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测试测量 > 业界动态 > Molex莫仕发布关于可穿戴诊断设备现状和 医疗监测未来的全球调研结果

Molex莫仕发布关于可穿戴诊断设备现状和 医疗监测未来的全球调研结果

2022-09-29
来源:Molex莫仕

· 61%的受访者表示,患者和消费者是可穿戴诊断设备的最主要倡导者,而47%的受访者表示,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正在大力推广可穿戴诊断设备的应用

· 医疗用途的监管审批是能否采用的首要障碍,此外还需要通过现有的健康追踪器获得更有效的数据

· 设计方面的五大挑战:成本、耐用性、动力、小型化和数据采集

· 能量收集有望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动力,但需要投入时间和创新

伊利诺伊州莱尔 - 2022年9月29日 - 全球电子行业领导者和连接创新者Molex莫仕公布了一项针对设计工程行业从业者的全球调研结果,以确定影响可穿戴诊断设备发展的市场驱动因素。可穿戴诊断设备使患者、护理人员和消费者能够对健康状况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受访者表示,消费者对于运动和健身、健康和医疗监测应用方面的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和创新抱有很高的期望。调研结果还确定了在监管、技术和采用等方面必须清除的障碍,以推动健康、健身和医疗监测方面的可穿戴设备的改进,使其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Molex莫仕全球医疗总监Tyson Masar表示:“随着医疗设备公司和技术创新者努力将行业颠覆性产品推向市场,整个可穿戴诊断设备领域正在实现融合。新兴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从早期设备设计概念到大规模商业化之间的每一个阶段,设计工程师都必须了解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做决策的影响。”

Molex莫仕和Avnet委托Dimensional Research在2022年8月进行可穿戴诊断设备:医疗监测未来的全球调研,对603名负责可穿戴诊断设备的工程设计的符合条件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询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了解产品的采用进度和日益增长的倡导者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对阻碍产品交付的挑战和折中方案进行评估。

宣传力度和接受程度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倡导者鼓励使用可穿戴诊断设备,其中以患者和消费者(61%)、医生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47%),以及家庭看护者(44%)为首。不出所料,保险公司、一些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以及医疗技术人员仍然对此持犹豫或反对态度。

然而,设计工程师表示,在未来五年内,消费者可望直接采用支持肥胖控制(61%)、姿势感知与矫正(59%)、呼吸疾病检测(51%)、生殖健康监测(50%)和传染病监测(49%)的设备。预计将在五年内推出的新型医疗可穿戴设备包括糖尿病追踪设备、睡眠监测设备、步态分析设备、电脑断层扫描移动设备、基因异常和视力减退侦测设备。

持续存在的设计挑战

尽管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但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指出了设计方面存在的挑战,例如消费者对易用性的期望(42%)、对简易用户界面和完整记录的需求(41%)、非受控的家庭护理环境中的设计难点(40%),以及监管批准流程的复杂性(34%)。阻碍设计过程的领域还包括成本(38%)、耐用性(37%)、动力(35%)、小型化(33%)、数据收集(30%)和连接性(30%)。事实上,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连接限制影响了当前收集相关资料以跟踪和分析健康状况的能力。

根据受访者的反馈,在设计更小型的可穿戴设备方面存在五大障碍,包括传感组件的小型化(40%)和硬件(如连接器)的小型化(39%),以及动力管理(32%)、信号质量(29%)和热管理(22%)。受访者提及最多的前三项材料创新包括生物兼容性、新型材料已发布的功能和可靠性数据,以及在现实环境中的“磨损测试”模拟。

能量收集引起关注

总体而言,受访者对收集患者的能量(如体温、出汗、心跳、运动等)来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动力的潜力持乐观态度。虽然受访者承认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创新,但是认为运动(49%)、体温(35%)和出汗(13%)是最可行的能量收集来源。

合作有望推动全球创新

63%的受访者表示,行业、政府和学术团体之间的紧密合作有望推动可穿戴诊断设备实现最大的创新。尽管,近四分之三来自中国的受访者认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很高,但英国(52%)、法国(57%)和德国(59%)受访者的回馈结果与美国(61%)的受访者更为接近。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