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机器人时代深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机器人时代深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2016-06-16

  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按照《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同时,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这带来一个问题:机器人产业是否会出现如光伏产业一般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高端产业低端化,甚至劣币驱逐良币?

  火热的布局

  作为机器人时代中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之一,各地争相布局机器人产业。但在你追我赶的热潮背后,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机器人产业是否已经过热了?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表明,过去两年,各地一共出台77项机器人扶持政策,建成和在建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

  而记者统计后发现,各地机器人产业规划中的产能、产值和企业数量等一系列量化目标,总和已远超国家“十三五”相关目标,以及业界的预判的需求。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普通焊接机器人、AGV机器人,价格约为20万左右。记者此前接触的实际“机器代人”案例中,甚至也不乏有10万左右的机器人。

  如果按一台工业机器人20-50万元计算,“十三五”末,我国工业机器人每年的销售收入也才约为200-500亿元规模,加上服务机器人等,总规模应该在千亿元左右。而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机构早前的预测中,“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值也是千亿水平。这一数字,与各地规划超过万亿元的总体产值相差颇远。

  “工业机器人不像汽车,一年需求不可能几千万台,能有几万台就不错。”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主任助理宋健告诉记者,虽然当前经济正转型升级需创造巨大的机器人市场,但空间并非无限,各地“大干快上”,极易导致产能过剩。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均表示,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必须警惕过热风险。各地一哄而上,将容易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和低端竞争等现象发现,行业和政府都应及时冷静思考。

  补贴之乱

  需要指出的是,这场机器人时代“竞赛”中,不少地方给出诱人的“补贴”政策,既有针对机器人生产厂商,也有针对“机器代人”,补贴额度也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

  这是政府真金白银“砸入”后希望看到的效果。不过,这场“补贴”大战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近期撰写的一份有关机器人的研究报告就指出,政府产业“补贴”或将导致国外的机器人企业大量涌入,进而挤压国产本土机器人企业发展空间。这也导致一些机器人生产企业靠补贴“过日子”,无心在技术上专研,造成低端产品充斥市场。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一些缺乏技术的机器人生产厂商在行业中“赖着不走”。

  而在机器人时代来临之际,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速度与技术研发速度应当对等,才能避免高端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要避免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做好铺垫。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