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苹果为什么默默的屏蔽了北斗?

苹果为什么默默的屏蔽了北斗?

2020-08-28
来源:芯通社

  近日,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一个热门话题在网上发酵开来:苹果到底有没有用上北斗导航系统?这个用是与不是回答的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缺乏充分的证据,而导致众网友正反方各执一词,争论得喋喋不休。

  今天,EDN就想综合性地分析下,苹果到底支不支持北斗?如果不支持的话,那背后的原因又到底是什么?

  事情的来龙去脉

  据报道,8月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北斗三号星座组网已经完成,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已经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然而苹果除外。

  冉承其的说法被不少媒体视为苹果不合作的“北斗官方盖章”,在主流智能手机的定位服务参数页面上,也确实可以看出苹果和其他手机品牌的显著不同。

  国产品牌中,华为P40在定位方面支持GPS,A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QZSS,NavIC;OPPO和小米新机型则明确支持GPS,北斗,Glonass,Galileo。外国品牌中,三星S10+也写明支持GPS,Glonass,北斗,Galileo。

  华为P40明确标注支持北斗

  然而在大多数手机品牌都详细列出支持的卫星定位系统的情况下,苹果对定位服务的描述则含糊其辞。在苹果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从iPhone 8到最新的iPhone 11系列,都只有“内置GPS/GNSS”的描述。

  也就是说,iPhone确实没有公开明确支持北斗。

  iPhone 11参数页面

  然而,这个描述并不意味着苹果屏蔽了北斗,问题就出在GNSS上。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简称,在世界范围内,被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GNSS核心供应商共有4个,北斗正是其中之一(另外三家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盟主导的伽利略)。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用到了GNSS,就等于用到了北斗定位系统,不展开一一说明自己支持的定位系统也可能只是苹果一贯长话短说的风格而已。在这种暧昧不清的情况下,苹果的回应就成了破案的关键。

  8月6日,苹果终于第一次官方回应了北斗定位系统的问题。苹果官方回复《环球时报》称,“iPhone11定位系统确实用到了来自北斗卫星的数据”。

  随着这则声明的发出,推理也宣告结束:苹果没有屏蔽北斗,iPhone确实使用了北斗数据。

  苹果手机硬件软件均支持北斗

  在“苹果未公开支持北斗”这件事上,也有人质疑过,是不是苹果的硬件不行?

  在苹果手机里,负责卫星定位的GNSS模块独立于CPU,被集成在高通或英特尔基带芯片里。实现定位功能时,由基带芯片接收卫星定位信息计算出位置数据后,再发送给CPU芯片进行处理。

  iPhone主板,GNSS模块独立于CPU,图片来源见水印

  所以,只要确认高通和英特尔的基带芯片支持北斗,就可以确认iPhone支持北斗。

  就高通而言,所有4G LTE基带都支持包括北斗在内的GNSS定位系统。就英特尔而言,iPhone 11用到的XMM7660,iPhone XS用到的XMM7560,iPhone X用到的XMM7480,也都明确表示支持GNSS,支持北斗。

  因此iPhone用北斗,硬件是绝对达标的。

  在软件方面,由于四大GNSS系统之间已经开展了频段和数据格式的兼容共用协调,智能手机并不需要为新生的北斗定位系统做复杂的改动,可以轻易使用。

  在软件硬件均达标的情况下,iPhone是否在刻意屏蔽北斗?

  有消息称,“iPhone确实曾经刻意屏蔽,但不是‘私仇’。

  ”在北斗未完成组网时,信号覆盖范围不够广,还存在与主流导航系统频点不相近、码速率差距大等问题,北斗就这样成了导航系统家族中‘难上手’的新人。曾有苹果内部员工透露,在苹果官方文档中曾提到iPhone使用北斗信号有性能问题,因此苹果便屏蔽了北斗信号。“

  当真是性能问题?这又是多少年前的资料?EDN小编对此不表示认同。

  倘若说在北斗发展的早期,由于发射的卫星数量有限而导致信号质量不佳,尚且情有可原。但是在北斗发展到如今,已形成对其他定位系统构成明显的技术优势,并且在软硬件方面均已全部支持的情况下,还拿这个说事,就不合乎逻辑了。北斗接收机设计这样小小的问题对于苹果来说根本不构成挑战,不然怎么会唯独苹果不予以支持?

  因此,如果说iPhone不支持北斗,那背后的原因就只有一个,就是”没打算支持“。那么,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

  iPhone不支持北斗,或因为法律因素

  有知乎网友@狗狗 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指出,iPhone系列目前为止都不支持北斗,是一个产品逻辑和法律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美国要求在其境内接收外国系统(也就是GPS除外)信号的卫星定位接收机每一台都去申请执照,就像电台执照一样。有例外,比如伽利略系统整体申请了对这条规则的豁免,格洛纳斯系统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普遍没有制造商遵守这条法规。但是无论如何,北斗没有申请豁免。这跟你的设备在哪里发售无关,只要你的设备可以被物理携带到美国,那么就要受到这条限制。安卓阵营的通用做法是在gnss模块的驱动里加入地理围栏,设备一旦到了美国,北斗信号就会被自动屏蔽。苹果显然认为在部分地区人为屏蔽削弱一个本应该全球可用的系统不符合他们的产品逻辑,所以直接没有提供北斗的支持。你能想象苹果产品页面标注支持北斗,但是美国境内除外么?

  事实上这种事情苹果干过一次了。以iPhone 6s为例,发售之初上文伽利略系统的豁免还没有申请下来,所以苹果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支持伽利略系统。这个豁免正式生效是在2018年11月。随后苹果推出了一版更新,在全球范围内加入了伽利略系统的支持。所以现在你再去看6s的规格表,里面是包含了伽利略的。北斗将来的路线应该是一样的。又或者苹果改变主意,选择像安卓生态这边一样加入地理围栏。

  那么,有网友@米泡泡 就来反驳了,”苹果显然认为在部分地区人为屏蔽削弱一个本应该全球可用的系统不符合他们的产品逻辑“,我倒是觉得苹果不同地区开放的软硬件功能不一样非常符合苹果的逻辑或者说是几乎所有设备厂商的逻辑。

  所以esim国内有么?itunes商店国内有么?FaceTime语音通话国内有么?callkit国内有么?aw的ECG功能国内有么?是不是因为这些功能因为某些原因国内用不了所以全球苹果都给阉割掉了?

  以及你怎么解释三星,诺基亚HMD,一加,华硕ROG等厂商的美国官网的手机产品规格里面明确写着支持BDS或者Beidou的。

  综合来看,EDN小编对@狗狗 的说法表示认同。下面再来看一条新的证据。

  上面有说iPhone定位系统用到来自北斗卫星的数据,并不代表就全面支持。实际上EDN小编用同事的iPhone X下载了某款定位app,就发现可以看到北斗卫星的轨迹。而在Android系列手机上却可以通过下载GPStest这样的app,而明确看到卫星的分布情况。

  作为这款app的开发人员,Sean Barbeau在”Why Galileo is not seen in United States?“一文中就谈到了类似的情况。

  他表示,早在2016年10月,甚至在伽利略正式开始运营之前,欧洲用户就开始看到伽利略卫星。他以为在美国在自己的设备上也能看到伽利略卫星,但却没有这种运气。而随着伽利略开始提供早期运营能力(EOC)后,他在手机上却仍然没有看到伽利略。

  起初,他只是认为美国版手机看不到伽利略卫星而已。后来事情水落石出,他在手机运行GPSTest的情况下,从欧洲飞往美国时,在欧洲可以看到伽利略卫星,但是越过美国领土后,伽利略卫星就消失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指出,美国用户无法在GPSTest中看到伽利略卫星,不是由于任何设备或卫星技术的限制,而是由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法规限制。

  美国联邦法规电子法规(eCFR)第47篇?第I章?第B小章?第25部分?第B小部分?第25.131节?(j)中指出:

  与非美国许可空间站一起运行的仅接收地球站应提交FCC表格312,申请许可或进行修改后,才能运行该站。

  显然,移动设备被认为是”仅接收地球站“,而伽利略卫星则是”非美国“许可的空间站。因此,在将伽利略系统用于美国之前,欧盟必须获得在美国运营此类电台的许可,或要求获得豁免,才能免除该政策……

  然后,EDN小编在谷歌上确实搜索到了美国FCC于2018年批准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的新闻稿,而在北斗方面的消息则是根本搜不到。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苹果至少在美国是不支持北斗的。而苹果在全球均不支持北斗,或许只是走统一的产品路线的原因。

  总结

  综上,短期来看,尤其是当下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包括即将发布的iPhone 12,苹果手机在美国很有可能继续不支持北斗技术——从近期美军与美国卫星通信公司Ligado在美国5G商用频谱争夺事件上也能窥见一斑。但是随着中国用户出现这样的强烈呼声,EDN小编认为,iPhone 12还是有可能采用类似上述的地理围栏技术,而在中国地区开放对北斗支持的。而对于其他版本iPhone对北斗的支持情况,也可能只要等新系统出来后更新下即可。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