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2021-09-18
来源:机器之心
关键词: 火星任务 无人机

  火星只有地球 1% 的大气密度,但以后火星车要是不带个无人机可能就显得不够先进了。

  提到火星无人机,你可能会想起搭乘「毅力号」前往火星的「机智号」无人机。今年四月,在世人瞩目下,机智号完成了持续约 40 秒的火星首飞,在垂直上升 3 米后,执行了悬停、下降和着陆等所有设定动作。机智号创造了人类在火星上的「莱特兄弟时刻」。

  

  在地球以外的行星放飞无人机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意义,还会对探索带来很大帮助,实际上国内关于火星无人机的研究也早已开始。

  早在 2019 年,中科院相关团队就已针对火星无人机开展预先研究,经过为期两年的研制,日前自主设计研制的火星无人机原理样机预研项目已通过验收。

  2019 年 3 月,基于实验室在飞行器、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基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NSSC)卞春江研究员策划了「火星无人机」构想并申请了北京市科委的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培育项目,同年 6 月,项目正式立项,名为「火星地表巡飞光谱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火星无人机原型

  火星虽然重力较小,但大气稀薄,大气密度不足地球的 1%,相当于地球在 35 公里高的大气环境。因此,火星无人机必须在稀薄大气下产生足够的升力才能飞起来。

  基于此,设计之初,研发团队就明确了设计目标——升力强、自重轻、结构紧凑、易搭载运输。

  目前,常见的飞行器有两种——固定翼和直升机,鉴于火星探测及其地表环境的特点,火星上不可能建跑道,因此,选择垂直起降的直升机成为必然。

  垂直起降无人机主要有三种设计方式:单旋翼带尾桨式、四旋翼式和共轴双旋翼式。无人机想要有更强的升力,就需要有更大的桨盘面积。共轴双旋翼无人机能在最小的轮廓尺寸下具有最大的桨盘面积,有利于在稀薄大气中获取足够的升力,因此,研发团队最终选择了共轴双旋翼的设计方式。

  该火星无人机原型的顶部有两根平行的、各 1.4 米长的螺旋桨,即为一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机翼正下方是高度集成的能源、控制及有效载荷系统。


  机智号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池充电,足以在每个火星日进行一次 90 秒的飞行。而 NSSC 团队则设想了更进一步的方案——通过漫游车采用无线充电,或者将两种电力系统结合。

  该火星无人机原型总重量为 2.1 公斤,比机智号(1.8 公斤)略重一些。按照设计它将在 5-10 米的高度飞行,达到每分钟 300 米左右的速度,每次飞行可持续 3 分钟,飞行的限制主要在于能耗和温度控制,同时也需要让它自带的探测系统保持在观察范围之内。

  火星车的「导游」

  火星的地形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南半球遍布着高低起伏的山脉与峡谷,以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北半球的地形则相对比较平坦。

  火星车在复杂的火星地表行驶时,可能会存在行驶受限制、前进速度较慢、探测范围较小等问题。因此,绝大多数火星着陆探测器都降落在北半球及赤道附近,南半球的探索任重道远。

  卞春江提出来一种设想:「有没有可能设计一个可以在火星巡飞的多光谱探测系统,给火星车当导游?」

  这个想法的具体内容是:通过对前方区域进行成像,漫游车可以更好地选择路线,避开那些限制驾驶并给驾驶带来挑战的区域。

  此外,无人机上的微型多光谱成像系统还可以检测具有科学价值的目标,以提供一些重要化合物的证据。无人机提供初步数据后还能指导漫游车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未来的工作

  为了模拟火星表面的真实环境,卞春江表示,未来该火星无人机的研发和测试将在火星极低的大气压力、低温等复杂环境变量中运行。并且为了成功支持科学探索目标,火星无人机的可用寿命至少达到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为了能够真正测试无人机的性能,研究人员必须在地球上设置合理的模拟条件。卞春江表示,中国目前没有能够满足所有参数的设施。面对机智号的类似挑战,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们曾建造了一个定制风洞进行测试,NSSC 团队可能同样需要采取定制的方法。

  「接下来的五到六年会是研究窗口,」卞春江说道。「我们希望克服这些技术问题,让下一次火星探索任务能够在火星上起飞无人机。」

  何时才能看到中国的火星无人机呢?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中国的第一辆火星车,「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搭载的「祝融号」于今年 5 月成功登陆火星,一趟任务完成了绕落巡三大目标。与之前的月球任务不同,火星探测没有备用的登陆器。我国的下一次行星际任务预计将在 2028-2030 年左右进行,那会是一次复杂且史无前例的火星样本收集返回任务,而在这之前将有一次从小行星上获取采样的「预演」。

  今年 4 月 19 日,美国宇航局 NASA 宣布毅力号携带的火星无人机「机智号」成功完成了火星上的首次飞行,并完成 3 米高度悬停 30 秒的高难度动作。

  

  NASA 的无人机「机智号」。

  在 1903 年莱特兄弟的飞行器首飞六年之后,广东出生的冯如成功驾驶自己的双翼飞机完成了试飞。同样,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将寻求在另一个星球上实现自己的首次动力飞行。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