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大陆半导体龙头企业中芯追赶台企为何那么辛苦

大陆半导体龙头企业中芯追赶台企为何那么辛苦

2018-05-24

5月21日,台湾“天下杂志”发文对大陆和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企业进行探讨。

中芯是仅次于台积电、格罗方德和联电的全球第四大专业晶圆代工厂。但据数据公司IC Insights在2017年的统计,前两名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中芯虽然排名第四,但市占率只有6%。

尤其是中芯还在28纳米苦苦挣扎时,台积电7纳米的芯片已于2017年4月开始试产。这意味着,台积电的技术已经至少遥遥领先中芯三代。

那么,自2000年建成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赔钱的中芯,为何走过了近20个年头,还是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仍然没有丝毫缩短,甚至渐行渐远?

高度竞争,无法靠当地市场扶植

“天下杂志”援引业内人士说法,对于中芯和台积电两家企业之间至少5年的差距,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方面,现已成气候的华为等大陆企业的第一桶金,都来自高度保护、且对技术要求较低的国内市场,待厚植实力之后,才出征海外。但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全球化,而且具有多数客户价格较不敏感的产业特性,这让中芯很难如法炮制。

“天下杂志”还用了近来大热的比特币举例。“尽管比特大陆等挖矿机晶片厂商清一色是中国公司,但作为本土企业中的领军者,中芯对于挖矿的商机却‘看得到,吃不到’,厂商的订单全部涌到了对岸的台积电。”

1527058143752013581.jpg

据台积电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有9%的营收来自挖矿,规模高达7.5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中芯一个季度的总营收金额。

台媒还称,中芯其实是想做这一块业务的,在中芯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分析师的追问,中芯技术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很希望做这一块业务”。

而对于中芯无法拿下比特币矿机业务的原因,台媒认为是中芯的制程技术完全跟不上挖矿需求。

“挖矿晶片对于运算效能要求极高,采用的都是28纳米以下的制程,但中芯的28纳米(高性能版)虽已号称量产,良率始终无法提升,自然得不到青睐。”

而现在,随着监管趋严,比特币市场火热不再,用28纳米制程挖矿已经逐渐没有太多的盈利空间,新一代的挖矿晶片现已迅速撤离,转而攻占16纳米以下制程,而台媒援引中芯高层说法称,因为在28纳米上消耗了过多的研发精力和时间,中芯把市场机会都错失掉了。

地方竞争,无法形成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天下杂志”还认为,中芯进步缓慢的背后有一定的体制原因。

“因为大陆幅员辽阔,在政府引导下发展半导体的产业政策,需要经历‘中央制定,地方执行’的过程,但地方政府之间有竞争,各省争相下发政策支持,动辄就建百亿资金需求的半导体场。比如中芯就在相隔千里的上海、北京各有两座12寸厂,深圳和天津各有两座8寸厂。这样一来,不但难以形成半导体产业集群,使管理变得复杂,而且会导致各地势力、各种背景的股东,各有各的意见、人马,从而演变成中芯内部派系斗争频繁的最坏结果,效益自然不佳。”

台媒还称,半导体的制造特别困难,必须有人愿意长时间地烧钱支持,但又不会常常干涉;此外,还需要领导者有非常强的个人能力,比如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

1527058143768087026.jpg

张忠谋

此外,“天下杂志”还说,在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下发后,大陆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在重点高校成立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在半导体国际研究方面,大陆学者的曝光度已大增。

在具体的产业方面,台媒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称,“大陆的半导体产产业仍处于草创阶段,与世界顶尖技术仍有差距”。

其中,技术门槛最低封测,大陆与国际领先技术之间的差距最小,三年前收购了新加坡星科金朋的江苏长电科技,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前三。

而在IC设计领域,华为旗下的海思,去年全年营收47亿美元,已成为全球第七大IC公司。台媒采访到的业内人士对海思的评价很高,认为麒麟芯片很先进,光是导入7纳米制程的时间点,就已经相当接近世界最领先的高通。

而中芯主攻的晶圆代工,是几个半导体领域中技术门槛最高的,“但中芯追赶台积电,追得很辛苦,但获利仍然微薄”。(观察者网)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