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格芯大陆提告台积电垄断:一些不明与不言自明

格芯大陆提告台积电垄断:一些不明与不言自明

2018-03-12

e8adc20fcc9348fab30f41a0cdafc20b.jpg

继去年向欧盟投诉台积电操纵市场后,格芯最近在大陆再度向主管部门提起针对后者的反垄断调查,这信号值得关注。

肯定还是绕不开市场竞争。只是说,过去几年没有如此举动,而半年来两次发难,一定有博弈之外的新动向。

夸克观察到的局面是,代工业竞争正在加剧,一段时间依赖,台积电自身的危机感与系列冲刺可能加重了格芯们的生存压力。

台积电看上去非常强大,市占早就超过50%多年(这也是格芯发难的理由之一),但想再度大幅提升已很难。

它的规模确实一直在持续增长。只是,到了2017年,却大幅放缓。全年营收增幅仅3%。净利也是如此。2017年仅Q1净利同比明显提升(2016年Q1差),Q2至Q4三季都是下滑局面。其中Q2下滑超过7%,Q3下滑超过8%。Q4下滑虽不到1%,考虑到当季属旺季,已算比较被动局面了。

Q4净利不佳的秘密包括:1、苹果iPhoneX表现弱于预期,大陆市场智能机出货整体表现亦疲软;2、营收提升背后,台积电享受了比特币矿机出货疯狂,但拉低了毛利。

综合来说,2017年的台积电,虽维持了市占,甚至有明显提升,但内在其实相当被动。它建立在整个行业疲软基础上,只是凸显了地位。

而2018年,它不明的部分在于:苹果、高通们的表现可能继续走低,这既弱化营收,更影响利润。而给它营收带来许多增益的比特币矿机,由于全球大部分国家与地区尤其大陆开始从严监管,未来充满诸多不确定性。传导到挖矿环节,2018年矿机出货很可能出现大幅波动,从而影响财务面稳定性。

当然有其他许多领域的填充,尤其是物联网、高性能计算、汽车电子,甚至还有部分AI与5G的启动,可能会对冲掉部分风险,整体来说,营收与利润两层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利面。

2017年Q2以来,订单获取方面,台积电经历了一番激进过程。它的定位与技术路线,很可能进一步挤压了格芯的空间。

你能看到,格芯市占确实有明显下滑。它已从2017年11%落到9.4%。这个已连续巨亏多年的第二大代工巨头,虽有中东石油资本与美元支撑,仍承受着巨大压力。它急须走出过度依赖AMD等有限客户的局面。它的订单拓展欲望应该遭遇了这特定周期台积电的抑制。

2742a1476528421e94cc258a1f681afe.jpg

2017年,它撞到台积电的激进之年,后者还可能有其他因素。这一年是台积电诞生30周年。这人间一世,确实具有纪年意义。何况创始人张忠谋已经87岁,台积电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活动,邀请了全球诸多重磅人物参加仪式。会上,他宣布,2018年6月将正式卸任。

f2678472cafe4edca4f41cdf345666cb.jpg

这样的年份,台积电怎么可能容忍财务面出现过于惨淡的局面呢。

而2018年6月,张忠谋将正式卸任。它恰恰赶在Q2的最后时刻。为给创始人体面送行,同时为下一阶段壮行,现任两名CEO恐将全力冲刺。届时,我想,格芯们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吧。目前已是Q2开初时光,相信它一定感到了更大的压力。

更多因素还在于,2018年,台积电必定会冲刺7纳米制程的商业化。一个多月前,台积电总经理兼联合CEO魏哲家表示,台积电已有超过10个客户流片,Q1正是出货。2018年底还将有几十个客户采用7纳米。这有望提升它的毛利。三星不甘示弱。格芯虽也宣称会有行动,但未必能真正形成量产。

2017年,台积电10纳米工艺出货占销售净额10%,16至20纳米占25%,28纳米占23%。格芯远远不及,它甚至开始加大8英寸厂生产线产能。比如,它在大陆成都投建的工厂,虽号称要上马12寸的22nmFD-SOI生产线。但初期却将原来特许半导体新加坡折旧完毕的8英寸线搬来。固然,前代工艺依然有订单,有些产品毛利甚至不算差,但综合评估,它想靠这个走出亏损局面,几乎没有太大希望。

而且,台积电自身也在大陆南京推进12英寸工厂建设,未来几年,它一定会更加重视大陆订单。2017年,来自大陆的订单比例早就超过10%。

可以这么说,如果在中国拿不到更为可观的订单,格芯未来想全面对抗台积电,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新的竞争压力还有更多。尤其是台积电新的战略正在落地。30周年庆前,台积电已成立移动设备、高性能计算、物联网及汽车电子四大平台,这也是继2009年台积电推出所谓OIP(开放创新平台)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平台化战略。

台积电的优势在于,多年前,它就已走出芯片代工概念,过渡到方案、应用、场景的平台阶段,且具备虽不明言但已成军的IDM能力。它称得上全球IC领域最富活力的生态体系。

过去多年,多年来,格芯、联电、中芯,还包括已经杀入其中的三星与英特尔们,都想冲击它的地位,但是截至目前,它们全部加总,也不敌台积电一家市占。

市场当然有一定的修复机制。当竞争的压力沉重到绝望时,业外的手段一定会出现。反垄断还算合理的理由,就算没有太多实据,也可能延宕对手的节奏,或者矮化它的形象。而一些借助意识形态的泛政治化手段也开始流行起来。

举例来说,多年来,在IC领域,台湾地区一直跟随美国、欧洲落实着冷战的路径,对于中国大陆等地持续封锁核心技术,理论上保持所谓两代以上的工艺优势,但是最近几年,美日韩三国的巨头也多次将一些类似的意识形态逻辑复制到台湾地区企业身上。

我们认为,这既是行业内的格局重塑,过去同一阵营甚至同一生态体系的伙伴关系,正在打破,同时也是区域国家或地区之间政经层面的博弈。当美国再度祭起“美国优先”的策略,没有哪个区域的利益能真正得到保障。你能看到,本质上由美国技术与投资机构背后高度控制的博通收购高通一案,虽有资本的狂妄,但仍然受制于美国国家战略的左右。

格芯其实也是一个夹缝中的生存者。当初它脱胎于AMD制造部分,剥离本身就是与英特尔竞争不力的结局。而剥离给中东阿布扎比之后,尽管吸纳了新加坡特许、IBM以及其他许多技术等要素,它依然受制于美国市场。这导致它的运营团队几乎就是一个大杂烩,运营效率一定有问题。

当然,它也不可能完全忽视利用同样的策略去参与市场博弈。石油与美元以及美国技术之间,就是一种奇特的共谋与转化。而缺乏更多产业支撑的中东,涉入这个世界,一定有它的空洞化所在。

而格芯在中国大陆的落地,恐怕也会有类似的策略。过去它未曾在反垄断话题上对台积电发难,也许还有一丝顾忌:就是台积电毕竟是台湾地区企业,大陆对它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格芯过去在大陆没有生产基地,少了很多接触面,缺乏与本地之间的沟通。而今它的工厂正在落地,我想,资本与一国区域经济的搭帮,一定有共谋的生成,它的话语也必定会进一步呈现出积极修辞的风格。

当然,也别小看了台积电的意识形态思维。它的30年历程里,虽然波澜壮阔,堪称传奇,但是,无论早期还是眼下,其实它也不仅透支着台湾地区许多资源,也充分利用了它与美国之间的共谋,以及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复杂博弈,最终受益很多。你能从去年关于5纳米、3纳米工厂落脚地话题上能看出,台积电不是省油的灯。

当然,总还有一种心理无法消除。若你有心观察,全球IC代工业,真正做起来的,仍然主要在于华人世界。尽管有格芯,有三星,有英特尔,但我们确实内心认为,台积电、联电、中芯等更具独立的气质。而它们三家都诞生于华人之手。若要考察当初格芯收购的特许,其实它也是华人运营的成果。我们甚至判断,格芯成都厂初期之所谓以8寸线来耍,应该还是更多依赖华人。

这个领域必须守纪律,有边界,遵循独立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可持续,并且有富有经验的团队,进行非常精细化的运营,当然更要有成本优势。这个领域虽然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风险密集,但这种文化跟其他代工业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夸克确实还是更乐见台积电以及中国大陆企业的未来。未来多年,后者终归也会崛起。只是说,它会比别人有更多扭曲,更多悲情,代价也会更沉重。


最后,我们说,格芯针对台积电发难,固然也能反映台积电未来的危机一面,但格芯最后结局一定不会乐观。这个领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