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声流体芯片为疾病检测铺路

声流体芯片为疾病检测铺路

2017-03-12
关键词: 纳米 声波 换能器 射频

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方形玻璃微流体在声纹振动下的特殊机械特性,将纳米粒子浓缩于液体中,针对各种应用进行分析。

研究人员在《ACS Nano》期刊发布的“利用声流体增强纳米粒子浓度”(Enriching Nanoparticles via Acoustofluidics)一文中,介绍一种富含声流体纳米粒子的组件,能透过使用低功耗声波,在玻璃毛细管中产生单漩涡声流。

1489133863381000290.jpg


如上图所示,该声流体组件相当于一个硬币大小;低至5V作业的低功耗设置包括在顶部制造的压电基板(LiNbO3)与叉指换能器(IDT),以及方形玻璃毛细管采用UV环氧薄层接合在基板上。

施加射频(RF)信号至换能器(在MHz范围内),可产生表面声波(SAW),并以垂直于玻璃毛细管的方式行进,启动扭转振动模式,并产生具有单漩涡的声流。



以3D图显示基于声流体的纳米粒子组件,而侧视图(下)则显示SAW如何在表面传播,并在玻璃毛细管中引起扭转振动

1489133863412057919.jpg

这个看似简单的配置已经预先证实,并可作为机械模拟工具。根据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能够优化并开发工作原型,结合单漩涡声流与声辐射力,以便在较小容量的毛细管中填充次微米与纳米级粒子。

研究人员并以实验验证其最新发现,在毛细管的中心轴向聚集二氧化硅和聚苯乙烯粒子至80nm至500nm范围。声流体芯片还可用于免疫测定责,以荧光撷取标记生物标识物的纳米粒子被浓缩,以增强发射信号。

在某些情况下,毛细管内的轴向浓度允许以非常低的浓度(低至0.9nM)检测生物标识物,从而增强了30倍信号强度,相形之下,直接进行荧光测量则无法显示同样微弱存在的生物标识物。

这种低功耗且低成本的声流体芯片还整合了微型光谱仪,适于许多定点照护(POC)应用,目前也已有一家新创公司准备商用化这种声流体芯片。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普拉特工程学院(Pratt School of Engineering)教授Tony Jun Huang表示,“我们初步的发展蓝图是在2020年实现商用化。”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