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高通的汽车“芯”道路还能否走得通

高通的汽车“芯”道路还能否走得通

2017-06-21

 TIM截图20170620212400.jpg

欧洲对收购案的调查,不同于单纯的反垄断调查,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令高通无法进入汽车MCU领域。面对这种局面,高通恐怕无法像以前那样淡定了吧。

和汽车业巨头林立不同,IC(芯片)业迅速进入寡头时代。巨头之间一连串的并购和战略联盟,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了整个行业。而监管机构则警惕地举起反垄断大棒。

恩智浦(NXP)收购飞思卡尔(Freescale)不到两年,高通(Qualcomm)就打算收购恩智浦。

高通的新触角

恩智浦+飞思卡尔去年营收94.8亿美元,而高通则为232亿美元。两者合并,将催生千亿级的半导体企业。一个新的、多领域的半导体巨无霸诞生,对竞争对手(主要是英特尔、佛吉亚等)、汽车行业、消费者和各国政府都不是好消息。

欧洲反垄断局已经在日前宣布介入半导体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现在而言,该案的财务交割至少被推迟数月。最迟2017年10月17日前,反垄断局会给个说法。

遭欧盟调查 高通的汽车“芯”道路还能否走得通?

欧洲反垄断局很喜欢给业内第一号巨头来个下马威。当年的微软、英特尔、苹果、谷歌,都吃过T(篮球中技术犯规)。但高通不大一样,高通这两年过得不大如意。消费电子业增长乏力,亟待寻觅新的增长点,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车载芯片,其被视为半导体业20年一遇的风口。

创新动能不足后,巨头抱团是本能反应。而车载芯片对于稳定性要求极高,汽车厂商不大愿意接纳新人。高通作为IC巨头,虽然是微处理器的王者(英特尔表示不服),但汽车业并未将高通视为理所当然的供应商。恩智浦收购飞思卡尔后,成了车载芯片的老大。现在高通也得到了汽车电子的入场券。

高通获得了车载MCU(微处理单元)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后,几乎通吃整个芯片业上下游产业链。欧洲监管机构担心,让高通获得自然垄断地位,可能会滥用它新获得的能力。

高通遭遇多次反垄断调查

是的,你没看错。反垄断调查不需要对象具有垄断行为,和刑事案件中“无罪推定”恰好相反。只要怀疑,就可以启动调查,并勒令收购延期。欧盟委员会才不管延期造成的收购成本抬高呢。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反垄断部门已经在4月份批准了该交易,没有要求高通做任何附加承诺。而高通还不依不饶,向联邦法院提出,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撤销诉讼。后者在1月份曾指控高通,有阻止竞争对手进入而构成反竞争行为。说白了,FTC认为高通有霸权行为。

这起诉讼最终无疾而终。但高通在世界几个主要市场都遭到了反垄断调查。去年2月,中国发改委认定高通有垄断行为,罚款61亿元人民币,这是我国历史上对企业的最大罚款额。

高通的应对有点漫不经心,直接宣布接受,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

遭欧盟调查 高通的汽车“芯”道路还能否走得通?

去年12月,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KFTC)向高通提起诉讼,因后者每年向韩国征收高达85亿美元的授权费,最终罚款8.8亿美元,也是韩国历史上反垄断最高罚款额,高通仍然淡定付钱。

不能据此认为,高通是垄断“惯犯”。单一市场采取独立调查,与别的区域调查不相干。但高通遭遇的一系列阻击,与其体量越来越庞大有关,也与其一贯的高调凌厉的经营策略有关。

欧盟的老套路

欧盟有理由相信,该交易完成后,汽车业的议价能力“可能”受到严重削弱。高通打压并阻碍了车载芯片的创新能力。实际上,高通在车载影音娱乐、安全路由和云平台设备上,都具有垄断优势。反而在车载芯片上(现在主要是飞思卡尔设计的单片机)是个新兵,因为它还没来得及消化飞思卡尔的传统优势项目。

遭欧盟调查 高通的汽车“芯”道路还能否走得通?

不仅如此,欧盟还担心高通拿下恩智浦后,改变恩智浦现行的芯片专利授权方式,高通在中韩被罚巨款,都因为薅专利羊毛薅得太狠,引来监管杀威棒。不过,就算高通向来温顺,欧盟对美国大科技企业跨大西洋收购,也一直持反对态度。反垄断,就是个手段。

欧洲对收购案的调查,不同于单纯的反垄断调查,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令高通无法进入汽车MCU领域。面对这种局面,高通恐怕无法像以前那样淡定了吧。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