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狭路相逢,华为与BAT赋能“造车”有何不同

狭路相逢,华为与BAT赋能“造车”有何不同

2019-10-29
关键词: 华为 芯片 硬件 器件

早在几年前,就有消息爆料称华为要入局造车。就在近日召开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华为布局许久的“汽车局”也正式浮出水面。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大会之上宣布了华为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详细的介绍了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来最为详细的规划和布局的阐述。他表示:“华为不造车,未来要成为增量部件的供应商。”

“不造车”的华为如何帮企业“造好车”?

既然华为宣称自己“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从何说起?

根据徐直军的介绍,华为布局未来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以及智能通信等方面,具体做法为:

1、打造以华为昇腾芯片为基础,加上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以及自动驾驶云服务的MDC智能驾驶平台。通过平台建立广泛生态,开放合作,促进整个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

2、基于华为麒麟芯片加上鸿蒙操作系统,结合智能终端硬件生态、软件生态、应用生态,打造智能座舱平台,最终构建起智能座舱生态,希望未来的智能座舱硬件可以更换,应用不断更新,软件也可以不断升级。

3、打造VDC智能电动平台,通过开发一款MCU打造整车控制操作系统,并将其开放给所有汽车开发商,不断提升用户差异化体验,共同完善差异化的整车控制。同时,充分利用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器件一致性,降低电动化成本,解决充电、电驱、电池管理成本与性能问题。

4、通过4G、5G、V2X的技术,做到车路协同、车车连接。通过云服务实现对所有连接车辆进行有效管理,构建全车连接生态。

总结来说,华为将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以及相关的云服务,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合作伙伴“造好”车,造“好车”。

华为赋能“造车”路跟BAT有哪些区别?

事实上,业界对巨头“跨界造车”早已屡见不鲜。在华为之前,百度、阿里、腾讯也早早踏入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战场,后来者华为与他们相比有哪些区别?

之所以会选择这四家公司来对比,主要是这四家企业不像长城、吉利、广汽等传统车企,都不属于造车科班出身,但在国内一众科技企业里都是赋能“造车”的佼佼者,并且在软硬件层面上都具备了不俗的实力。

在四家企业里,百度的“造车”野心最明显,也是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领军玩家,它也是唯一一家已经拿出亮眼的“造车”成果并公诸于世。在2017年,李彦宏就坐在了智能汽车上进行测试,还开上了五环,引起了北京交警的关注。百度还公布了Apollo(阿波罗)计划,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开发者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此外,百度还跟金龙客车合作推出了无人驾驶小巴,跟北汽、江淮、奇瑞等车企也多有合作,在芯片、传感器、整车架构等多个方面布局。

相比之下,阿里跟腾讯的“造车”路更加的低调。在技术层面,有达摩院在背后支撑的阿里,更加专注于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行人检测、自动驾驶车辆检测等高精技术研发,相关消息透露显示,阿里团队已经进行了智能汽车常态化路测,并具备了在开放路段测试的能力。

而腾讯则更倾注于智能汽车服务方面,在环境感知、模拟仿真平台、高精度地图、数据云服务平台、车载微信以及5G车路协同等领域,腾讯已经推出多款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目前,腾讯智能汽车实验室也获得了深圳市政府颁发的首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虽然华为比BAT稍晚才入局智能汽车领域,但其智能网联汽车战略也非常清晰明确。从企业属性上看,BAT都是互联网大厂出身,在车载软件、车用,而华为则是依靠通讯设备起家,入局智能汽车领域,更注重智能网联汽车中的“网联”二字。

笔者认为,从华为智能网联汽车战略中,可以看出华为的几个发展方向:

1、华为要帮助企业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可以通过搭载鸿蒙OS成为华为全场景应用生态中的一部分,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与外界进行互动,实现车路协同、车车连接等目的;

2、华为要打造的智能驾驶平台与百度Apollo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取平台开放的方式,跟广大的部件提供商、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生态,而不是孤军奋战。这样做的优势也很明显,进一步打破智能汽车产业上中下游的技术壁垒,实现产业生态互联互通;

3、华为坚持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车载电子设备的研发以及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的应用,也意味着华为的智能网联汽车战略会坚持以自研技术为基底,再往上推动整个智能网联汽车生态的完善。

迟到但不缺席,巨头“跨界造车”为哪般?

根据徐直军的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对人类社会、对汽车产业、对人的出行带来了五个巨大的改变:

1、智能汽车会类似智能手机一样,将成为持续价值创造的平台;

2、未来社会是拥有车与出行服务相结合;

3、手机的硬件生态与应用生态带入到智能座舱里面;

4、智能网联汽车应该是一种分布式网络+域控制器的架构;

5、汽车的安全观念要从传统走向可信。

从徐直军的话里不难发现,“造车”绝不是打造一个普通的整车单品这么简单。智能网联汽车还承载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出行服务等使命,作为新型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能有效加强车、路、人之间的协同合作,已经逐渐成为成为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华为以及BAT来说,通过加码布局汽车产业,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智能化生态建设,实现海量数据互联互通,这或许才是他们“造车”的终极目标。

中国早已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随着国内通信、互联网巨头的入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价值将会得到更高提升。但“跨界造车”的行为,绝不仅仅是有“烧钱”就能成功,狭路相逢的百度、阿里、腾讯以及华为,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