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三化”风险

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三化”风险

2015-12-07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报告,中国市场2013年占全球机器人市场的1/5,2014年已上升到1/4,中国已成为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与此同时,国内机器人产业目前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日前举行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却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应用低端化、市场边缘化和技术空心化三大风险。

  机器人的市场表现难负盛名

  众所周知,机器人是20世纪最大的技术发明之一,被称之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同时,机器人已经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战略高新技术。可以说,机器人的重要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全球机器人的拥有量不到200万台,而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量高达2000万辆,计算机或家电的产量更是巨大。在曲道奎看来,机器人作为一种产业或者产品,200万台的保有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名气与市场表现的差距之大令人惊讶。“机器人的市场表现为什么这么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机器人技术的严重滞后。”他说。

96.jpg

  目前,机器人全球的平均密度为万分之六十二,我国只有万分这三十,全球平均99.38%的工作、中国99.7%的工作还是靠人来做。机器人替代率低的关键点是机器人技术,很多领域因为机器人技术无法支撑,不具备替代条件。曲道奎表示,机器人根本不具备完全替代人工作的条件,主要不在于成本和价格,而在于产品功能和性能不能满足制造业大批量生产的刚性需求。

  据曲道奎介绍,现在典型的工业机器人缺少感知系统,一般的视觉、力觉还有其他感知,现在的机器人都没有。此外,机器人还缺少灵巧性。而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几乎都是靠人的灵巧性,这恰恰是机器人所欠缺的。“机器人既没有感知系统,又没有灵巧的操作系统,按照人类来讲,机器人应该是一个严重的残疾人,基本排除在就业范围之外。”他风趣地说。此外,机器人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机器人和人类现在不能协同工作,机器人工作必须在一个“笼子”里围着,由于安全性的限制又把很大一类工作排除在外了。

  因此,曲道奎认为,未来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机器人的作业能力,从灵巧性入手;二是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要增强;三是机器人的交互能力要提高,不能像过去那样靠编程、键盘,而是通过其他交互方式,解决机器人与人的共融性。“这三个方面的技术取得突破后,机器人才能摆脱现在只是作为一种机械设备在专用领域应用的现状,从而进入广泛的市场。”他说。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