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出口管制升级加断供威胁,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

出口管制升级加断供威胁,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

2020-05-19
来源:智能制造网

    芯片虽小,但价值巨大。不管是过去的手机、电脑还是如今的自动驾驶5G手机,不少制造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芯片加持。基于此,一直以来芯片产业都是各国竞争和布局的焦点。

    对于我国来说,芯片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方面作为制造大国本就对芯片有巨大需求;另一方面随着5G、自动驾驶等新基建的发展,也是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对高性能芯片的依赖。

    不过,由于一直以来我国芯片产业本身就薄弱,再加上近来国外对我国相关企业的不断施压,目前我国芯片需求的满足并不尽如人意。在此背景下,实现芯片国产化崛起已经刻不容缓。

    我国芯片供应链遭遇困境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芯片市场规模在6400亿元左右,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但我国芯片市场的本土占有度却不高,由于本身技术的薄弱,市场基本被美、日、欧、韩等国企业所占据。

    其中,美国企业在我国市场的话语权无疑巨大。基于此,我国包括华为等对芯片拥有较大需求的企业,都离不开与美国芯片厂商的合作。然而去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出台却打破了这一美好局面,让我国企业发展陷入缺“芯”困境之中。

    去年早些时候,美国将华为列入到实体清单之中,禁止对其出口芯片。期间,虽然禁令一再延迟,但对于华为的限制却并未松缓。今年5月份,美国再度出台新计划,表示要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研造芯片,这使得华为迎来重大芯片断供危机。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积极拉拢英特尔、台积电等在美建厂,进一步阻断华为与两者间的合作联系。为应对眼前危机,华为只能从台积电紧急囤货,据悉近日已经向后者采购了大量5nm和7nm芯片,用于满足下一代旗舰手机和5G基站处理器的生产。

    而未来,相关研究人员也表示,华为或将从三星、意法半导体等其他芯片制造商购买芯片,以此削弱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不过,这些措施都只能够缓解一时之需,并非长久之策。长远来看,加速芯片的国产化崛起和突围才是重中之重。

    压力倒逼芯片国产化加速

    而就在华为遭受美国断供威胁的同时,我国本土最为重要的芯片厂商——中芯国际,也被曝出可能获得150亿元注资。这既被视为是大陆芯片制造的关键补位,同时也被视为芯片国产片进程提速的重要表现。

    在此之前,作为中国大陆芯片代工第一人,中芯科技已经在2019年下半年顺利量产了14nm工艺,同时其先进制程也在加速迭代,12nm也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今年3月,中芯科技又首次公开了N+1、N+2代工艺的情况,透露进展良好。

    与此同时,年初的时候中芯科技还被报道替代台积电获华为海思14nm工艺芯片部分订单,4月初,华为荣耀某机型也被曝搭载的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封装。这些消息都表明,国产芯片正在加速崛起,其商业化量产已经初步得以实现。

    5月6日,中芯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将谋求科创板上市,这让我们更加期待未来国产芯片的加速突围。不过,就现实来看,国产芯片依然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比如当前能够生产7nm和5nm的除了台积电只有三星,我国企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追赶。

    未来破局需关注三大方面

    那么,我国芯片企业要如何追赶并超车呢?

    首先,实现技术、人才、市场的突围无疑非常重要。目前,在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如此的原因一方面是专业人才储备不够,人才流失和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国产资本对本土芯片企业的态度和热情不高。在此背景下,加速三方面的突围很重要。

    其次,则要充分利用科创板等“芯”平台。2019年6月,我国科创板已经正式开板,这一平台的出现不仅引燃了国产芯片的产业投资,加强了资本对于国产芯片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给了本土芯片企业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是国产芯片打破“卡脖子”局面的一大利器。

    最后,还要积极利用上5G和AI上的优势。目前,全球对于5G和AI芯片的生态建设都非常重视,而在这两方面布局上,所有国家都是探索者,大家起点一致、起跑相同,这意味着我国芯片厂商拥有公平竞争机会。再加上我国在5G和AI上的优势,国产芯片崛起机会倍增。

    综上所述,虽然历史基础薄弱、国际形势研究,我国本土企业企业要想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容易,但各种利好因素的出现也意味着我们并非毫无机会。未来,只要做到了以上三方面的发展,笔者相信,属于国产芯片辉煌的一天终将到来。不信,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