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中兴手机出货量超苹果 智能终端转型成效显现

中兴手机出货量超苹果 智能终端转型成效显现

2011-11-10
来源:Sina

  相比手机巨头在2G时代牢固的市场地位,3G发展使他们曾经的地位变得风雨飘摇,诺基亚起起落落、苹果迅速崛起、中兴、华为等中国厂商冉冉升起,3G时代新晋的弄潮儿不断涌现。

  IDC的数据显示,中兴手机今年三季度的出货量达1910万台,超越苹果稳居全球第四,市场占有率达到4.9%。中兴方面表示,计划在未来3-5年手机出货量能迈进全球前三。

  低价策略撬动中低端市场刚性需求

  中兴手机在数量上超过了苹果,从苹果本身来讲,苹果的定位集中在高端,第三季度对于苹果是个销售淡季,因为许多消费者都在期待苹果发布iPhone 5。而从深层次来说,Android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苹果iOS 平台,中兴手机的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也已经超过苹果, Android手机在设计和性能上也都非常接近iPhone,因此部分苹果用户转向Android。

  实现了数量上对于苹果的超越,从中兴方面来讲,或许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低价的优势。和 苹果正好相反,中兴智能手机的定位在平民化的大众市场,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高端用户毕竟有限,而大众化的中低端市场虽然利润不高,但却是主流。中国的终端设备厂商从来就不乏价格杀手,中兴通讯(微博)在这方面当然也不例外。一直以来,中兴通讯都将竞争的焦点放在抢占市场方面,薄利多销的策略也换来了不错的收效,Q3市场占有率4.7%,高于去年同期的4.1%。

  当然除了高性价比外,中兴手机在渠道上也有其优势。电信运营商永远是手机厂商最重要的大客户,当前全球运营商都在力拼发展用户,他们希望通过高性价比的手机来发展新用户,而中兴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正迎合了运营商的需求。

  随着中国市场3G普及大潮的开启,中兴、华为的千元智能机开始大显身手。2010年,中国电信(微博)集中采购了30万部Android智能3G手机,这也是中国电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3G智能手机采购。其中,中兴通讯N600智能手机拿下了其中80%的份额,中标24万部,这也是中国电信3G智能手机采购史上的第一大单。

  2011年,华为C8650更是创造了60天销售破百万的奇迹。

  智能终端战略转型成效初显

  除了市场定位的低价策略外,智能终端转型战略是推动中兴手机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因。近几年全球电信业增速放缓,作为传统电信设备商的中兴通讯不得不寻求新的战略支点,智能终端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今年中兴通讯宣布智能终端战略转型,智能终端业务成为重点,上半年中兴智能终端销量达到500万部,实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400%的增长。

  从中兴通讯9月份公布的上半年度经营业绩看来,终端产品收入的增长成为一大亮点:中兴的网络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01%,终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3.96%,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29%。

  在拓展市场方面,中兴不仅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终端招标中分得市场蛋糕,更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就手机业务而言,产品种类丰富,N600、R750,以及全球热销的Blade和Light,其产品最狂热的粉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两个市场去年的增长率都达到150%以上。同时,借助几款明星机型中兴不仅实现了在欧洲的规模化发展,而且终端产品2010年在欧洲实现超过100%的增长。如此业绩都归功于智能终端的转型战略。

  未来发展:需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2011年是智能手机的井喷年,也是市场洗牌年。虽然Android智能手机国际品牌起步较早,但目前国产品牌在智能手机技术研发上已迎头赶上,国产品牌如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抓住市场机会迅速崛起,同时与运营商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了国产品牌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快速上位。

  中兴是Android阵营的主要成员之一,当下Android手机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甚至已经陷入了“千机一面”的怪圈。市面上的手机不仅在外观上“千机一面”:同样的触摸屏、同样的尺寸、同样的薄厚程度。同质化的应用体验将国产Android推入了泥潭。因此,对智能手机个性化设计的呼声也将日渐高涨。如何进一步拓展智能手机功能,寻求差异化设计,塑造出新的用户体验,将是国产终端厂商所要面临的挑战。

  在手机乃至整个IT业界,不可否认,苹果依然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大老。在苹果的第三财季当中,该公司占据了整个手机行业52%的整体营业利润,然而该公司的手机开发生产部门的规模仅占据了全球行业总规模4.2%。这一点或许值得中兴、华为等国内手机厂商学习。我们在不断追求出货量、追求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未来发展如何进一步塑造品牌价值提升国产手机本身的价值。尽管目前国内厂商已开始着手打造品牌影响力,但远远不够。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