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脸书要改名!开启“元宇宙”?扎克伯格一心打造的“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脸书要改名!开启“元宇宙”?扎克伯格一心打造的“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2021-10-30
来源:祺印说信安
关键词: 脸书 元宇宙

  脸书改名打造元宇宙

  据外媒报道,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计划在10月28日(当地时间)公司年会“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讨论更名事宜,以展示公司将业务重点放在“元宇宙”(metaverse)方面的决心。

  脸书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积极倡导打造“元宇宙”。他7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脸书将在数年内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变成一家元宇宙公司”。

  报道称,新名字目前在公司内部仍高度保密,即使高级领导层也不知晓。重新命名后,这款“脸书”应用程序可能会成为其母公司旗下的众多产品之一。

  扎克伯格要建设的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目前尚无公认定义,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脸书认为,元宇宙是虚拟互联体验的新阶段,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创造更强的“虚拟存在”,令在线互动更接近真实互动体验。有媒体认为其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虚实相融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使用不同设备在虚拟环境中移动和交流的网络世界。

  元宇宙(Metaverse)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 (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 中描述。其英文前缀Meta指超级的、大的,后缀verse和宇宙(universe)相同,即另一个世界,小说中描述了元宇宙——一个多人在线的虚拟世界,现实世界的人以一个自定义的身份在其中活动。电脑绘制的虚拟世界灯火辉煌,数百万人在中央大街穿行。

  牛津词典将其定义为一个虚拟现实(VR)空间,用户可在其中与电脑生成的环境以及其他人交互。

  目前,主流定义强调元宇宙是一个网络化的虚拟现实。人们表现为自己设计的“化身”,从事世俗的和非凡的活动,像在游戏中一样,人们居住并控制着在空间中移动的角色。通过科技,元宇宙的用户可以创建新的宇宙和文明。同时,元宇宙也被称为“互联网3.0”或“后互联网时代”,意味着虚拟世界即将成为现实世界的“平行宇宙”。数据、数字物品、内容以及IP都可以在元宇宙通行,元宇宙不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而是一个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且互补的世界。人们在基础设施完善的虚拟世界中,可以和现实物理世界一样,全方位实现身份认同、货币交易、社区归属感到职业发展等个人和社会需求。

  为构建理想中的元宇宙,2014年,Facebook收购VR厂商Oculus,正式入局元宇宙领域。2019年夏天,Facebook宣布专门成立了一个“元宇宙”团队。9月,Facebook宣布2年内为元宇宙合作伙伴投资5000万美元,并把主管AR和VR项目的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提升为首席技术官。10月,Facebook宣布为其VR平台Horizon Worlds推出1000万美元创作者基金,近期还宣布计划未来5年内在欧洲招聘10,000名员工,以帮助构建元宇宙。

  Facebook已有上万名雇员致力于打造虚拟现实技术的消费者设备,如AR眼镜。在扎克伯格看来,这些设备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Facebook的现实实验室业务(Reality Labs),包含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成果;其Quest虚拟现实头盔正在获得更多关注,Ray-Ban智能眼镜也于9月推出,这是该公司增强现实的早期产品之一。

  Facebook一篇博客表示:“元宇宙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及全新创意的驱动力,我们宣布五年内在欧盟创造10000个高技能工作岗位。”博文称,“欧盟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一流大学等许多优势,至关重要的是,还有高质量的人才。”

  根据Facebook的公告,今后5年内其计划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爱尔兰等欧盟内各国进行招募。其两位高管在博客中表示,Facebook是“面向下一个计算平台构筑之旅的开始”、“在线交流更接近于面对面的交流”。

  外媒称,Facebook在现阶段加大力度投注元宇宙,主要是“重塑公司声誉、重新定位Facebook在下一代互联网浪潮中充当的角色。”

  (扎克伯格参加2016年全球移动大会,参与者都戴着脸书公司旗下的虚拟现实眼镜。图片来源于网络)

  站在元宇宙入口的科技巨头们

  从技术层面看,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尤以AR、VR等交互技术和硬件设备成为进入“元宇宙”的关键。虽然依旧充满科幻感,但在2021这个元宇宙元年,一些科技巨头们已经参与到元宇宙中。

  ·Alphabet:从最近收购的消费电子产品和健身公司Fitbit到智能家居公司Nest,Alphabet拥有一批让人们与互联网相连的硬件业务;Waymo自动驾驶业务和医疗保健业务等高风险投资正拉近公司与现实世界的距离。

  ·亚马逊:该公司利润最丰厚的云计算部门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或将推动元宇宙的体验;已经流行于美国家庭的Echo硬件和Alexa虚拟助手也可能在帮助人们浏览元宇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微软:它拥有Xbox和深受玩家喜爱的虚拟世界Minecraft。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今年5月称,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版元宇宙”;通过旗下的智能眼镜HoloLens、云端服务平台Azure Cloud等产品,将数字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

  ·苹果公司:苹果对于AR领域也已经布局多年。早在2015年3月,苹果就收购了德国AR技术公司Metaio。随后几年,又不断收购FaceShift公司、Emotient、Flyby Media等相关领域公司。苹果的产品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生态体系,只要消费者愿意留在苹果生态圈里,该公司的硬件和软件优势很可能成为它在元宇宙中的竞争优势。

  ·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8月,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并将向数百万新用户开放。

  ·日本VR开发商Hashilus:今年8月开放“元宇宙”浏览器“Mecha Bath”,允许用户直接从网络浏览器进入一个有大量实时在线参与者的虚拟空间。

  ·日本社交巨头GREE:8月初,GREE对外宣布,将以子公司REALITY为中心,开展元宇宙业务。预计到2024年将投资100亿日元(约5.9亿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一亿以上的用户。REALITY也强调与其他元宇宙的差异化路线。

  相比Facebook的元宇宙,REALITY看重日本动漫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坚持二次元的美术风格。凭借GREE在游戏和媒体领域的经验和技术,REALITY在提供元宇宙平台的同时,也提供元宇宙内容。

  ·Epic Games:“元宇宙”游戏《堡垒之夜》的制作公司美国Epic Games表示,已筹集10亿美元资金,将用于开发“元宇宙”相关产品。

  ·Roblox:2021年3月,“元宇宙第一股”美国游戏公司Roblox上市,引发“元宇宙”热潮。Roblox是一款在国外青少年中极受欢迎的沙盒游戏,玩家可在其云平台上自由开发各种小游戏,这种“开放生态”是其被视为“元宇宙”概念股的主要原因。招股书中,Roblox列出了平台具有通向元宇宙的8个关键特征: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浸感)、 Anywhere(随地)、Variety(多样性)、 Low Friction(低延迟)、 Economy(经济)、 Civility(文明)。具体包括:将拥有一个全新的、任意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无关;当参与元宇宙世界时,可以沉浸在其中,忽略外界;一个合格的元宇宙需要在整个空间范围上进行时间统一,不能让人感到延迟;在元宇宙中,将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世界;没有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元宇宙等。

  政府也关注元宇宙

  除了科技巨头关注,元宇宙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青睐。

  5月18日,韩国科学技术和信息通信部发起成立了“元宇宙联盟”,该联盟包括现代、SK集团、LG集团等200多家韩国本土企业和组织,其目标是打造国家级增强现实平台,并在未来向社会提供公共虚拟服务;8月31日,韩国财政部发布2022年预算,计划斥资2000万美元用于元宇宙平台开发。

  7月1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关于虚拟空间行业未来可能性与课题的调查报告》。该调查由经济产业省委托毕马威日本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实施,对日本虚拟空间行业的现状和亟需解决的课题进行了总结。

  报告中还对元宇宙作了暂时定义,称其为“在一个虚拟空间内,由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各种领域的服务和内容”。虽然日本政府暂时还未把元宇宙作为一种确定的商业形式,不过已经摩拳擦掌,计划完善法律与发展方针,试图在全球虚拟空间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结语

  2021年成为“元宇宙”元年,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技术层面的进步助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来渐少,以数字手段的联系却在增多。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留存和交互的时间越多,对虚拟世界的需求越大。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5G、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多家公司都推出了消费级VR头显设备,戴上它们玩沉浸式游戏、在线虚拟社交均已实现。但无论是技术水平、内容供给还是用户体验,都仍在初级阶段。有媒体称,长远来看,“元宇宙”或会催生人类的现实生活向虚拟世界迁移,人类将成为现实与数字的“两栖物种”。但任何新技术落地都会伴随着未知风险,我们也须做好准备应对随着其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电子技术图片.pn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