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中国“工业4.0”风靡 国内制造业该如何紧跟

中国“工业4.0”风靡 国内制造业该如何紧跟

2015-12-14

  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制造业总额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世界上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可是这个风光无限的“面子”背后,确是量大质薄的“里子”。在德国提出“工业4.0”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推进工业生产智能化的风潮,智能化的工业生产制造,不仅可以提高产能和效率,更可以极大的节省成本。因此,在借鉴德国的“工业4.0”之后,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国内启动工业4.0 基础薄弱不应盲目跃进

  事实上,我国的制造业虽然发展的很快,在航天、核电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顶尖地位,但是平均水平并不高,生产效率和产能都很低,很多产业还处于小作坊阶段。也就是说,国内制造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并不是靠高水平的生产线、一流的工业生产管理来实现的,而是依靠丰富的生产资料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来输出大量的产品,虽然产量大,但附加值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工业4.0”的浪潮,国内制造业必须跟进,因为在智能化生产模式普及之后,传统制造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到智能监控,采集数据然后及时的反馈和调节,这些改变对于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样一来,国内相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低成本高产出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同时,由于国内基础设施薄弱,很多产业特别是小商品的制造连工业机械化生产的阶段都没有达到,还处于家庭式的作坊生产模式,对于这样的产业,就不应过于盲目的改造。

  “中国制造2025”取长补短,联系国情才能发挥作用

  在以往跟科技有关的国家创新策略中,“自主创新”这个口号总是被提及最多的,可是过分执着于自主创新,不注意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成果及发展,也不利于产业的进步。就像当初自主研发3G网络,花费巨大其实不如沿用国外的制式,将精力投入4G的研发。

  工业4.0也一样,国内不同产业之间发展程度差别太大,对于发展完善、资本雄厚的高端产业及大企业,完全可以沿用国外已经成熟的工业智能化经验;而对于较落后、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产业,就需要针对各产业具体的情况进行逐步的工业智能化改造。不能过于强调自主创新而无视国外的优秀经验,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完全照搬国外经验。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