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增程5G毫米波诞生:诺基亚+高通创造出5G毫米波传输新世界纪录

增程5G毫米波诞生:诺基亚+高通创造出5G毫米波传输新世界纪录

2021-06-23
来源:21ic
关键词: 5G 毫米波 诺基亚 高通

毫米波一般指波长1~10 mm、频率30~300 GHz的电磁波。在毫米波频段可以构建高达800 MHz的超大带宽通信系统,通信速率高达10 Gbit/s,可以满足ITU对于5G通信系统的要求。毫米波已经成为3GPP 5G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球主要是美国使用毫米波,而中国和其它各国,主要使用 Sub-6频段。至于为什么美国要独树一帜,原因在于厘米波被军方使用了,美国只有毫米波可用。当然与厘米波相比,毫米波最大的劣势是容易衰减,也就是传输距离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普通的厘米波情况下,5G基本间隔在500M-1KM左右,而使用毫米波的话,5G基站则需要在150-300M左右。

另外由于频率高,特别容易受到干扰,一片树叶,下雨、下雪都有可能影响信号。所以很多人一直嘲笑美国的毫米波技术,特别是国内的一些网友,总是瞧不起毫米波。

但如果毫米波克服了传输距离的问题后,实际上与厘米波相比,更有优势,那就是频谱无限,足够大家用,另外就方向性好,速度快,所以一直以来,各大厂商们就一直在研究怎么让毫米波的信号传得更远。

诺基亚高通技术公司和Uscellular日前宣布,三方在商用网络下,利用增程5G毫米波解决方案,在超过10千米的通信距离实现了毫米波覆盖的世界纪录。此项里程碑为在美国在农村等更广泛地区提供具有超大容量和低时延的增程5G网络服务铺平了道路。

60c4c21c6fd0d.jpg

本次外场测试在内布拉斯加州格兰德岛上的UScellular的商用网络下完成,基于28GHz(n261)频段,利用了诺基亚AirScale毫米波无线基站。上述三家企业在多个地点针对不同场景进行联合测试,分别测量了通信距离、上下行吞吐量和时延。

此项里程碑式成果开创了10千米的通信距离世界纪录,平均下行速度约为1Gbps,上行速度接近57Mbps。此外,在通信距离超过11千米处还实现了约750Mbps的下行速度*。

对于诺基亚和高通而言,这项技术也可以帮助两家厂商有效提升各行业竞争力。像是诺基亚就因为这项技术与美国第五大运营商UScellular达成合作协议,未来诺基亚将为UScellular公司提供通信设备,进而增强UScellular公司24GHz和28GHz频段的5G毫米波功能。

而高通北美总裁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这项技术的成功产出,意味着高通处在了推动下一代无线连接的最前沿。

据悉,高通会将这项项技术融入到产品中,通过与终端厂商合作,为更多用户带来便利。简单来讲,就是该技术会成为高通骁龙芯片的又一大卖点,有望帮助高通抢夺联发科芯片市场。

在毫米波的技术研发上,高通可以说是倾其所有、不遗余力。众所周知,毫米波作为高频电波,在集众多优势为一身的前提下,也存在着一些难度系数很高的技术问题。这还不是高通第一次对5G毫米波完成增程实验。不久前,高通就联合爱立信等几家通信企业,基于搭载了高通骁龙 X55 5G基带及射频系统和高通QTM527毫米波天线模组的5G户外CPE,将5G毫米波固定无线接入(FWA)扩展到了7公里距离,并且还是保持平均下行链路持续速度约为1 Gbps,平均上行链路持续速度约为55 Mbps的前提之下。

今天5G的到来,它将开辟一片新的蓝海,就是对企业、对行业,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画像。如果在5G没来之前我们搞智慧城市,那时是窄带互联,只能把那些盲哑设备、看不到的设备挖掘连接起来,但是由于5G的到来,不仅让这些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还能实现可控可管理,这就是5G带来的重大变化。所以我们会真正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每天更多的劳动对象是那些网络空间里拷贝的我们,孪生的我们,虚拟的我们,当然不光是人,还有物车、仓库、楼宇等等。

伴随着5G到来,行业应用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呈现出差异化、垂直化、个性化的特征。这时会出现一些咨询公司为不同的行业、企业画像,以后人、物、车、仓库都会在网络空间里有一个拷贝的你,而那个网络空间的自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呈现,我们把它叫做数字孪生,所以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跟数字打交道的时代。这场由5G带来的,颠覆传统互联网应用的革命,有人把它叫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变过程。

通信产业各方对于毫米波产业路线还不明晰,对于毫米波产业信心不足。究其原因,一是目前的5G刚刚部署,未出现杀手级应用,毫米波部署缺少业务需求的推动。二是对于毫米波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的定位和毫米波系统产业发展方面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导致行业对毫米波产业规模的预期有分歧。三是目前国内毫米波产业链比较薄弱,短期内设备和终端无法满足部署需求,产业链还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




文章最后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