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AI医疗到底是现实还是虚妄

AI医疗到底是现实还是虚妄

2019-08-21
关键词: AI 智能医疗

  技术专家们曾经承诺,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ML)将彻底改变医疗保健行业的面貌。具体应用有望简化工作流程并减少人为错误、加速药物研发、协助手术操作,同时带来更好的计费与编码方法。然而,根据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医疗保健是一个数字成熟度落后周期达十年的行业。面对如此消极的背景,AI技术的结合究竟只是一个空洞的承诺,还是真正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的现实?

  技术专家承诺称,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ML)将彻底改变医疗保健行业的面貌。在网络上搜索“医疗保健中的人工智能(AI)”,我们将得到近10亿条结果。似乎每一位医疗保健行业专家都对如何彻底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提出了意见——从药物开发到临床决策支持系统(DSS)皆有涵盖。AI/ML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前景似乎无穷无尽,但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拨乱反正的态度着眼于具体用例,探讨这些思路是否真能应用于未来实践。

  从发现到研究再到最终生产,将药物推向市场的整个过程往往需要经过10到15年,平均费用约为26亿美元。虽然只有14%的候选药物能够进入测试阶段并获得FDA的批准,但药物研发企业与制药厂已经在AI方面投入巨资,希望更快地发现新的药物化合物、减少错误计算,从而获得更高的成功率。这一领域的增长也将继续保持旺盛的态势。

  ICD-11即将到来。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8年6月公布了最新的国际疾病分类清单(ICD-11),并于2019年5月向各成员国提交了这份清单。该清单中包含的条目量达到ICD-10的四倍,计划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其中包含1万份ICD-10修订提案要。面对这样庞大的条目数字,人类根本不可能对其进行正确的解释与编码。

  根据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公布的数据,当ICD-10于2015年10月正式实施时,其条目数量由之前的1万3千条(ICD-9-CM)增长至6万8千条(ICD-10-CM)。虽然一部分医疗机构开始早期应用并引入某种形式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或者ML技术,但大多数医疗机构仍然单纯依靠人类进行条目编码。

  下载.jpg

  这通常会导致解释提供者在进行注释时引发错误,特别是在处理唯一代码与修饰语时。举例来说,“被火鸡啄伤”编码为ICD-10 code W61.43,而“被大鸡啄伤”的编码为code W61.43,人类编码人员极易把二者混淆起来。在提供者输入自己的注释之后,AI/ML将能够更好地确定正确编码并提供建议赔付理由。

  随着ICD-11编码数量的不断增加,AI/ML已经成为协助编码员转录备注,以及向付款者提供验证编码的必要前提。

  虽然ICD-11将以用户友好度更高的电子版本形式发布,但电子病历记录(EHR)供应商仍将投入大量开发资源,以确保最终用户能够使用正确的编码。通过引入AI/ML技术,系统将能够扫描提供方的注释,确定正确的编码,并验证修饰语部分。目前还不确定是否所有机构都能广泛采用AI技术进行编码与计费,但对于那些希望以更准确的方式对疾病进行分类的医疗机构而言,现在无疑是引入AI的绝佳时机。

  Pega在最近一项调查中发现,有52%的患者对医生利用AI做出医疗保健决策的作法感到满意,29%的患者对付款方使用AI技术的作法感到满意。这个结论可能让不少朋友大吃一惊。利用人工智能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这怎么可能是假的?这不正是我们研究AI的目标所在吗?

  实际情况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目前的人工智能或者机器还无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且坦率地讲,即使是拥有最复杂的算法、数十亿个复杂数据点以及完美的编程,现有技术方法仍然无法像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以及合格的实践团队那样能力合作完成治疗过程。

  但好消息是,AI/ML确实能够在患者预后阶段发挥关键作用。通过从实践管理(PM)与健康信息系统(HIS)中收集到的患者数据,现有临床决策支持与规则引擎确实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建议。此外,分析测试结果、X光片、CT扫描影像以及数据输入等重复性任务都是当前程序化介入工作的主要方向。例如,心脏病学与放射学就是两个需要分析大量数据的专业,这往往给技术人员带来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负担。心脏病专家与放射科医师现在可以利用AI/ML读取测试结果并发现其中的趋势,同时配合人类间的交流确定治疗方法,并与患者沟通以提供维持健康所必需的护理与支持计划。

  数据管理、虚拟助手、人脸识别、手术机器人——这份关于在医疗保健领域以有意义且可行方式采用AI/ML技术的方法清单一直在不断扩展。虽然我们还无法完全确定更适合在何时采取何种应用方式,但对于整体融合趋势,我们抱有非常确定的态度。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