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设计应用 > 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的无标定视觉伺服
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的无标定视觉伺服
2015年电子技术应用第11期
龚 飞,谢 明,王梦佳,朱莹莹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211816)
摘要: 设计了无标定视觉伺服的仿人智能控制器,仿真完成了无标定双目视觉下机械臂的五自由度运动空间定位。选取点特征作为双目视觉图像特征,设计了视觉特征模型与多模态视觉伺服控制器,并在Matlab平台下设计了五自由度运动空间的视觉定位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设计了无标定视觉伺服的仿人智能控制器,仿真完成了无标定双目视觉下机械臂的五自由度运动空间定位。选取点特征作为双目视觉图像特征,设计了视觉特征模型与多模态视觉伺服控制器,并在Matlab平台下设计了五自由度运动空间的视觉定位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无标定;双目视觉;仿人智能控制;Matlab

0 引言

  自20世纪以来,机器人的诞生是科技领域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1]。作为当前主流的高新技术,机器人是机械设计、控制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多学科交叉产物,并朝着示教/再现、传感控制到智能控制等研究方向不断发展。目前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已有成功应用在餐厅、商场等场合的服务机器人和实现搬运、抓取、电焊等动作的工业机器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比尔·盖茨甚至预言,机器人将改变世界,成为生活中不可代替的一部分。

  目前工业机器人被广泛用在搬运、拾取、包装、切割、焊接等领域,这些都离不开机械臂末端的定位问题,如何快速、准确的定位到目标物体是我们研究的重点[2]。本文以MOTOMAN-MH5S工业机器人为例,研究了具有视觉定位功能的智能系统[3]。

1 系统组成

  基于视觉伺服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实时跟踪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机器人、上位机、摄像机、图像处理系统、工作台、定位系统、目标物体等。通常PC机作为上位控制器,通过摄像机进行数据采集,对目标工件进行拍摄,然后图像处理校正实际位置与期望位置的偏差,并计算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轨迹,对目标物件进行实时定位。

  本实验室有MOTOMAN-MH5S六自由度的关节型机器人,由S轴(旋转)、L轴(下臂)、U轴(上臂)、R轴(手腕旋转)、B轴(手腕摆动)、T轴(手腕回转)构成,如图1所示。

001.jpg

2 位姿描述和连杆坐标系

  2.1 位姿描述

  在三维空间中设有一刚体P,通常用该刚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来描述该刚体的几何形状,其中刚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又被称为位姿。建立坐标系之后,可以用3×1的位置矢量来确定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例如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A},则刚体P的坐标为:

  AP=[Px,Py,Pz]T(1)

  其中AP是位置矢量,用来表示机器人末端在空间中的位置,Px、Py、Pz是P点三个坐标分量。另外再定义一个直角坐标系{B},将刚体B固接与坐标系{B},则通常用坐标系{B}的单位矢量来表示刚体B相对于坐标系{A}的方位,即一个3×3的旋转矩阵:

  2.png

  其中,}~C]Q%)%MU15_7ASI8R28_M.jpg既是旋转矩阵,又是单位正交矩阵。刚体B在坐标系{A}中的位姿我们描述成O_GC80RVS76MEA5ZCG[[RL3.jpg,APBO是位置矢量,如图2所示。当R=I,则表示位置;当APBO=0,则表示方位。

002.jpg

  2.2 连杆坐标系

  平移和旋转运动是工业机器人相邻连杆之间的最基本的运动,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关节的平移和旋转,即坐标变换。刚体的齐次坐标描述已是空间姿态描述较为普遍的方法,相邻连杆之间的关系通常用Denavit和Hatenberg提出的D-H方法来确定,即用4×4的齐次变换矩阵来描述,可以表示任意数量的平移和旋转关节的各种复杂转动[4]。对于6关节的机械臂而言,可以用18个参数来描述机器人结构的固定部分,则只有6个参数是描述关节角度变量,是运动学中随机器人变动的部分。

  机械臂运动分析中,通过一个4×4的齐次变换矩阵来描述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公式表示如下:

  3.png

  机器人末端位姿可以通过矩阵T反过来求解出来,即在极坐标系中,末端的坐标为(px,py,pz),得到末端连杆变换矩阵。

3 仿人智能控制器设计

  3.1 仿人智能控制理论基础

  仿人智能控制理论(HSIC)于1979年提出,主导思想是研究模拟人的控制行为功能,即定性地推理映射和定量控制映射[5]。其二次映射模型的主要组成环节有:特征模型辨识与记忆、多模态控制与决策、推理与决策机构等。控制器采用的控制模态根据不同的特征状态做相应的调整,完成控制器的设计[6]。首先根据反馈误差信息对特征模型G}IAR}HFMBQMOH[6JZJ[ZS4.jpg进行辨识,识别出系统动态特征状态PZ4YMF{ZHHAOMO{O{~9NSDC.jpg,然后根据推理与决策机构576UG}XK8%AE[@6RUUSU)[5.jpg来判断,选择出系统多控制模态PZ7OS$OBQ%}VNNSSJ84}7[0.png中对应的控制模态?鬃i,最后完成定量地控制器输出。

  3.2 特征模型与视觉伺服控制器

  仿人智能控制理论是通过模拟人的智能,弱化了控制器对模型精度的依赖,为了降低模型精度对控制器设计的影响,在控制器的设计中添加了先验知识,依据被控对象的特性来划分特征模型。

  本文用仿人智能控制理论来解决无标定视觉伺服的动态非线性问题,根据手眼映射关系划分出了特征模型,设计了多模态的视觉控制器,保证了在像平面内图像特征收敛[7]。首先在上诉理论的基础上划分出了特征模型集6@RG~9HG}G`EF{@BBY[73NH.jpg,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控制模态;然后,设计了多模态控制器,根据映射模型的异同,将图像特征的误差量映射到笛卡尔空间;最后,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来判定系统稳定性。

  本文假设机械臂末端和目标点在笛卡尔空间中分别是pe、pt,其对应在像平面的投影是fe、ft,则图像特征误差ef=fe-ft,笛卡尔空间距离偏差ep=G(p1-p2),则点特征在像平面的信息误差表示如下:

  4.png

  当e中的元素都小于给定误差,则表示笛卡尔空间中末端位置离期望位置比较近;反之,e中只要有一个元素比较大时,则表示笛卡尔空间中末端位置离期望位置比较远。

  特征量E用来表示点特征的偏差量最大的特征元:

  5.png

  然后根据特征量E划分出手眼映射关系的特征模型集。

  6.png

  通过设定的阈值来划分特征状态,并判断机械臂末端当前位置与期望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此特征模型集6@RG~9HG}G`EF{@BBY[73NH.jpg给出了其与之相对应的控制模态。

  视觉伺服控制器主要考虑到图像特征误差的特征模型,先判断当前手眼系统的特征状态i,然后选择对应的控制模态?鬃i,最后输出对应的图像特征误差的调整量。其控制策略如下:

  7.png

  其中c+是常值雅克比伪逆矩阵,k+是Kalman滤波图像雅克比在线估计伪逆矩阵,G(k+,c+)是这两矩阵的融合函数,具有在切换过程中避免机械臂抖动的作用,控制函数min(Ef)使得图像特征误差量最小。

  不同的控制模态采用不同的雅克比矩阵来调整机械臂末端的位姿,使机械臂末端能够快速接近期望位置,其中要考虑到机械臂在空间运动中速度的限制,并且要保证机械臂的空间运动不能过超出像平面空间,还需要设定控制模态输出量满足特定的关系。不同控制模态所采用的目标函数如式(8)所示。

  8.png

  这四个公式分别对应四个控制模态所采用的目标函数,对F(q)进行泰勒级数展开,系统采用固定的采样周期,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化,并且对函数进行一阶二阶求导,最后整理求得:

  9.jpg

  其中S=ef,通过在线估计求得S,若靠近目标时,ef趋于0,可不考虑S。

  为了确定手眼关系控制器的稳定性,我们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来检验,定义了函数:

  10.png

  求导可得:

  11.png

  我们忽略约束条件,为了满足手眼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要使得导数v<0,即K>0,可保证视觉系统在像平面内误差收敛。

  4 实验分析

  我们用Matlab 2012a搭建了视觉伺服仿真平台,采用双目eye-to-hand构型,机械臂工具箱采用Robotics Toolbox Release 9.8,设计了无标定视觉系统的五自由度运动空间的定位仿真图如图3所示。

003.jpg

  该系统分为手眼系统模块和控制器模块设计,设计的五自由度仿人智能控制器的控制模态参数如表1所示。

006.jpg

  通过仿真得到像平面空间的图像特征误差曲线如图4所示。

004.jpg

  由图4可以看出,机械臂五维运动空间的图像特征误差量为逐渐衰减,最后目标图像特征误差量趋于0。各个图像特征误差量都在1个像素内,实现了基于图像特征的机械臂视觉定位。

005.jpg

  三维笛卡尔空间的机械臂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笛卡尔空间机械臂位置误差曲线如图6所示。由图中可看出,从起始位置到期望位置,机械臂实现了笛卡尔空间运动的末端误差最小。其中机械臂末端点P1在笛卡尔空间中的误差为ep1=[0.0091,-0.0112,-0.0354]T,P2的误差为ep2=[0.0031,-0.0102,-0.0254]T,定位误差在0.01 m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臂末端点在笛卡尔空间中运动误差趋于零。

5 结论

  本文采用仿人智能控制理论解决了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的问题,采用了多模态视觉控制器来进行运动空间的定位,并且通过仿真平台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但本文的视觉伺服控制器只对机械臂在像平面上的运动进行了规划,并未考虑到笛卡尔空间的运动轨迹,存在机械臂笛卡尔空间的运动不是最优路径的问题,仍需做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46-54.

  [2] 张何栋.面向机器人的视觉伺服控制器设计[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4.

  [3] 丁建华.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的设计与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3

  [4] 刘鹏玉.服务机器人手眼协调仿生控制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2.

  [5] 陈众.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理论的UPFC智能控制器结构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6] 邓萌.自主机器人全局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07.

  [7] CUPERTINO F,GIORDANO V,MININNO E,et al.A neuralvisual servoing in uncalibrated environments for robotic manipulators[C].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004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EEE,2004,6:5362-5367.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