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智能家居企业合纵连横

智能家居企业合纵连横

2016-03-11

  从海尔、美的两大白电巨头齐齐于3月8日举行智能家居战略升级的发布会上透露出了一种新趋势。逐步完善智能家电产品的基础上,开放合作是美的、海尔智能家居战略落地的关键词。

  当天,海尔与微软签约在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合作,还启动了智慧厨房联盟;美的则宣布与上海通用安吉星车联网、中粮、IBM、华为等联手,目的都是完善智慧生活服务生态圈。

  记者3月9日在AWE上看到即将上市的海尔馨厨2S智能冰箱。它的门上带有一个21.6英寸的屏幕,有食材管理、美食菜谱、新鲜热卖、影音娱乐、用户中心等功能。

  比如,新鲜热卖是通过跟1号店、本来生活的合作,来实现网上购物。用户可以直接在冰箱的屏幕上,购买进口牛肉等食材,只要输入地址,用支付宝或上门支付都可以。另外一个“闪电购”功能,是海尔与雪花、金龙鱼、加多宝等直接合作,也支持在线购物。

  “馨厨”结合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还能识别家里的爸爸、妈妈、老人、小孩,同时识别冰箱里的食物;它还跟QQ合作,可与离家的成员进行语音、视频交互。

  海尔美食生态圈负责人廖冰说,智能冰箱正从硬件变为服务的载体,成为新的电商入口、媒介入口和O2O平台。事实上,除了美食生态圈,海尔目前还形成了洗护、健康、空气、用水等多场景的生态圈。

  美的以智慧营养、智慧空气、智慧水三大解决方案为场景,发布了最新研发的22款智能家电新产品,并预计2016年智能单品出货量将达3000万台。

  进一步开放合作

  要激活家电的智能功能、实现更多应用场景,离不开进一步的开放合作。

  “如果说智能家居是珍珠项链,各种智能家电就是一颗颗珍珠,智慧生态系统则是串起珍珠的链条。”美的首席架构师李强说,美的通过开放M-Smart智慧生活平台,希望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生活运营服务平台。

  比如,华为Hi-Link与美的M-Smart系统对接,华为的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就可以与美的各种智能家电互联,从而产生更多应用场景。又如,美的与上汽通用的安吉星合作,在车联网上就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智能家电,这是国内首个车联网与智能家居平台的合作。

  海尔U+智慧生活生态也在进一步加快开放。去年,海尔U+平台,“网器”(智能家电)收入超100亿元,用户数1.3亿,生态收入增长600倍,已接入120类生态资源。“智能家居关键是与用户互联,家电正在网器化。”海尔集团轮值总裁梁海山认为,各类网器要给用户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必须开放合作,搭建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当天,海尔与微软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语音识别、语意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搭建生活场景、人工智能等方面合作,提供更好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此外,“U+共创共赢生态圈暨智慧厨房联盟”也正式启动。海尔家电集团CTO赵峰说,海尔U+智慧生活系统将向合作伙伴开放用户资源、产品资源、技术能力,目前跟谷歌、苹果Homekit、阿里云、华为、Alljoyn等协议互通。

  服务生态圈VS人工智能

  显然,海尔、美的正加快开放合作,抢建服务生态圈,并抢占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

  科通芯城、硬蛋的首席技术官李世鹏认为,智能家居行业目前面临用户需求未爆发、商业模式不清晰、行业标准未建立、智能家居不智能四大问题,数据还需人解读、控制还需人操作。何时才能建立真正的人工智能?设备与人之间要从通知、感知、认知、预知到相知,关键是互联互通,背后需要无线通信、交互、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支撑。

  金沙江创投的董事总经理丁健也认为,判断一个智能家居平台的价值有三点:一是开放性,是否支持所有协议;二是能否合作共享;三是技术领先性,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能否与世界同步,“仅仅是WiFi远程遥控的功能,并不能持久。人工智能是下一场核战争”。

  李强透露,美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将于2017年正式上线。比如,现在黑迹天气已与美的智能空气管家APP打通,豆果美食已与美的厨房小家电合作,但现在只是在某个点上的应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合作,如车联网等,从而产生更多的场景构思。而且,如美的与中粮合作,从数据开始,到双方技术打通,再到设定应用场景、服务运营,这些都需要时间。他预计,一年后美的服务生态圈会更加完善。

  而赵峰直言,2016年海尔智能家居业务有三个重点,一是海尔优家App2.0版本,建立个性化产品的定制平台,而且做到定制、生产、配送、安装全流程可视化,增强用户黏性;二是U+大脑1.0,进入人工智能进代,让智能家电产品可以自己思考,主动提供贴心服务;三是建立网器生态,从生态圈规划到生态圈样板落地,从资源整合到场景商务。

  未来,物联网将成为服务联网。帕勒咨询有限公司的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厂家提供的是体验,不只是产品”。没有开放合作,则难以形成真正的服务生态圈,并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而没有自身过硬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产品不能真正“懂”用户,则黏不住资源。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