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新能源汽车是救命稻草?

新能源汽车是救命稻草?

2017-04-07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一向被看作是亚洲经济风向标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除了军工,互联网以及信息产业外,共享经济,智能互联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认为是2017亚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因此,边缘车企想借新能源汽车冲破发展瓶颈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边缘车企转型求突破

  新能源汽车热不仅让主流汽车企业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让对资金渴望的汽车企业找到了上市的筹码,更让在市场上表现不佳的汽车企业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将新能源汽车项目看成是扭转颓势的救命稻草。

  最近几个月,连续亏损的观致汽车一直处于持续被关注的热度中。不仅因为高层人事换防,还因为其得到中外股东两笔总额近13亿元人民币贷款。去年12月25日,观致外方股东Kenon Holdings和中方股东奇瑞向观致汽车提供了5亿元(各2.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3月10日,观致汽车外方股东Kenon Holdings再次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同意向观致汽车再次提供7.77亿元的贷款,根据公告的内容,此次注资主要用于观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

  观致汽车自2007年成立至今,中外股东总投资额超过150亿元,尚未实现盈利。按照观致汽车此前发布“两栖战略”,企业未来准备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齐头并进”。不过本已亏损的观致继续“烧钱”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颇受外界质疑。

  除了观致外,华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也颇受业内关注。按照华泰汽车的规划,未来几年中,新能源汽车将是集团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企业欲借新能源汽车业务扭转市场颓势。华泰汽车是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车企之一,2009年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工作中,2016年9月该公司成立了天津华泰新能源汽车集团。2016年,华泰汽车从公布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到2018年华泰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网络布局达到200家,实现产销20万辆;到2020年网络布局将达到500家,实现产销50万辆。但是随着3月两大高管离职带来的人事震荡,华泰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前景也变得十分不明朗。

  ■僵尸企业欲借新能源汽车还魂

  3月3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汽车项目核准的批复。这家去年被媒体曝出“僵尸车企”、“五年没有造出一辆车”等负面信息的企业,今年成功拿下第12张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牌照。

  据河南速达官方消息,2016年7月14日,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新管理规定,经过车型正向开发、数据锁定、模具开发及8000多个零部件的标定和采购,完成了20辆纯电动汽车样车生产任务,正式交国家检测中心验收并完成抽检。

  今年年初,“莲花”无疑是汽车行业新闻热搜词之一。先有“莲花再度国产”,后有“吉利放弃收购宝腾”,3月17日,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青年莲花”现身金华市第一届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在青年汽车的展台上,莲花L3 EV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年莲花接下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揽子’的计划,L3 EV只是其中一款车型,还有别的车型正在准备当中,预计下半年会向外界发布。”但对L3 EV的具体投产时间和地点,庞青年不愿意透露更多。

  据青年汽车内部人士透露,青年莲花不仅要生产纯电动汽车,还将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庞青年欲借新能源汽车盘活青年莲花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与庞青年有着同样志向的还有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前董事长缪雪中。去年年初,广汽集团的一纸对外投资公告,宣告了广汽与吉奥6年“婚姻”的终结。而在与广汽集团“分手”之前,缪雪中已经提前注册好新公司——浙江新吉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吉奥”),主营业务正是新能源汽车。据业内人士透露,新吉奥将目标锁定电动物流车市场,并且已于去年研发试产了一款车型。

  尽管目前新吉奥尚未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该公司总经理陶耘德对此并不担心。他表示,该公司目前已经有一款车型,并且还有台州和嘉兴基地的产能,因此拿到生产资质基本没问题。至于新车的销售或租赁价格,则需要等目录出来后才能确定,“因为最终价格跟政策紧密相关。”他说。

  去年被工信部取消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双环汽车也借助新能源汽车重整汽车业务。据悉,双环汽车已与中车集团旗下的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三方将共同成立一家以新能源客车制造为主的合资公司。

  ■救命良药还是饮鸩止渴

  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何如此引人入胜?且看下列数据:2016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达到世界份额的45%,特斯拉近一半的海外销量来自中国,这也是中国大城市限购带来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机会。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主力车型销量世界排名靠前,加之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市场规模,我国新能源车的产业链规模世界独有。已有机构预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5万辆 。

  但是,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真的能救边缘车企一命吗?当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非源于战略布局,而是受困于燃油车的发展瓶颈,由一个失败的领域扩展到另一领域,依靠新能源汽车脱困的能力会有多大?发展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帮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吗?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否缓解企业巨大的财务亏损吗?记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作为一家全年销量已经突破300万辆的车企总经理,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依然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充满着挑战。他说:“我认为现在到了一个协调发展的时代,仅仅靠汽车企业或单靠政府可能都不行,现在需要的是联动。另外,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价格成本的问题,而是地方割据的问题,地方保护的问题,这也造成了企业的困难。”朱华荣告诉记者,长安汽车自身也在进行一系列创新发展,希望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来解决现存的壁垒问题。

  在浙江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研究员王德宇看来,现在不仅仅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期,更应该看做是攻坚期。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销售、使用、充电、保养、维修,涉及的阶层、方面太多,需要行业协会、甚至政府相关部门统一规范。”此外,他认为,目前国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生态环境不好,“如何形成合适的生态,如何找到不依赖政府补贴的商业模式,都是国家和汽车企业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形势下,资本、技术、品牌都羸弱的边缘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国内主流车企。在市场竞争中,边缘车企更是很难与国内外著名车企抗衡。开拓一个全新业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是相当巨大的。这对原本就“积贫积弱”的边缘车企,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到底是边缘车企的救命稻草,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待观察。

  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时代已经到来,如何抓好机遇,让新能源成为自身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摆在每一家汽车企业面前的课题。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