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设计应用 > 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实现和提升研究
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实现和提升研究
来源:微型机与应用2013年第5期
李艳红1,段鹏宇2
(1.上海财经大学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33; 2.上海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摘要: 以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实现和提升为研究内容,建议从生命周期、IT系统类型、敏捷劳动力三个研究视角出发研究信息系统敏捷性打造方案,并重视三个研究方案的立体交织、相互参考;基于信息系统人机共存的理念,围绕软件、硬件、人,考虑需求变动的合理分类和敏捷劳动力特质,提出了信息系统敏捷性提升的方案。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实现和提升为研究内容,建议从生命周期、IT系统类型、敏捷劳动力三个研究视角出发研究信息系统敏捷性打造方案,并重视三个研究方案的立体交织、相互参考;基于信息系统人机共存的理念,围绕软件、硬件、人,考虑需求变动的合理分类和敏捷劳动力特质,提出了信息系统敏捷性提升的方案。
关键词: 信息系统;敏捷性;需求变动;敏捷劳动力

     企业敏捷性意味着企业对未预料到的变化的及时、充分地反应[1]。越敏捷的企业,其竞争力越强。信息系统的敏捷性能直接影响到企业适应和主动把握市场的能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入了解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使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敏捷信息系统并不断保持和提升它的敏捷性。
1 信息系统敏捷性及相关概念
    “敏捷”是CIMS中的一个主要概念,1991年首次提出[2]。2001年2月,在美国犹他州17位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的创始人和专家共同发布了“敏捷软件开发宣言”,近二十年里,软件行业出现了许多敏捷相关的术语,如敏捷制造、敏捷供应链、敏捷信息系统、敏捷开发、敏捷建模、敏捷过程、敏捷软件工程、业务敏捷、测试敏捷、敏捷项目管理等。
    具有敏捷性的信息系统即敏捷信息系统,最早在国内有“敏捷信息系统”的提法出现于1999年[3],随后,国内许多学者使用这个概念。在国外,Kevin(2007)编辑的书[4]中包括了多篇敏捷信息系统方面的文章,说明国外学者也已经接受并使用这个概念。最近,关于信息系统敏捷性的许多相关论文也相继出现。
与敏捷相近的概念是柔性,Merriam Webster在线词典提供了柔性和敏捷的定义:柔性与需求密切相关,敏捷的内涵更丰富,涉及速度、智能、响应和技能,包括和覆盖了柔性的内容。信息系统柔性研究存在概念扩大化、内容片面性(强调技术资源而忽视人)、缺乏时间效应等问题[5]。2005柔性年已经被[6]拓展到敏捷性概念中,原因是柔灵活性本身既不搜索变化,也不面向目标,是基础而不是处理变化的解决方案,敏捷性概念加强了目标定位方面,可以把信息系统柔性的概念纳入更广泛的敏捷性的框架之中[7],而柔性是敏捷性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8]。通过柔性化的构建,才能够实现快速反应的结果。柔性是前提,敏捷性是结果,柔性是内在能力,敏捷性是外在体现。
2 信息系统敏捷性实现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了众多技术,特别是支持软件重用的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实现敏捷信息系统最适合的实现技术和支持平台。另外,可适应性编程技术使程序能够根据它的上下文(数据结构、类结构、数据模型、软件结构、计算方法)而改变行为,实现不同种类的可适应性。还有辅助工具、领域构件的支持可以加快对系统进行适应性修改工作。近来SOA技术以设计更简单、代码可重用以及更具“业务敏捷性”等优势广受青睐。这些技术在不同的层面上缓解或克服了需求的变化给软件带来的不良影响,成为敏捷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基础。但由于软件固有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到目前为止,这些技术也不能根本解决信息系统适应用户需求变动的问题。在业界,IBM和惠普开展了以提升业务敏捷为目标的有效实践方案。IBM提出了敏捷性杠杆这一概念,从决策、流程和技术三方面,帮助客户更好地做出业务决策。惠普公司宣布扩展其混合交付解决方案,混合交付环境将传统IT基础设施与私有云和公有云相结合,通过使用灵活的交付模式,提高企业的敏捷性。
3 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实现
     信息系统敏捷性实现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中关于重构敏捷、业务敏捷、供应链敏捷已有一定的成果,敏捷性实现的研究过程应关注实践中予以忽略或研究不足的地方,注重全局统筹,从系统、全局出发,而不仅仅是关注局部和重点。建议如下:
    (1)围绕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展开敏捷性打造工作,挖掘信息系统规划环节在实现信息系统敏捷方面的潜能,并研究具体做法。即信息系统敏捷性研究逐渐从以往的开发层面渗透到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内,并重视在信息系统规划环节持有提高信息系统敏捷性的意识并具体落实。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内部之间及与外部环境都在相互作用,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经历规划、分析、设计、编码、实现转换、运行等漫长而复杂的阶段。所以,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把信息系统敏捷性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准确地把握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各个阶段对敏捷性的打造。尤其注重信息系统规划阶段,可从几个方面入手:①使用合适的有助于提升信息系统敏捷性的系统规划方法,如Martin的数据规划方法,以数据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②体现充分考虑敏捷性而进行的全局统筹,如及早地融入IT服务的思想;③加强对企业环境和信息系统环境的深入分析,使重大的不确定性得以及早暴露和解决;④抛弃考虑人类活动系统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时显得力不从心的传统分析方法,充分利用软系统方法论思想来分析企业环境;⑤规划过程中关注有助于提升信息系统敏捷性的经验做法,如强调建立短小的项目阶段、缩短IT规划指导的时间范围、IT与组织战略一致、交叉培训IT员工等思路。
    (2)从各种IT系统类型出发,如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组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跨组织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研究如何打造每一类型的信息系统敏捷性。可从信息处理五个任务出发,研究每种信息处理任务的敏捷性如何获得,然后针对每种IT系统类型所承担的主要信息处理任务来确定其敏捷性的获得;对任何IT类型的信息系统,在响应程度、选择、变化速度、种类、范围来加强信息系统敏捷性;同时参考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业务敏捷、供应链敏捷和IT基础架构敏捷,基于每种类型系统的特点来研究敏捷性的打造。
     (3)从信息系统人机结合的角度出发,从系统开发人员、用户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视角出发(高层管理人员是一种商业视角,关注打造或调整信息系统增强对组织范围内的变化进行反应的能力;用户视角期待直觉的、可修改的界面;系统开发人员的视角是IT基础设施在可移植性、连通性、可维护性及其他方面的柔性),基于劳动力敏捷性理论,同时参照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关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运行过程中,在变化的环境中敏捷劳动力的特质和他们的需求所引导的信息系统敏捷性的获得;另外,还要考察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对敏捷性获得的作用。
4 信息系统敏捷性提升方案探讨
     以上实现技术是获得信息系统敏捷性的根本,是拥有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前提基础。鉴于信息系统敏捷性的复杂和多维的特点,从实现技术以外的其他角度出发思考信息系统敏捷性,研究敏捷性提升的一些经验做法,可更好地促进信息系统敏捷性的拥有。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基于信息系统人机共存的理念,围绕软件、硬件、人,考虑需求变动的合理分类和敏捷劳动力特质,提出信息系统敏捷性提升的方案如下。
4.1 硬件敏捷性提升方案
     随着科技发展,硬件技术更新非常迅速,价格也不断降低。信息系统硬件敏捷性提升应该说不是技术性问题,提升硬件敏捷性,需要注意兼容性、性能预留空间、技术先进性等方面。(1)选取兼容性好的硬件设备,可在运行过程中软件发生改变时,减少对硬件的过多调整;(2)为了避免日后信息系统升级带来的容量不足或性能落后问题,购买硬件设备时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容量和性能方面预留一定空间;(3)企业要根据软件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资金情况,选取成本控制范围内允许的高技术硬件设备。
4.2 软件敏捷性提升方案
     软件敏捷性提升方案分为开发人员和软件本身两部分。
4.2.1 软件开发人员敏捷性提升方案
     开发人员的敏捷性受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经验、团队流动性、团队内部沟通有效性、开发方沟通主动性影响。(1)提升个人开发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培训和有目的、有指导的实战训练,针对个人开发方面的弱项进行专门的知识培训,尤其是给予这些成员更多参与开发项目的机会。由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指导,可以提高更快。(2)团队开发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可以更好地应对所擅长项目的需求变动。尽量让一个团队稳定下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长期的合作,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各个开发团队之间的人员调动。(3)团队流动性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尽量避免人员流动。曾有人提出双人开发的方法来增强团队开发成员之间对任务的理解和对编程内容的熟悉。双人开发可以让新成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团队的开发习惯和个性,尽快融入到团队中。(4)团队内部沟通有效性,关起门来编程的时代已经过去,打破开发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沉默,开发人员遇到问题时随时向团队反映,共同解决问题。(5)开发方沟通主动性,开发方可以要求需求方派相关人员参与到开发团队中。一个阶段的开发任务完成后,可以先由需求方进行试用,更快找到不足,在系统交接之前进行修改,提高软件开发成果的质量。具有敏捷意识的高素质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来自用户的新需求及需求变动,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系统软件,要培养开发人员敏捷意识和内在专业素质的拥有,即注重敏捷劳动力的特质。
4.2.2 软件本身敏捷性提升方案

 


    此处从信息系统所要应对的可能的需求变动视角来考虑软件敏捷性提升方案。参考了Kevin C. Desouza的研究成果[4],从运营、客户、企业联盟入手。
    (1)运营从如下三方面需求考虑:①规则改变。规则改变分为两类,一类影响范围较小,只需要根据规则要求进行参数修改;另一类影响范围较大,需要系统增加新的功能。这两类的解决方案分别是参数设置和预留系统脚本接口。在系统代码编制时预留参数调整输入口,当规则发生变动时,有权限的管理员通过输入来修改参数。这些参数是对企业运营的限制条件,在没有发生变动时其值是固定的,使用者对其只有读和使用权限,没有写的权限。开发者根据新规则变动的要求开发出满足新规则约束要求的新功能模块,通过预留系统脚本接口,在不影响企业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新模块增加到企业信息系统中。②业务流程重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对软件的敏捷性要求极高,企业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可重构、可重用和可扩展的能力,具备这三种能力的信息系统可以免去重新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带来的时间和成本上的耗费。③非核心业务外包。是实现外包出去的业务数据和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对接,实现内外数据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主要的软件技术就是为系统提供和预留标准的数据接口。一旦企业决定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外包公司的系统进行数据的交换,以保持企业信息的完整性。
    (2)客户:①响应及时性。可以通过Internet应用来解决。Internet出现和普及大大缩短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时间。随着移动产业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程序也是缩短响应时间的有效方法。②地点任意性。与响应及时性相关联,也可以通过Internet的应用来实现,特别是随着电脑的普及、手机等移动网络的发展,企业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功能软件给客户,客户就可以在任意地点向企业发出需求请求。③客户定制。企业通过网络或专门的客户端软件获取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企业通过对客户产品定制信息的获取来进行生产和业务的调整。④客户安全。客户端安全措施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匹配、口令卡、U盾等;企业内软件开发时设置访问权限,有权限的员工才能访问客户的信息数据库,而且不能随意对客户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修改。
    (3)企业联盟:①伙伴选择。为了保持企业联盟的整体竞争优势,企业可能会根据需求进行伙伴选择和更换。信息系统需要能够提供标准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企业信息系统与合作伙伴信息系统信息的无缝传递,实现跨区域的企业间数据交互。②信息共享。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交换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企业间的信息交换网络,Extranet可以解决这个问题。Extranet利用Internet技术实现企业联盟之间的实时通信和信息访问,可以为企业联盟成员之间提供一定程度的集成信息系统,实现更广泛的信息共享。③个体安全。相关技术包括防病毒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网络监控、信息审计等,这些安全技术是基础,当企业选择和更换合作伙伴时需要一个冗余数据库有效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保证快速切换的安全。
4.3 使用者敏捷性提升方案
    如果没有使用者,一个敏捷性极高的信息系统也是无用的。使用者敏捷性受使用经验、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共享交流的影响。(1)使用经验。经验不够丰富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缺失。(2)操作能力。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企业可以对使用者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操作能力。(3)学习能力。受到专业知识背景、学历、个人素质的限制,如果此方面欠缺,需要使用者能够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补充,还需要组织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提升个人及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4)企业要为使用者提供能够进行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借助群众的力量,使用者主动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逐渐成长。要培养使用者敏捷意识和内在专业素质的拥有,即注重其敏捷劳动力的特质。参考文献[9]指出,员工的交叉培训是一项强有力的战略,可以确保劳动力的敏捷性。因为交叉培训的员工代表着灵活性,较少的疲劳、烦闷和重复压力,当他们被需要时可以转到他们所需要的地方。
     信息系统敏捷性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环境变化,实践会对信息系统的敏捷性提出新的要求,本文提出的敏捷性提升方案也可供对于目前的信息系统如何提升其敏捷性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青山,徐剑,等.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自适应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AGGOUNE S, IMACHE R, MEZGHICHE M, et al. Evaluative framework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gility[C]. CIIA, 2011.
[3] 柴跃廷,张晓东,李芳芸.敏捷信息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999,5(2):7-11,58.
[4] KEVIN C D. Agile information systems: conceptua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M]. Seattle: Information Schoo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A ,2007.
[5] 龚代华,陈荣秋.企业柔性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管理工程学报,1999,13(1):1-3.
[6] STROHMAIER M, Stefanie N L. Beyond flexible information systems: why business agility matters[C]. Sixth Workshop on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BPMDS′05) during CAiSE′05, Porto, Portugal, 2005:1-9.
[7] SWAFFORD P M.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upply chain agility[D]. Atlanta: DuPree College of Management,2003.
[8] 齐懿冰.供应链柔性演化及与绩效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9] HOPP W J, VAN OYEN M P. Agile workforce evaluation: a framework for cross-training and coordination[J]. IIE Transactions, 2004, 36(10):919-940.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