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设计应用 > 一种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K-means聚类算法
一种优化初始聚类中心的K-means聚类算法
来源:微型机与应用2011年第13期
周爱武,崔丹丹,潘 勇
(安徽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 针对K-means算法中的初始聚类中心是随机选择这一缺点进行改进,利用提出的新算法选出初始聚类中心,并进行聚类。这种算法比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算法性能有所提高,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针对K-means算法中的初始聚类中心是随机选择这一缺点进行改进,利用提出的新算法选出初始聚类中心,并进行聚类。这种算法比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算法性能有所提高,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 欧氏距离;K-means;优化初始中心

 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作为数据挖掘技术中的聚类分析,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与研究。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聚类就是将数据集划分成若干簇或者类的一个过程[1]。经过聚类之后,使得同一簇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最大,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最小。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算法,即把数据对象聚成不同的类簇,从而使不同类之间的数据相似度低,而同一个类中的相似度高,并且将要划分的类是之前不知道的,其形成由数据驱动。聚类算法[1]分成基于划分的、密度的、分层的、网格的、模型的。其中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中的K-均值算法(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聚类算法,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算法。K-means聚类算法主要针对处理大数据集时[2],处理快速简单,并且算法具有高效性和可伸缩性。但是K-means算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3],如K值必须事先给定,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初始聚类的中心是随机选择的,而其聚类结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并且由于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择,容易造成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产生的初始聚类中心不是随机的,能够很好地体现数据的分布情况,使得初始中心尽可能地趋向于比较密集的范围内,从而进行更好的聚类,最终消除了传统K-means算法中由于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是随机的而产生的缺点。最后实验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1 传统K-means算法
1.1 传统K-means算法的思想

 传统的K-means算法的工作流程[1,4]:首先从n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所剩下其他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聚类;然后再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一般都采用均方差作为标准测度函数。其准则函数定义如下:。其中,E为数据集中的对象与该对象所在簇中心的平方误差的综合,E越大说明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越大,簇内的相似性越低,反之则说明相似性越高;p是簇内的一个对象,Ci表示第i个簇,xi是簇Ci的中心,k是簇的个数。
 传统的K-means算法具体描述如下[5]:
 输入:k,data[n];
 输出:K个簇的集合。
 (1)任意选择k个对象作为初始中心点,例如c[0]=data[0],…c[k-1]=data[k-1]。
 (2)根据簇中对象的均值,将每个对象指派给最相似的簇。
 (3)更新簇均值,即计算每个簇中对象的均值。
 (4)重复步骤(2)、(3),直到不再发生变化。

 


1.2 传统K-means算法的局限性
 传统的K-means算法中对于K个中心点的选取是随机的 [ 3],而初始点选取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为了减少这种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而导致的聚类结果的不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关于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方法,用来改变这种不稳定性。

 即所有样本点的两两之间的距离之和除以样本点n的组合数。
2.2 改进算法流程
 本算法的改进建立在没有离群点的数据集上,针对没有离群点的数据进行分析。
 输入:样本点,初值k。
 输出:k个簇的聚类结果,使平方误差准则最小。
 步骤:
 (1)求出两两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存入矩阵D中。
 (2)初始化集合A以及中心点集合Center,最小距离的样本点放入集合A中,并求出其中心最为第一个初始的聚类中心z1。
 (3)求出次小距离的样本点的中心,然后求出此中心与z1之间的距离,与Meandist进行判断。如果小于Meandist,则将此样本点加入A中,再求第三距离小的样本点,重复步骤(3);如果大于Meandist,则求出此中心存入Center。
 (4)Until集合Center中的个数等于k,初始聚类中心全部找到。
 (5)用找到的初始聚类中心进行K-means聚类。
算法举例:
 如图1所示,假设有20个点数据集,并且已经将孤立点排除,需要将其聚成k=3类。首先计算两两之间的距离,利用定义2求出Meandist,并找出最小的距离(如图中的x1、x2);然后求出其中心,用红色表示;找出距离次小的距离(如图中的x3、x4),计算出x3、x4的中心,并加一步判断。如果这个中心与前面求出的一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Meandist,那么就排除这个聚类中心,接着执行找第三小的距离,并求其中心,直到找到K个初始聚类中心为止;反之,则求下一个初始聚类中心,直到找到k个初始聚类中心为止。

3 实验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与计算,本文采用的是二维数据,并且数据类型是实型的,实验环境为MATLAB。为了进行对比,分别采用了传统的K-means算法与本文改进的K-means算法进行比较。
本文实验采用了两组实验进行验证,一组是随机数据,一组是标准数据库集。
 (1)采用随机数据
 本文用随机产生的80个样本分别采用传统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与本文的改进算法进行聚类,比较其聚类结果图。
 传统算法采用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有(0.950 1, 0.794 8)、(0.231 1,0.956 8)、(0.606 8,0.522 6),其聚类结果如图2所示。

 采用改进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有(0.339 9、0.028 4),(0.200 7,0.591 4)、(0.724 8,0.381 9),其聚类结果如图3所示。
 (2)采用标准数据集:Iris数据集
 本文采用了Iris数据集,它是UCI数据库中的一个标准数据集。Iris数据集包含有4个属性,150个数据对象,可分为三类。选用Iris数据集前二维的数据进行聚类。分别用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聚类,其中分别用实心点、圈实心点以及五角星表示这三类。
传统算法采用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有(0.950 1, 0.582 8),(0.231 1,0.423 5)、(0.606 8,0.515 5),其聚类结果如图4所示。
 采用改进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有(0.009 9,0.015 0)、(0.294 2,0.639 2)、(0.651 2,0.190 5),其聚类结果如图5所示。

 对比这两幅图的聚类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改进算法产生聚类结果比较稳定准确。
 运用K-means算法和本文改进算法针对随机数据和Iris数据分别实验得出的时间如表1所示。
 K-means算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于划分的算法,但是由于其初始中心的选择是随机的,从而影响了聚类结果,使得聚类结果不稳定。本文主要是针对传统K-means算法的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即基于平均距离的思想,进行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实验证明,该算法是切实可行的,与传统的K-means算法比较,有较好的聚类结果以及较短的运行时间。但本文算法是基于先将噪声点排除掉之后应用此改进算法进行聚类、且是在点的分布比较均匀的前提下应用,才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对于具有噪声点的数据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是比较密集的点的情况下,这将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HAN J, KAMBER M.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范明,盂小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孟海东,张玉英,宋飞燕.一种基于加权欧氏距离聚类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26(22):152-153.
[3] 包颖.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18-20.
[4] 李业丽,秦臻.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5(2):63-65.
[5] 张玉芳,毛嘉莉,熊忠阳.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3,23(8):31-33.
[6] 袁方,周志勇,宋鑫.初始聚类中心优化的k-means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7,33(3):65-66.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