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全球医疗健康生态正在迎来转变,未来医疗电子会向哪几个方向发展?

全球医疗健康生态正在迎来转变,未来医疗电子会向哪几个方向发展?

2019-04-07

  当医疗成本不断攀升,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高,社会各界对医疗健康行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老龄化时代到来,让人们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t01c5b64942f2d08a69.jpg

  目前,全球医疗健康生态都处在发生巨变的前夜,高科技驱动的健康工具和创新模式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变革大致可归类为五大变革趋势:

  趋势一 科技创新支持医疗模式从“集中化”向“分散化”转变

  全球医疗服务模式正发生巨大变革,医疗服务场景正在从大型医院、社区医院、家庭医生、药店逐步过渡到居家,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受更为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在医疗服务市场较为成熟的欧美,业内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向居家。

  数字化远程医疗的普及和创新检测、监测技术的革新,正在赋能基层医疗和普通百姓,真正助力实现分散化医疗模式。各种科技产物也不断涌现:

  1. 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检测产品

  直接面对消费者(DTC,direct-to-consumer)的检测产品,让用户能直接线上购买、在家采样后快递到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目前这个行业里不但拥有活跃的初创公司,诊断业大公司LabCorp和Quest也在开始进入。

  2.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不再只是可以记步数和提示指标异常的工具,很多都已经直接用于医疗诊断。

  3 .智能手机辅助的即时检测

  智能手机辅助的即时检测(POCT, point-of-care testing)逐步走进家庭和基层。低成本、广普及、轻便易操作的智能手机结合AI数据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即时检测解决方案,并覆盖多个医学领域。

  4. 远程医疗平台

  远程医疗平台让用户实现居家在线就诊。对于病况复杂的患者,线上第二医疗平台可以在几天之内帮助他们联系到全球顶尖的医疗专家进行在线问诊。

  5. 生命健康管理全链条平台

  业内部分公司尝试通过自主研发的居家健康监测设备,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居家生活健康方案。

  趋势二 医健产业生态圈加速推广分散化医疗模式

  医疗健康生态圈中的其他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支付者和个体消费者等多方,也在积极推进这场医疗健康产业的变革。

  1. 政府监管部门

  医疗健康行业各项解决方案的应用与推广都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支持。全球医药监管“晴雨表”——美国FDA,正在促使整个领域向 “监管下的数字化医疗(regulated digital health)”转变。

  2. 支付方

  通过科技来推动的分散化医疗解决方案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便利,更是在大幅降低医疗成本。欧美以商业医保公司和国家医保为主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已经开始将远程医疗项目纳入医保目录,以此解决患者支付问题。

  趋势三 精准医疗逐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治疗

  精准医疗并不是一个全新理念。人们在数百年中一直追求根据个体情况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但直到近年,科学水平和医疗模式的进步发展才逐渐让我们能将有科学依据的个体化解决方案融入主流医疗健康。

  1. 癌症领域

  在癌症领域,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研究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随着靶向药物和伴随诊断的开发与普及,根据患者个体肿瘤变异特质选择靶向药,已成为重要的癌症治疗方式之一。

  2. 慢性疾病领域

  在慢性代谢疾病领域,数字化医疗、健康大数据和个体化医疗的结合,正在塑造“专为患者设计”的全新慢病管理模式。

  趋势四 主动预防取代被动治疗

  随着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和个体消费者更主动关注健康风险和疾病预防,医疗健康服务的工作重心也正在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向“以预防为中心”。并且,健康风险早发现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健康,还能有效控制医疗成本。

  1. 医疗级即时检测(POCT)有效帮助疾病早筛

  无创无痛的疾病筛查检测技术正帮助人们实现预防各类疾病风险。有数据显示,便捷的居家医疗级检测可有效提高筛查依从性。

  2. 可穿戴设备和数字化健康工具引导用户主动管理健康

  随着产品功能不断升级,可穿戴设备和数字化健康工具正在从过去的消遣玩具逐步转型为科学有效的健康设备,它们不仅得到了医疗专业人士的认可,由商业保险和政府主导的健康计划也正在通过这些工具去引导用户主动关注健康风险管理。

  趋势五 真实世界大数据中的新发现助力医学研究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开发和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可以收集大量和人体健康相关的真实世界数据(RWD,real-world data)。这些信息结合到由AI驱动的大数据分析中,可以为整个生命科学产业带来变革。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