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即将关门!这家“中国芯”倒下前,也曾许下宏愿

即将关门!这家“中国芯”倒下前,也曾许下宏愿

2019-04-20
关键词: 中兴 芯片 英特尔 ARM

当笔者落笔写下这篇推送时,猛然发现,今天这个日子未免太过特殊——

3年前的今天(2016年4月19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419讲话”)。在这次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不仅提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并号召科技界和企业界“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还系统、科学地论述了要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对如何辩证地看待“关起门来另起炉灶”和“站在巨人肩膀上开放创新”这两种观点给出了清晰的指引。

1年前的今天(2018年4月16日),美国一纸禁令,让中兴通讯这样的一家市值千亿的行业巨头瞬间休克,“中兴禁芯事件”一下子成为全国上下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可以说,中兴事件让全国人民知道了芯片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它就是总书记所说的“核心技术”、“最大命门”。

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笔者收到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

靴子落地,华芯通半导体,这家曾许下宏愿,要在ARM架构服务器芯片闯出一片天的国产芯片公司,要从国内市场做起、从巨人(英特尔)口中夺食一杯羹的国产服务器芯片品牌,经多方爆料证实即将关门清算。

在此之前,华芯通原董事长欧阳武、前CEO汪凯已经双双离职。

像是一个未完待续的励志故事:依靠ARM生态生产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去做一根针,刺破英特尔在服务器芯片的垄断……只不过,在逐梦中国芯的征程上,华芯通半路退赛,黯然离场。

半途而废,令人惋惜和痛心

尽管早有心理建设,但笔者仍觉惋惜和痛心。

说惋惜,是对华芯通付出过的努力而惋惜。2018年11月27日,华芯通还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构国产通用服务器芯片“昇龙4800 ”(StarDragon 4800) 正式开始量产。在发布会后的媒体专访中,时任华芯通CEO汪凯(目前已离职)还亲口跟笔者说,首批昇龙4800的出货量为“数千片”。这一切,恍如昨日。

wx_article_20190419095549_AR2JEP.jpg

2018年11月27日,华芯通在北京为昇龙4800举行发布会,时任华芯通CEO汪凯一手持芯片,一手捧晶圆面露喜色。

说痛心,是替华芯通没走完的路而痛心。华芯通做芯片选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线,技术上背靠的是几年前对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充满信心的美国高通公司。有人在昇龙4800上看到了高通Centriq 2400系列(二者都是兼容ARMv8架构的48核处理器芯片、均采用10nm封装)的影子,就大呼华芯通发布的是“马甲芯片”。细想,在初期阶段,在中美敏感的贸易关系下,能够把源技术引进来、吸收掉有什么可厚非的呢?

对于下一代芯片产品(昇龙2代,计划2020年实现量产),华芯通也有着相当清晰的规划:更加注重跟国内市场需求结合,比如将更加注重面向边缘计算的需求,而非一味追求性能提升。

如今看来,昇龙2代是不可能再有的了。

话说回来,华芯通去年11月发布昇龙芯片,市场的反响还是很积极的,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云、华东电脑、创新科等一众云服务提供商、基础设施集成商都有潜力成为其客户。

而且,华芯通对自己的市场定位也很清晰:首先服务于一些互联网企业、国内存储厂家和政务应用三大类用户,给那些在能耗、性价比方面有要求的用户提供国产替代解决方案。其实,这三大类用户的服务器芯片用量,足可占整个市场的半壁江山。华芯通选择从这里撕开口子,也可看出当时其具有一定的野心。

那么,为何仅仅才时隔不过半年,华芯通就走到了穷途末路?这背后,到底有哪些“蹊跷”的原因?

做芯片不易,憾英特尔更难

说起来,华芯通的隐患,早在高通2018年5月被曝将砍掉ARM服务器芯片业务之时便已生出端倪。

彼时,盛传高通迫于应对博通的恶意收购,不得不“压缩非核心产品领域的开支”,战略放弃追逐数年但仍未能遂愿的ARM服务器芯片。但高通当时言行不一,一边裁减公司的相关团队,一边在中国继续声援华芯通,声援ARM服务器芯片。

2018年数博会期间,高通公司总裁克里斯蒂亚诺·阿蒙现身贵州省政府与高通公司共同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为华芯通ARM服务器芯片站台。“高通将保证华芯通拥有足够资源快速实现实质性突破。” 阿蒙在会上表示。图为阿蒙(左)、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右)答记者问。

不过,当时的风评是,即便高通真的砍掉ARM服务器项目,对华芯通而言也未必是坏事。华芯通如果能够继承高通在ARM服务器芯片上的衣钵,将相应的芯片技术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然后研发团队迎头跟上,后期发展应该不成问题。

且不论华芯通是否如外界所说那样“管理上存在问题”,上述观点其实忽视了一个很大的因素,芯片的迭代。

芯片(特别是通用芯片)只有在不断的迭代之中,才能逐渐打磨成经得起市场锤炼的优秀产品。而要迭代,两大因素缺一不可,一是核心技术,二是持续资金支持。

即便对于高通而言,ARM服务器都是一个需要长期投资来博取潜在回报的项目。那么当高通在美国砍掉ARM服务器芯片业务之时,就意味着,高通不愿再多投一分钱在这个项目上。

资金的压力瞬间转嫁给华芯通的另一个股东——贵州省政府,即便高通也是其股东之一。可以想象的是,仅仅才推出第一代的昇龙,其产品表现不可能如市场成熟产品那样稳定可靠,它的成长还需要不断地试错、反馈。所以即便华芯通推出了芯片产品,但它所能带来的造血能力非常有限。

一家企业的倒下,往往背景复杂、因素多样。但华芯通拿着一手好牌(政策上背靠政府+技术上背靠高通)居然也仅仅昙花一现,背后的原因恐怕就不能单纯从企业倒下的角度来分析。笔者认为,华芯通的关门再次印证了,做芯片,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华芯通选的是服务器芯片。涉足这个领域,就等于向巨人叫板。因为英特尔已经把服务器芯片99%的市场份额纳入囊中。并且,x86架构的服务器芯片,早已经证实了其在服务器复杂计算中的性能、均衡性等优势。可以说,英特尔和x86架构芯片,已经使得服务器芯片有些针扎不投水泼不进了。

wx_article_20190419095549_KF7aqZ.jpg

Intel is an empire

做芯片本身已属不易,更何况要在英特尔的优势领域“掘进”。华芯通的倒下,既是“做芯片不是做PPT”的一个明证,也为芯片公司在“憾英特尔难”面前留下一座墓碑。

华芯通“不通”,不代表ARM路线不通

在华芯通公司关门的靴子落地前的这段时间里,有个别自媒体把对华芯通的质疑归结为“路线问题”,甚至极端地将在ARM开源架构基础上做国产芯片放在自主研发的对立面,认为只有另起炉灶,才能真正发展中国芯。

习总书记在419讲话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持这种思维的人,是没有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

何况,高通乃至华芯通的败退,并非意味着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失败。

放眼国际,ARM服务器阵营一直有进有出。从2013年至2015年担任英特尔总裁的Renee James就是ARM阵营新的拥趸。他所领导的安培计算公司(Ampere)不仅得到了私募的支持,还计划今年推出一款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

wx_article_20190419095549_Ta9upI.jpg

安培公司由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提供资金

此外,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公司亚马逊,也在押宝ARM架构服务器芯片,2015年,AWS收购了芯片开发商Annapurna Labs,并在去年AWS的年度盛会AWS re:Invent 2018上推出了基于ARM架构的Graviton处理器。在AWS看来,“它们能提供更便宜的计算”。

在国内,华为海思与飞腾也在ARM阵营经营多年,并在立足党政军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空间更大的商业市场。

而事实上,近几年来ARM服务器生态正在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在国际上,在专为ARM生态系统开发软件的开源协作工程组织“Linaro”的推动下,在国内,在工信部指导下的“绿色计算产业联盟”的组织下,以ARM为主的一系列开放芯片技术的生态建设和应用推广正在形成。

更重要的是,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对ARM服务器感兴趣。毕竟从总拥有成本(TCO)的角度,ARM服务器在一些领域相比x86服务器更有优势。

结合行业形势的演进,现在看来,ARM生态反而是最有机会向x86发起挑战的。ARM服务器虽然目前在总体性能上不如x86,但如果拼能效比、拼并发性、拼数据中心强调的TCO,在特定场景下ARM服务器还是有机会抗衡x86的。

反观我国,国产通用芯片中,无论是采用MIPS架构的龙芯、ALPHA架构的申威,还是ARM架构的飞腾和华为海思,都无法与英特尔的x86架构芯片数十年来所建立起的应用生态相抗衡(海光芯片是x86架构,不在讨论之列)。也就是说,在通用CPU领域,国产CPU要突破的不仅仅是设计壁垒,还有生态壁垒,要拼软硬件的整体投入能力。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华芯通的关门,虽然谈不上是对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的一次打击,但绝对是我国ARM生态建设的一个损失。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