者昨日在该科住院病房看到,输液袋均挂在一个类似挂衣钩的设备上,原来这就是液体余量感应器,可以自动监测患者输液的剩余量,提前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

  “药量低于五毫升就会自动报警,这让我们清楚知道何时接瓶拔针,工作更有计划性。”脊柱外科护士黄鹤亮指着手中的PDA设备告诉记者。而这也增加了家属陪护的自由度,无需在床边紧盯输液袋,担心输完回血。他表示,这些设备将护士从机械重复性劳动中抽身出来。

  此外,这些智能化设施还提升了医疗的安全性。过去,患者所需的静脉输液药物都要依靠护理人员手工配置,不仅容易出现人为差错和污染,对患者安全角成潜在威胁,而且化疗药物等高危药品还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该院目前使用的静脉配液机器人可以通过机械臂灵巧、精确地完成消毒、开瓶、罐液、抽吸、再消毒、输注等几十道配液程序,机器人还会将配液后产生的医疗垃圾自动分类,有效避免锐器扎伤风险。

  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智慧系统让用药更安全也在更加深化。昨日记者从北大深圳医院获悉,目前该院在深圳率先设置合理用药事前审方系统,以监督医生合理用药。“以前是患者付费取药后再审核,其中有时间差。”该院药剂科药师刘超然告诉记者,目前实行的审核系统会在医生开方时就审核:“如果系统显示药品说明书和医嘱不一致,就会对医生处方进行弹窗拦截,医生需要解释方可通过。”

  他举例说,比如肿瘤科使用的呕吐药一般使用五天,如果第六天还使用,系统就会提醒医生是忘记叫停了还是需继续加量。

  一滴血一口痰 录入数据库中

  无论是导诊机器人,还是自动输液监控系统,这些智能设备运行的时间越长,应用的科室越广泛,就越有助于大数据的搜集整合。北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护师孙咏梅介绍,目前他们正在通过自动输液监控系统去设计一些研究项目进行数据挖掘利用,以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让病人更快恢复。

  由于在个人健康、医疗应用、医学研究及公共卫生上应用前景广泛,目前深圳各医院均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医疗大数据。记者了解到,南山区人民医院利用大数据技术与腾讯在医疗影像、医学诊断等多方面合作,进行AI医学影像应用探索,在临床上实现对早期食管癌的筛查准确率高达90%,可以有效辅助医生发现癌变征兆。

  而深圳二院也于2月初与腾讯签署协议共建“智慧医院”医疗服务云平台和“医疗AI联合实验室”。通过云平台,深圳二院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离院后的数据,实现随访管理移动化、远程化,这有助于对疾病复发风险进行预估预判。

  3月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圳率先开设临床医学研究大数据研究中心。在谈及其意义时,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说,临床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提供完善的统一随访平台,使医护人员能非常便捷地筛选病例及查看所有的诊疗记录,从而形成一套以疾病为中心的临床科研数据支撑体系。

  “未来,患者走进医院后,哪怕被抽一滴血或是一口痰,都会被录入数据库中心,这些资料都会成为医护人员研究疾病的基本资料,从而为制定精准医疗方案提供更精准的依据。”何裕隆表示,这有助于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及预测,为疾病治疗争取时间,有助于提高治疗方案的准确性,甚至为患者节约大笔治疗费用。

031201Q11_0.jpg

  智能机器人取代了人工导诊

0313014350_0.jpg

  导诊机器人

0314022Q4_0.jpg

  配药机器人


0315025442_0.jpg

  送药机器人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