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设计应用 > 无线城市的痒与痛——打造荣辱不惊的无线网络
无线城市的痒与痛——打造荣辱不惊的无线网络
wandoo
摘要: 无线城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不断冲击人们的思维,无线城市作为应用的基础,在多方合力作用下迅速得以推动。中国移动“高举TD大旗,以无线城市建设为依托,大力拓展行业应用。用足用好TD政策,寻找与政府工作契合点,通过‘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实现规模化与区域化增长”。
Abstract:
Key words :

一、中国移动无线城市解读
无线城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不断冲击人们的思维,无线城市作为应用的基础,在多方合力作用下迅速得以推动。中国移动“高举TD大旗,以无线城市建设为依托,大力拓展行业应用。用足用好TD政策,寻找与政府工作契合点,通过‘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实现规模化与区域化增长”。
无线城市的建设绝不是一个概念的简单外延,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并不代表无线城市,无线城市是个人数据业务和行业信息化的集中展示和承载平台。中国移动将着力建设无线城市,WLAN建设的决策成为其2010年管理中的一个亮点。WIFI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决策充分反映了市场的需求。但对无线城市中WIFI技术的谨慎定位,使其利用WIFI网络来实现业务的增长(或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显得力不从心。中国移动明确指出:“WLAN的建设既可以减轻TD的压力又可以弥补TD的带宽不足。因此,要加快建设WLAN,现阶段主要是先建好传输”。
其潜台词可否解读为:
1、通过WLAN网络的建设来弥补现阶段TD网络的不足,分流3G数据业务,实现TD网络向LTE或4G的平滑演进;
2、以无线城市建设为依托,利用市政资源,通过WLAN网络的建设来完善传输网络。
对潜台词1可以进一步解读为:
1、WiFi与TD-SCDMA技术尽管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现实中这一辅一主的关系实难充分发挥WIFI网络的优势,为中国移动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但作为补充,方案确实部分弥补了TD网络与其他3G网络相比的不足,间接缩小了在用户体验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但大量的投入仅仅只为一个保守的治疗方案,既增加了痒,又新添了疼。
笔者认为:以较低的WIFI网络建设成本(本文后面将继续探讨),在主要城市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WIFI网络来弥补中国移动用户驻地网的不足,抵御竞争对手以联合营销(宽带+电话+3G等)的手段对中国移动用户保有量的冲击。同时WIFI既可作为TD网络的补充,又可独立的存在,可加载更多的新的应用和新的商务模式(如后向收费模式)。
2、WiFi与TD-SCDMA技术,未来都将被LTE、4G所取代。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TD-SCDMA未来必将走向LTE、4G,这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必然。但LTE和4G是否同样能取代作为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WIFI?
笔者认为:WIFI及其演进的技术的应用将长期存在,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中(ZIGBEE、Bluetooth、UWB、WIMAX、红外),WIFI以其低廉的成本和与互联网的最大兼容性,或将成为物联网中最重要的无线接入手段;在其特定的应用场景,短时间内(10年),WIFI技术不可能被任何一种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彻底挤出运营商市场;相反,WIFI以其低廉的成本、独特的技术定位(ISM)与Internet免费理念的呼应,使其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前向免费的趋势下,更受用户的青睐,中国移动应抓住这个契机,大力建设WIFI网络,努力探索实现由过于依赖前向收费模式向后向商务模式的转变。但当前网络建设策略可做适当的调整,为配合其网络建设,一些验证可靠的技术方案应更加充实。(本文后面将继续讨论)
对潜台词2的解读,笔者认为:未来运营商在资源上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传输资源和IDC资源的竞争。所以,以无线城市为依托,用好市政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传输网络,不断为中国移动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二、全业务运营下中国移动数据业务发展
从09年-10年的统计来看,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收入增长放缓,而电信和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都增长较快,联通更通过与iPhone的合作争夺高端用户
通过分析发现,数据流量收入快速增长,短信、彩铃出现负增长。数据流量和重点规模业务将成为增长的驱动力。与此同时,其他运营商加强了增值业务的培育,移动增值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尤其中国联通,利用其用户驻地网优势,通过联合营销,大幅降低其套餐的资费水平,对移动用户保有量参数巨大冲击。
1、关于苹果
iPhone对联通数据流量拉动效果显著,水平在使用其它终端的3G用户数据流量的6倍以上,不过套餐流量使用仍明显不足,iPhone套餐中仅126元至226元套餐的用户流量接近或略超过套餐流量的40%,其余均不足1/4。
图一: 中国联通套餐流量使用比
中移动在网iPhone用户使用行为呈现高ARPU值(高MOU值)、高户均数据流量、高增值业务收入、低离网率的特点。iphone终端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移动带来流量和收入的提升。

 

  iPhone用户 全网用户 比较
户均ARPU值 163.8 73 2.2倍
户均通话分钟数 650分钟 326分钟 2倍
户均数据流量 33.6 14.5 2.3倍
户均增值业务收入 49.05 19.28 2.5倍
户均离网率 1.49% 4.29% 1/3


表一:中国移动用户流量和收入对比
目前苹果产品均不支持TD制式,因此TD产业链的发展受到一定牵制,导致用户发展会受到影响。WIFI网络的建设是中国移动在新形势下发展高ARPU值用户的必然选择。
2、关于免费
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同质化产品及免费产品,如音乐随身听与天天静听、Nokia音乐,手机报与WAP免费新闻,手机视频与万花筒,飞信与QQ,手机证券与同花顺、大智慧,手机地图与Google地图、Nokia地图等,外部产品依托免费和较好的品质,不断在争夺运营商的用户。
而Internet免费理念,将不断影响用户,运营商面临被通道化和边缘化的趋势,其价值链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就要求运营商在不断提高自身产品品质同时,商务模式也需要不断转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难以想象能通过后向收费的的商务模式来支撑运营商电信级通信网络的运营,而WLAN具有从家庭用户级、企业级到电信级全解决方案,更加适应灵活的商务模式满足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提高运营商的综合收入水平。

三、全业务运营下的无线城市面临的问题
中国移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而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又是基础网络资源最缺乏的运营商。
作为移动业务运营商,面对新时期下的全业务运营,一是要努力使目前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对全业务,对综合类业务,尤其是对宽带、移动互联网下的业务认识还需提升;二是资源还没有聚焦,在城域管道网、城域传输网、城域数据网,城域光纤物理网、户线接入网等方面的资源储备不够,会对今后包括无线城市、WLAN、TD、集团客户专线等方面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IDC资源,IDC的发展需要与数据业务的发展相匹配。没有足够的数据业务量的支持,IDC的发展就是就很空洞。因此中国移动还需加大数据业务的流量。使网络建设与IDC建设协同发展。
在全业务运营下,中国移动实际上是没有宽带接入网络的,面对竞争对手的多网络产品、多服务的联合营销方式,此处无异于中国移动之软肋。
在全业务运用下,中国移动应设立专门的运营中心,全面提高专职业务运营人员质量和在占数据战线总人数的比例。加强在新商业模式下运营价值链的掌控,避免被通道化和边缘化的风险。

四、中国移动无线城市网络建设之我见
在新时期全业务运营模式下,笔者建议可以更大力度的铺设中国移动的WLAN网络,大力整合ISP资源,将无线城市建成无线宽带,同时减少投资成本,利用WLAN网络实现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的宽带接入方式,抵御竞争对手多网络产品、多服务的联合营销的冲击;同时大大提升用户对中国移动网络的体验。
无线城市中,还应包括卫星通信,实现天地一体的解决方案,卫星通信可以作为方案中特殊场景的有效补充,扩展网络在行业应用的深度。

五、改进的WIFI网络
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木桶的储水量,WIFI技术具有他的缺陷(感性趣者可站类探讨),忽视短板,利用WIFI进行电信级组网及测试中,验证各种华丽的通信性能指标并不能带来用户体验的增加,除了增加建网成本外,最后的结果还可能形成对技术的全面否定(WIFI为技术基础的无线城市有个许多失败的案例),留下大量的沉没成本。
技术本身应该不具有问题,问题在于怎么利用好该技术来建网,建网的策略应能恰当控制成本并做到网络和业务的稳步的发展。
笔者通过对一些WIFI网络商业试验网的测试分析,结合中国移动传输网络资源相对短缺的特点,同时未来终端宽带无线化的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移动的WIFI组网方式,应以胖AP组网和瘦AP组网相结合的方式,Backhaul采用光纤(或双绞线)+802.11a(或802.11n)的无线方式进行。两种组网方式如下图:

图二:(方式一)Backhaul采用光纤(或双绞线) 的瘦AP组网方式

图三: (方式二)Backhaul采用802.11a(或802.11n)的胖AP组网方式(非MESH)
方式一为目前中国移动的主要组网方式,该方式的优点在于:
 

  • 瘦AP的成本较低。
  • AP与交换机之间通过有线连接,性能较为可靠。

缺点在于:
 

  • 未充分考虑WIFI技术的特点,成本付出没有体现价值的最大化。
  • 瘦AP加上AC的总成本并不低于胖AP的组网方式。
  • 需要大量的铺设AP和POE交换机的线路,工程实施困难。

方式二的组网方式优点在于:
 

  • 充分考虑了WIFI技术的特性,简化网络拓扑,达到最大性价比。
  • AP到网桥采用无线链路,大大降低工程实施难度。
  • 网桥可与移动现有基站共站架设,减少进场成本。
  • AP可按需进行最优配置,网络调整方便,减少沉没成本。
  • 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可快速,大范围组网。

缺点在于:无线Backhaul没有POE的方式稳定。但由于WIFI技术自身的特点,方式二的组网短板并不在于无线Backhaul,其短板与POE方式相同仍然在于AP本身。所以POE方式与无线Backhaul方式相比,并无明显性能优势。而POE成本明显高于无线Backhaul方式。
综合分析,方式二便于中国移动快速建网,其传输网络建设也可同步实施,可产生WLAN的规模效应,让中国移动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

六、与ISP合作建网模式的探讨
维珍集团是英国最大的私营企业,旗下有近200家公司。维珍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理查德·布兰森在进入每个行业时,并不是新产品的创造者,但是却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根据维珍移动与T-Mobile达成的商业协议,后者同意维珍移动使用其核心网络元素,包括网号、频谱、HLR、VIR及计费系统的连接等。不需要真正拥有网络的维珍移动,以一个网络运营商的面孔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维珍移动以独立品牌、自主定价的形式开展业务,其虚拟性表现为:
1、独立品牌:客户开机后,手机屏幕显示的是Virgin Mobile,客户收到的账单是由Virgin Mobile发出的。
2、维珍移动拥有独立的计费与结算系统。
3、维珍移动自主定价,不追随T—Mobile,而是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重新打折、定价,它采用更加简单划一的话费结构,其他网络运营商以T-Mobile为中介与维珍移动进行网间结算。
卓越的商业模式为会大大提高中国移动在网络上的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充分发挥品牌及平台优势。灵活的商业模式也是中国移动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在无线城市建设上,中国移动应以开放的心态,寻找与ISP合作模式点,整合资源,优化服务。
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对WLAN的前景的不确定性担忧,要将WLAN作为TD网络补充的定位改变为宽带接入+TD补充的新的定位。在决策上具有较大风险。因此,笔者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模式达到新的定位。
 

  • 中国移动与ISP合作建网,以租金的形式支付ISP的网络使用费。
  • 中国移动与ISP合作建网,预负担一部分较小的建网成本(1/4左右),以后折在租金里,以较低租金形式支付ISP的网络建设费。
  • ISP独立建网,中国移动有选择的租用ISP的网络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以上3种模式,都能实现中国移动以低成本方式获得规模化(校园、商业区、写字楼、居民小区等)的WLAN网络,同时专注于探索新业务与新模式,致力于一流运营团队的建设,激励创新,构建以运营为主导的文化,加强运营的持续优化。
以上3种模式都能实现中国移动在无线城市的四种运营模式(ISP模式、广告模式、市政独立运营模式、合作社模式)的灵活转变,达到四种模式的完美结合。
以上3种模式在成本、质量控制、品牌上对中国移动的影响:
模式一:中国移动与ISP合作建网,以租金的形式支付ISP的网络使用费。
成本:
优势:1、将网络建设的固定成本转变成流动成本,大大降低投资的风险。
2、网络建设者角色转变为ISP,降低业主对利益的期望,降低入场成本。
3、与业主(由其议价能力较强势的高校等)的合作模式,更加灵活。
劣势:由于先期没有投入,增加ISP的现金流压力,增加合作者的风险,降低ISP的合
作意愿,ISP在网络建设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质量控制:
优势:运营商只需制定网络测试规范,对按照网络评估分级和业务收入支付租用费用,
简化质量控制流程,采用收入杠杆调节网络质量。
劣势:中国移动业务与ISP自有业务在资源分配上处于被动地位。通过收入调节杠杆来
平衡资源分配会增加中国移动的运营成本。
品牌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减少不可控制因素对移动品牌的影响。
 

  • 使用同样的基础网络,中国移动与ISP针对各自用户建立不同的门户。
  • 在网络试运行期间,中国移动可通过使用ISP的门户,让用户感知是通过购买中国移动的服务,而免费获得了与中国移动合作的ISP的网络服务,消除用户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到中国移动的品牌。
  • 在网络质量可靠的情况下,中国移动面向自身用户稳步推行自身门户,提升用户体验。

模式二:中国移动与ISP合作建网,预负担一部分较小的建网成本(1/4左右),以后折在租金里,以较低租金形式支付ISP的网络使用费。
成本:
优势:1、将网络建设的部分固定成本转变成流动成本,大大降低投资的风险。
2、网络建设者角色转变为ISP,降低业主对利益的期望,降低入场成本。
3、与业主(由其议价能力较强势的高校等)的合作模式,更加灵活。
劣势:先期需进行投入,但相同投入下,可以扩大网络的规模

质量控制:
优势:1、在不增加总投资的情况下,先期的投入,可在与ISP合作中提高主动地位,
同时提高ISP的合作意愿,采用收入杠杆调节网络质量的作用更加明显。
2、可将网络规范延伸到资本层面,中国移动业务与ISP自有业务在资源分配上
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劣势:除增加了固定投入外,与第一种方案无本着区别。
品牌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减少不可控制因素对移动品牌的影响。
 

  • 使用同样的基础网络,中国移动与ISP针对各自用户建立不同的门户。
  • 在网络试运行期间,中国移动可通过使用ISP的门户,让用户感知是通过购买中国移动的服务,而免费获得了与中国移动合作的ISP的网络服务,消除用户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到中国移动的品牌。
  • 在网络质量可靠的情况下,中国移动面向自身用户稳步推行自身门户,提升用户体验。

模式三:ISP独立建网,中国移动有选择的租用ISP的网络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成本:
优势:固定成本最低
劣势:单位流动成本会增加
质量控制:
优势:1、可选择ISP的优质资源

劣势:1、无法达到中国移动的网络目标
2、中国移动业务与ISP自有业务在资源分配上处于被动地位。通过收入调节杠
杆来平衡资源分配效果不明显。
品牌影响:植入中国移动的品牌较为困难

七、结束语
中国移动的无线核心网络资源相对完善,但中国移动的无线互联网接入、传输资源严重不足,同时中国移动的无线互联网增值业务平台建设不足,内容服务急需提高。
电信、联通的互联网有线接入、传输资源完善,并且通过增加无线互联网接入方式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电信、联通的ADSL互联网增值业务平台建设较为完善,内容丰富,应用范围广泛(政府办公、企业应用、综合娱乐)。
中国移动应用更大的精力和资源建立运营平台,积极探索无线互联网接入方式、建设综合无线宽带增值业务平台,促进中国移动向移动信息专家战略转型,应对未来移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
开始迈步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移动,在资源的整合上不仅要在产业链的纵向上完善移动、设备商、CP、SP等多赢商业模式,还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横向整合产业链资源,发挥品牌优势,在潜在竞争对手中探索共赢的商业模式。
以无线城市为基础的新业务、新模式还需不断研究。但基于简单模式的支撑,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新业务和新模式的网络平台已刻不容缓。中国移动实现价值的着眼点应在于创新商业模式、应用产品的开发、网络及业务的运营。降低技术本身演进过程中对企业运营的风险。利用手中的杠杆,以更小的代价创造更大的价值,打造荣辱不惊的无线网络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