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中国电信欲借“黑莓”杀出重围

中国电信欲借“黑莓”杀出重围

2009-08-31
作者:来源: 华夏时报(北京)

   

图依次为iPhone、黑莓以及oPhone

 

   就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亮出了自己的终端杀手锏后,一直被外界猜测难以拿出与oPhone、iPhone相匹敌产品的中国电信终于有了回应。近日,天翼移动终端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马武表示,中国电信将加强与加拿大RIM公司和美国Palm公司这样的智能手机厂商合作。这是中国电信方面首次明确将引进RIM Blackberry(黑莓)和Palm Treo。

专家称,终端平台在3G时代的运营商竞争中将更加重要,在移动手机业务上尚处于追随者的中国电信更需“借力”出击,在智能手机的蓝海中占得先机。

 

黑莓是挑战的武器

 

    黑莓对于中国电信来说是相当理想的选择。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关雪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像iPhone、黑莓这样的手机,最大特点就是提供了包括运营、收费、项目提供、软件运用等在内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借助这样的终端杀入市场,是最为简单、便捷且效果看好的竞争方式。而且有报道称,黑莓手机多年来都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争夺的热点,在国际市场上,iPhone、黑莓和Android三者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难分上下。中国电信此次宣布携手黑莓,无疑是直接将劲敌拉到了oPhone、iPhone的面前,将三家运营商的终端之战升级,并加大了自己胜算的砝码。

 

   “搭建终端平台是运营商一大最重要的任务,用户是在手机终端这个平台上展开和体验,没有好的终端,再好的应用也体现不出来。”资深电信专家马继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认为,在移动手机业务上,原先擅长固网的中国电信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追逐者和挑战者,终端是其挑战的武器。

 

    具体来看,oPhone的优势是中国移动在2G时代积累的庞大客户基础,iPhone则是倚重时尚潮流的鲜明风格,以及在年轻消费群中有一大批忠实追随者,而黑莓在国际上成功的最重要原则是“极端”针对高级白领和企业人士的商务需求,是名副其实的高端定位。据悉,中国电信此次宣布与国外的智能手机厂商合作,也是意在联合打造属于中国3G的EVDO明星产品,黑莓的特点无疑有助于中国电信打开3G高端市场。

 

    不过,关雪峰认为,如何将黑莓模式成功在中国复制,还需中国电信在终端本土化上下一番工夫。从iPhone的情况就可见一斑。有分析称,在中国移动消费市场,用户每月的平均账单为60元人民币,而iPhone手机的目标是300元,而且iPhone仍然有一些使用英语的应用软件,提高了用户的门槛。此外,中国移动的客户将能够通过其账户直接支付“移动商城”下载的费用,而iPhone的用户必须用信用卡支付,这些都增加了中国联通服务的成本。目前中国电信引入的黑莓运营模式还未公布,但iPhone遇到的问题也有可能成为黑莓面临的挑战。

 

终端背后的更大挑战

 

   “目前三家的标志性手机终端还不存在鸿沟性的差异,很难说未来谁更胜一筹。”关雪峰认为,虽然中国电信在终端上以黑莓为利器,但由于发展历史等各种原因,中国电信在移动手机业务上的基础最差,需要补的功课也最多。其中,“放号”是一大考验。

 

    今年8月末,中国电信与11家CDMA终端厂商成立了“CDMA/GSM双模终端产业联盟”,而GSM网络是中国移动和联通的2G网络。马继华认为,中国电信要想让用户转网换号,的确太难了,毕竟很多用户的手机号码已经像“户口本”一样,被很多相关业务与服务绑定,运营商也难以将其分隔。中国电信积极推动双网双待手机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以此来回避换号的难题。

 

   “如果中国电信的3G网络真好,那这种双模会达到借力的目的,但也不是长久之计,中国电信应该走自己的路,不要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关雪峰告诉记者,眼下的市场也有很多对中国电信极为有利的因素。中国移动和联通在新增用户量的拓展上已经趋于饱和,只能更多地集中于增值服务的竞争;而中国电信在新增用户上还有很大潜力。而且,各家运营商的基站、网络都尚在建设完善中,对于如何更好地拓展3G,国内还没有确定的、最优的业务模式出现。

 

   “说到底,智能终端只是一个载体,在短期促销上会起到作用,而且,如果未来有新的革命性的终端产生,运营商有可能还会转移平台。”关雪峰认为,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最终要回归本质业务。由于手机终端的流量毕竟还是要受带宽限制,如果中国电信能将固网和移动网做一个完美的嫁接和融合,一个座机号码其实也是个手机号来用,将会由此诞生一个新的“核心业务模式”,而这也可能成为未来三大运营商的竞争点。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