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业界动态 > 年中前沿科技大盘点

年中前沿科技大盘点

2020-08-13
来源: 射频百花潭

       2020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也是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应用逐渐商用的一年。商业航天喜讯不断、量子技术未来可期、硅光“热”成为新常态,种种新技术成为大众口中“网红”词汇。今天小K也带大家把这几位“网红”新技术简单盘点下:

    01  航天市场还可以更热吗?

  截至6月23号,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并顺利入轨,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太空集结完毕。

  伴随着当前众多低轨宽带通信星座计划的发布,国际太空市场沸沸扬扬,异常火爆。

  Elon Mask的全球星链计划(Starlink)以及一箭60星技术,将帮助他在2020年底或将拥有1600颗卫星,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公司。

  把目光投向国内,新基建的“卫星互联网”,是现在行业关注的热点。

  作为支撑“卫星互联网”的低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将有效的弥补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之处,真正的实现天地网络一体化,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相比传统卫星通信,由“卫星互联网”商业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挑战,行业需要从规模、成本、交付时间、用户体验等各方面考虑卫星、地面信关站和用户终端的研制和生产。

微信图片_20200813134534.jpg

 

  02 量子技术的未来

  是德科技在2020年一直在量子计算领域继续前行。2020年3月,是德科技收购了麻省理工(MIT)下的专注于量子计算的初创企业Labber, 并对其进行了整合。在今年Keysight World前沿研究的讲台上,您将看到原Labber 研发经理,现Keysight 量子事业部研发经理Simon Gustavsson亲自讲解量子计算的体系结构。

  量子计算被视作未来挑战通用计算机算力极限的重要技术。量子计算具有革新计算的潜力,可以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今,研究人员已经使用数十个量子比特实施了原理证明算法,但是随着量子处理器规模的扩大,控制所需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将会增加。在本演讲中,Simon将讨论与设计,制造,调试和控制量子器件有关的要求和挑战。

  是德科技的量子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包括一个可扩展的高性能量子比特控制系统。

  该系统与 Labber 软件配合,可以完成仪器控制、信号生成、量子位校准和器件测试等任务。通过结合使用这些解决方案,客户可以在当前新兴的量子平台上准确、高效地实施量子算法。

  

  03HOT硅光

  硅光,即采用激光束代替电子信号传输数据,将光学器件与电子元件整合在一个独立的微芯片中,在硅片上用光取代铜线作为信息传导介质,以提升芯片与芯片间的连接速度。

  光模块架构主要由光源、调制器、光纤/波导、探测器等几部分组成,传统工艺需要依次封装电芯片、光芯片、透镜、对准组件、光纤端面等器件,最终实现将调制器、接收器以及无源光学器件等高度集成。

  相比传统分立式器件,硅光技术下的光模块基于 CMOS 制造工艺,在硅基底上利用蚀刻工艺可以快速加工,使得体积大幅减小,材料成本、芯片成本、封装成本进一步优化,同时,硅光技术可以通过晶圆测试等方法进行批量测试,测试效率显著提升。

  硅基光优势:

  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小且传输带宽高,可得到超快速率和高抗干扰特性传输信号

  利用已有的微电子技术在大规模 CMOS 集成、低能耗、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在硅芯片上集成光传输通道的工艺难度相对较低

  以硅材料为衬底,实现硅光,电,其他材料(主要指 III-V)等的 CMOS 集成

  虽然看起来硅光产业化的进程和传统光模块几乎齐头并进,硅光器件目前在整个传输市场上其实只占据了 10% 的份额,它面临的最大竞争依然来自于传统的 InP和 GaAs 分立和集成器件/模块,传统产品由于技术路线比较成熟,市场化时间较长,应用也更普及,所以市场规模也远远大于硅光市场。

  硅光的前路漫漫,还需要依赖于 CMOS 兼容工艺,实现大量生产制造,分摊成本,最终在晶圆级制造,封装和测试技术上有竞争力,成为“后摩尔时代”的领军技术力量。

  Keysight World 2020前沿研究的讲台邀请到重庆联合微电子中心技术总监冯俊波博士,他的演讲摘要如下:硅基光电子技术由于其和微子兼容的生态体系,可以紧密与微电子结合,这也是硅基光电子技术强大生命力的来源。通过与微电子结合获得源源不断的应用需求和技术革新。微电子技术一方面推动了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但由CMOS技术是一种大规模生产制备技术,巨额的设备及研发投入,巨大的产能给硅基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尤其在硅基光电子技术发展的初期,小的市场份额(与微电子相比)很难与CMOS工艺相匹配,突出的表现就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硅基光电子芯片研发和生产平台。此次,冯博士将介绍硅基光电子技术发和工艺平台的现状,分析其难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介绍CUMEC开放平台及最新技术进展。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