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创业者的福音:做硬件不再那么难了

创业者的福音:做硬件不再那么难了

2015-05-07

       在科技界,硬件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硬件初创公司总是依赖众筹网站筹集资金,生产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现在,很多孵化器、供应链与资金链方面的专家都开始帮助初创公司解决这些问题了,硅谷又刮起了硬件热潮。

  一提起生产硬件的硅谷初创公司(这里说的硬件当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而不是一个应用或者网站)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Kickstarter上一个专为新硬件筹集资金的众筹运动。但众筹并不永远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多年以来,整个科技界的硬件公司都过得很不容易,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都被硬塞进了一种一刀切的商业模式。最大的障碍往往最先到来:任何想要生产硬件的初创公司都必须先提高知名度,扩大规模,还要有大把的资金。

  现在这些都不成问题了。过去两年里,从孵化器到供应链领域的专家和顾问都站出来帮助小公司的产品上架了。

  “这种方法的有很强的灵活性。”PCH Access副总裁David Austin说。PCH Access是设计和制造公司PCH International一个关注初创的子公司。“在现在这个时代,初创公司能创造出极具美感又高度实用的东西。

  最近一个寻求这种帮助的公司是GoTenna,由Daniela和Jorge Perdomo姐弟成立,有七名成员。这家纽约公司制造了一种能随时随地建立私人无线网络的设备,即使没有信号也能发送短信。

  产品投放市场之际,GoTenna决定不用Kickstarter或者Indiegogo这些众筹网站,也不用所谓的硬件孵化器,说白了就是个提供帮助从而换股权的创业企业实验室。他们也没有在中国生产产品,因为想要避免交流方面的障碍。

  一位非常了解墨西哥制造商的顾问找到了能为他们制作设备雏形并最终生产成品的制造商。

  GoTenna的CEO Daniela Perdomo说一开始投资者告诉她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预算之下制造出产品是不可能的。人们都告诉他们这不可能,但她的顾问和制造商伙伴帮助GoTenna完成了原型制造和测试。公司计划今年夏天开始发售产品。

  GoTenna抓住了好时机,现在在硅谷很流行做硬件,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智能手表,联网的恒温器还是与计算机连接的咖啡杯。根据市场研究公司PitchBook的数据,去年互联网相关的硬件设备方面的风投达到了14.8亿美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76%。

  硬件初创公司发现自己不用再去中国生产产品,也不用再走多年来Pebble和苹果都没能免俗的老路。

  Elaine Chen说:“人们渐渐意识到离岸外包并不适合所有公司。”她曾是Rethink Robotics的工程负责人,也是MIT斯隆管理学院的老师。

  无论公司大小,硬件都是噩梦

  科技界普遍觉得硬件太难搞了,确实是这样,过去几年里有几家知名公司就在这里碰了钉子,因为它们没能克服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困难。

  2013年6月,Kreyos智能手表在Indiegogo的众筹网站上筹集了150万美元,而它的产品却远没能达到预期,很快它和中国制造商的合作就黄了,一年后公司就倒闭了。

   “软件不够好,你还能更新它。”Dragon Innovation的CEO Scott Miller说,这家公司帮助了包括Pebble在内的一些公司管理和扩大生产。“但如果是硬件,它没法做什么改变,一旦你发了货,你只能希望它运行良 好,不会出故障烧了人家的房子。”这意味着你要花很多时间来确保所有部件都能正常运行。

  一家叫Coin的公司从亲身经历中学到了这一 点。它计划推出一张能把很多银行卡合为一体的电子信用卡,在2013年11月发布了产品并且宣布10个月之后发售。订单哗哗地来了,但Coin才刚明白过 来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才能发售产品。2014年8月,公司将产品发售的时间推迟了将近一年以便进行改良。

现在,产品究竟什么时候能发布还是个未知数。

  发布新产品不仅对小型初创公司和众筹项目来说是个挑战,大型企业也经常在硬件产品方面出现问题。2014年初,一些用户在使用了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的健身腕带Force之后出现了皮疹,公司随即大规模召回了产品。

  Fitbit的竞争对手Jawbone在可穿戴设备方面受到的第一次打击还要追溯到2011年,它的腕带完全是个失败,发布不久就停产了。去年秋天,Jawbone的最新产品UP3健身手环的发布时间推迟了 四个多月,Jawbone需要更多时间来增强它的防水性能以迎合市场需求。可它最终也没做到,只能拿现在的防水性能将就一下。UP3将于本月开售。

  供应链顾问公司Carriage Group International的CEO及创始人Tom Dinges说,这还只是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当中的一个

  他说:“有问题的可能只是一颗螺丝钉,但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这个产品被淘汰。”

  寤寐求之,道阻且长

  越来越多的顾问、软件、快速成型工具和其他的科技,都降低了制造硬件产品的难度,但要把一张设计草图变成顾客面前的产品还是没有那么容易。

  专家说部分原因在于初创公司经常会忘了一点:要想迅速、低成本地大批量生产是很困难的,制造业虽然在过去十年里进步了不少,但还没能跟上原型制造进化的步伐。

  Robert Brunner是设计公司Ammunition的CEO以及苹果工业设计部门的前负责人,他认为“要想做出一个东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那些在他看来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客户,他想告诉他们:“一个好点子只是第一步。”

  “做出一台能运行的原型机,演示产品,大家欢呼一下,这才完成了10%。”他说。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细化,因为批量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一点点瑕疵都有可能毁了这件产品。

  这种细化的一个例子就是iPhone 5S的铝合金和玻璃外壳,他们必须发明一种技术来把这些部件拼接在一起,误差只能有几微米。

  “机器不是完美的。”GoTenna的CTO Jorge Perdomo说。公司投了几万美元在专业的测试机器上,类似于制造商在流水线上装配的那种,以此来确保他们的产品能被大量生产。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顾问和大公司都在帮助初创公司,他们一般会像Dragon Innovation那样收取一些费用,或者以此换取公司的少量股权。

  “我认为这就是专业知识,你要么自己懂,要么就得向别人买。”PCH的Austin说。

  PCH现在俨然成为了这种模式的温床。它有一个叫做Highway1的部门,类似于那种从头开始教初创公司怎样制作、出售商品的学校。(Austin本人负责的PCH Access和Highway1差不多,但更关注准备扩大生产的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

  为苹果和微软生产产品的Chipmaker Flextronics在2013年开始提供Lab IX服务,可以将初创公司与制造商伙伴联系起来。近几年成立的旧金山的HAXLR8R和Wearable World以及波士顿的Bolt也提供类似的服务。

  这样一来,本来需要很多经验、很多金钱、很多海外合作关系才能完成的事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硅谷刮起了一股硬件创业的热潮。

   拿Drop举个例子,这家公司开发了一个能连接iPad的厨房秤以及配套的应用,仅售100美元,即使是没有下厨经验的人也能完成复杂的烹饪,两个爱尔 兰设计师于2012年成立了公司。他们并没有在Kickstarter上发布公司,而是在细化了原型机之后在2013年加入了PCH Highway1的孵化项目。接下来他们就可以设定时间表、发布产品、接受预定然后按时开售了。

  现在你可以在苹果商店或iPhone制造商的网站上买到Drop公司的厨房秤。

  Austin说:“这足以证明初创公司以现在的条件能做到什么。”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