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UPFC技术为电网配备智能管家

UPFC技术为电网配备智能管家

2017-08-03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是一种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新一代柔性交流输电(FACTS)装置,也是迄今为止通用性最好的FACTS装置,综合了多种灵活控制手段,具备无功补偿、电压调节、串联补偿和移相等能力,可以同时并非常快速的独立控制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UPFC可以控制线路的潮流分布,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当前电网中普遍存在潮流分布不合理、运行欠灵活等问题,影响电网输电能力,迫切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系统电压和潮流进行灵活动态的调节,提高电网驾驭能力。“统一潮流控制器(简称‘UPFC’)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该技术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的制高点,它能对电网进行综合智能控制。”南瑞继保电气研究院副院长沈全荣表示。

  4月25日,我国UPFC工程化应用攻克了关键节点,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专家对南瑞继保承担的“PCS-8200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项目进行了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紧密结合国内电网实际需求,项目单位掌握了UPFC成套技术,研制了UPFC关键核心设备,开发并建设了全面的试验验证系统,具备了UPFC系统研究、核心装备制造、试验验证和工程整体实施能力。关键技术及设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行业空白,满足工程实施需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UPFC取得多项技术创新

  南瑞继保近年在柔性交、直流输电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世界上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SVC和可控高抗以及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相继成功投运,UPFC是上述柔性交直流高端装备技术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目前世界上现有三套UPFC工程,均采用GTO器件串联、低电平换流桥、变压器多重化拓扑构成,这种换流阀技术存在损耗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可维护性差,上述技术瓶颈阻碍了UPFC的应用。

  技术突破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或性能改进,而在于创新地对已知问题作出具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虽然南瑞继保已经具备了柔性交、直流输电技术的丰富经验,但是要为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最高端的UPFC作技术创新,同时首次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等多项技术 (MMC技术),并非易事。

  “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UPFC系统非常复杂,从一次到二次设备,从控制到运行处理,从故障到过电压等,整体涵盖的范围广,涉及内容众多,需要系统性的考虑和解决。特别在UPFC数字仿真建模、主回路拓扑结构优化、双回线路UPFC控制策略研究、接入系统分析、核心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个换流阀互为备用的系统结构,可以实现多种运行方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沈全荣说。

  PCS-8200统一潮流控制器在成套装置和设计方面,还实现了双环线路功率解耦控制策略和多换流器协调控制策略;提出了UPFC系统的整体保护配置方案;研制了高安全裕度、低损耗和高可靠性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阀;研制了结构紧凑、耐受冲击电流大的TBS阀组,能够有效地保护串联变压器和换流阀组。

  UPFC技术可带来多重效益

  在国内UPFC成套技术尚属于空白的情况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攻克UPFC关键技术,出于怎样的考虑?沈全荣表示:“首先是电网的需求,某些区域电网在规划中,发现电网运行中有一些以往技术手段解决不了的潮流问题,潮流分配不均,有些线路潮流过重,这种情况下只能增加线路分流,但是由于输电走廊有限,尤其是居民居住地区,用地有限,很难再新建一条电缆通道增加线路输电能力,而且投资大。UPFC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次是基于我们柔性直流输电等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熟,且有舟山五端柔直工程的成功应用作为技术支撑。”

  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电网,其出线走廊很少,如果要增加线路,可能需要开挖电缆隧道。沈全荣进一步介绍,新建一条大约10千米的220千伏电缆隧道耗资约十亿元。若给双回线路直接安装潮流控制器,总投资则只需要约2亿元,相当于电缆隧道耗资的五分之一;另外UPFC技术具有杠杆撬动作用,注入一定向量的电压,可以撬动电网潮流的分布,具有3~5倍的潮流放大效应。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特高压、500千伏和220千伏的三级电磁环网,电网的潮流分布日趋复杂,而采用UPFC技术,既能在电力系统稳态方面实现潮流优化调节,合理控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最大限度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实现优化运行,又能在动态方面,通过快速无功吞吐,动态地支撑接入点的电压,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据了解,在长三角、西北等大部分区域电网均有进行潮流优化的迫切需求,因此UPFC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这项技术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电网潮流分配的根本性问题,是电力电子领域技术发展的革命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