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5G会是撬动远程医疗技术发展的关键点吗

5G会是撬动远程医疗技术发展的关键点吗

2020-02-08
来源:电子发烧友
关键词: 远程医疗 5G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速度故事之中,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交付令人惊叹。除了11天建成一所3.39万平方米医院的效率,火神山周边快速生长起来的5G基站也让这场战役多了几分光亮。作为世界首家全面使用5G网络的医院,火神山在华为与运营商的助力下,完成了“远程会诊平台”的系统安装与交付,使远程医疗在本次疫情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应用。

  异地专家远程诊疗提高患者医治效率、5G VR重症监护室减少医生与病患的直接接触、5G云检测提升病毒筛查效率……远程医疗在实时视频、医疗档案共享等方面均提出了高要求,而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等特性恰好满足了远程医疗各项重要场景的技术标准。

  目前,中国已完成一二线城市的5G网络覆盖工作。此次疫情对远程医疗应用的爆发式需求也再次凸显了5G在医疗、物联网方面的强大支撑功能。如果在C端迟迟看不到5G的突破性应用,那么,5G会是撬动远程医疗发展的支点吗?

  佩戴着医疗传感器的患者在家将生理数据传送给医护人员、身处偏远乡村也能获得城市重点医院的照料、国内外专家远程手术指导……原本令人向往的远程医疗想象正在落地。美国达科塔州的虚拟医院Avera E-Care是一家以网络为基础的远程医疗机构,如今已启动5G网络,为加护病房,急诊室等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

  包括市中心与偏远的农村地区,Avera E-Care利用电话与互联网为美国30个州的450多家诊所和医院提供服务。5G的连接与延迟速率几乎只有4G的百分之一,对于Avera E-Care这样提供紧急救助的远程医疗机构来说,网络升级即代表着质的转变。

  o4YBAF46ejqASg9mAASTDBz5Veo365.png

  5G的低延迟使超高质量视频通信和即时性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2019年年底,意大利外科技术的权威教授Palazzini在5G网络的支持下,通过虚拟现实护目镜完成了一场沉浸式4K远程手术。手术室配备包括360度超高清设备在内的三个联播摄像机,使原本不在场的Palazzini教授得以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并在手术过程中与现场医疗团队进行实时交互。

  Palazzini教授在手术过程中能够选择并放大重要的画面细节,为手术过程提供监督。全球三万多名外科医生通过直播观看了这场手术,TIM的首席创新与合作伙伴官Elisabetta Romano说:“外科手术领域正在出现新的机会,患者与整个医疗科学领域将会受益。”

  5G网络特性加上人工智能、医疗物联网,以及未来的机器人技术,正在医疗保健领域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虽然远程医疗并非因5G网络诞生,但不可置否,远程会诊及手术、应急救援、移动医护等医疗场景正在随着5G时代的到来而铺开。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凸显了城乡医疗资源分布矛盾与紧急调度难题,也给了5G与远程医疗一次出力表现的机会。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等5G特性与多个远程医疗场景相互应用、推动发展。5G网络的可移动性突破了传统远程会诊的有线连接桎梏、其高速率则让4K/8K医学影像得以及时共享。另外,高清毫秒级延迟让远程超声检查与远程手术的实施成为可能。

  2019年初,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基于5G网络开展了远程医疗研究,在远程超声诊断演示中,医生通过摄像头及程序数据传输,操控机械臂对远方患者开展超声检查,实现了远程与近端超声诊断质量的高度一致。既然低时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医院缺少优秀的超声医生的资源问题,也就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实施远程手术操控和指导。

  201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4月,同样在5G网络的支持下,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心外科专家郭惠明远程指导了一场心脏微创手术;6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田伟院长给远在烟台和嘉兴的两位患者做了一对二的远程手术,再一次凭借5G网络与远程技术实现高质量医疗与人才资源的下沉。

  除此之外,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移动紧急救援、医疗物联网都是5G在远程医疗中的积极应用。医疗设备、可穿戴设备与5G网络相连,为持续的远程患者监控与医疗记录管理等提供了新的可能。应急的个案和试验众多。中国缺少像Avera E-Care这样的专业,定位清晰的远程医疗机构,让现有的综合医疗机构从事远程医疗,只能是偶尔为之。

  美国医学会2019年11月通过了一项主张在美国落后地区扩大宽带和无线网络的接入的政策,其原因正是低质量的互联网络阻碍了新兴数字医疗服务(例如远程医疗)的可用性。远程医疗对网络质量的要求是双向的,如今,中国5G网络大面积铺设仍限于一二线城市,针对偏远地区的远程诊疗工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疾病越严重,需要进行的监测越频繁,产生的数据就越多。2017年,中国和日本的呼吸系统专家应邀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关于肺功能衰竭的远程医疗会议,但一份12 GB的病历数据从上午8点到下午7点都未能成功发送。由于医疗应用场景众多,特定场景下的政策机制、行业的业务流程、伦理边界等也均有待制定与完善。一项新的技术在全面推出并应用之前,需要提供一套确切的实施安全与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监管方式。

  虽然已经诞生了40多年,但今天的远程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5G网络给远程医疗带来了起跳的契机,但何时能跳、跳多远,仍是一个由众多不确定因素制约的结果。其中关键是,中国是否会有专业的远程医疗服务机构创新出现,未来10年,也许这会成为一个创新的方向。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