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在无能为力中尽力而为 侧面指纹2018年翻盘机会在哪儿

在无能为力中尽力而为 侧面指纹2018年翻盘机会在哪儿

2017-12-18

回顾今年,众多手机厂商都相继发布了不少新机,但是在解锁方案的选择上,要么是正面指纹,要么背面指纹,或者再大胆一点儿地采用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共同的一点是,都极少采用侧面指纹识别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发布的机型中,只有寥寥几款选择的是侧面指纹,如索尼XZ1、XZ1Compact、XA1plus和中兴AxonM四款手机,除一直坚挺的支持侧面指纹的索尼外,国产手机只有中兴一款采用侧面指纹。侧面指纹在今年可以说是无比惨淡了。那么,侧面指纹为什么一直发展不起来呢?

在无能为力中尽力而为侧面指纹2018年翻盘机会在哪儿?

终端偏爱大众化选择侧面指纹在小众市场生死垂危

其实,侧面指纹自开始在手机上应用起,采用该方案的机型就寥寥无几。除了2015年发布的首款国产侧面指纹的努比亚Z9尊享版,以及其后的努比亚Z9Max精英版、荣耀7i、中兴V7MAX和索尼家族的旗舰三兄弟(XperiaZ5Campact、XperiaZ5、XperiaZ5Premium)等少数几款机型外,此后便难见踪迹。

作为首款应用侧面指纹的机型,努比亚Z9尊享版将指纹识别、电源按键和音量按键整合在一个按键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但由于当时侧面指纹识别技术尚不成熟,在用户体验方面表现平平,如识别率不高等,因此并无后续发展。此情形一直延续至今年,甚至越发惨淡,国产只有几款手机采用。

在今年手机全面屏趋势下,业界对于侧面指纹此前有过乐观估计,毕竟在全屏面设计中,正面指纹空间不足,背面指纹又太过雷同,屏下指纹技术发展又未成熟,而侧面指纹既不占正面空间又可作为差异化识别方式存在,恰当地迎合了全面屏发展潮流,手机在整体性上更加的完美,因此,还一度被认为有机会反转。

但事实胜于雄辩,下半年相继发布的全面屏新机中,没一款采用侧面指纹的。据业内人士表示原因在于,正面指纹模块集成了主要的交互操作,换上侧面指纹意味着操作方式需要重新设计。如在手机越发轻薄的当下,侧面指纹如集成在电源按键上,就必须将指纹识别模组做到尽可能的薄,加大了指纹模组供应商在工艺设计方面的要求。

1513385992853092415.png

其次,因指纹识别区域要保证一定的识别面积,细条状的侧面指纹在识别率要求也相应增加,需要点阵和算法来完善;另外,将指纹识别模块置于手机的侧面,也有可能妨碍手机的内部线路设计,进而影响到手机内部部分元器件的位置布局。因此,要严格保证该设计的稳定性,难度也不小。

事实上,起初侧面指纹识别技术问题难以攻克,多数指纹模组供应商也并未大规模推出相应的元器件因此各大手机厂商还是采用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那就是正面或背面指纹识别。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不少厂商声称已经解决了相关问题,技术问题已经不是应用的瓶颈所在,不少厂商都有侧面指纹方案提供,但是应用不多,不论在品牌市场还是白牌市场都不多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侧面指纹遇冷,可能是因为用户体验。

因为消费者其实已然习惯正面以及背面指纹识别,改变习惯并不容易。因此,不少终端厂商仍会选择大众化的指纹解决方案,侧面指纹属于极少部分的小众市场。

但在小众市场,侧面识别发展仍不乐观,终端需求不高,不少指纹芯片厂商在侧面指纹投入力度并不大,而且,对于今后侧面指纹的发展,他们也缺乏热情。

2018年侧面指纹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侧面识别明年还会有翻盘的机会吗?不少人或许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据笔者从业界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许多厂商对侧面指纹并不重视,就连已有侧面指纹方案的厂商对侧面指纹也开始不抱希望。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即使被认为有机会在全面屏潮流下重新发展起来的当下,人脸识别横空出世,成功截胡,引发业界对指纹消亡论的思考,也斩断了侧面指纹的本就渺茫的机会,而屏下指纹技术概念的提出转移了众多厂商研发热情,同时习惯使然,较之于侧面指纹,用户更习惯正面背面指纹识别解锁,侧面指纹推动者“势单力薄”。

可见,即使在识别方式多样而混乱的今年,侧面指纹仍无任何优势可言。不过否极泰来也未可知,据相关供应链人士透露,侧面指纹目前已经正在立项。虽然最终应用仍不会很多,但这也将为侧面指纹带来一丝生机。

总体而言,手机识别方式迭代至今,侧面指纹火不起来有着本身技术层面、消费者使用习惯以及推动者少等方面的因素,至于在未来,不占优势的侧面指纹识别或许更加难以进入消费者视野了,侧面指纹翻盘的机会也更加渺茫。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