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设计应用 > 一种基于HMIPv6网络的域间切换改进方案
一种基于HMIPv6网络的域间切换改进方案
2015年微型机与应用第3期
杨 礼
(喀什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技术系,新疆 喀什 844006)
摘要: 针对层次型移动IPv6网络的域间切换中的切换延迟和丢包问题,提出一种使用转交地址池改进原来DAD的检测方法来减少切换延迟,采用双路径通信方式降低丢包率的域间切换的改进方案。理论分析改进前后的切换延迟,使用NS-2工具对改进协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切换时延和丢包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越性。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针对层次型移动IPv6网络的域间切换中的切换延迟和丢包问题,提出一种使用转交地址池改进原来DAD的检测方法来减少切换延迟,采用双路径通信方式降低丢包率的域间切换的改进方案。理论分析改进前后的切换延迟,使用NS-2工具对改进协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切换时延和丢包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优越性。

  关键词: 层次型移动IPv6;域间切换;切换时延;丢包率

0 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设备的移动性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层次型移动IPv6(Hierarchical Mobile IPv6,HMIPv6)[1]是一种针对移动IPv6协议的改进方案,使用树形分层结构模型,引人了移动锚点(Mobility Anchor Point,MAP),实现本地化管理。MAP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域,扮演移动节点(Mobile Node,MN)在外地网络的本地代理的角色。在HMIPv6网络中,移动性包括微移动和宏移动,针对MAP的功能和作用,将移动的切换分为域内切换和域间切换,后者属于一种宏移动的切换[2-3]。

  目前HMIPv6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切换技术、组播技术和IPSec等问题。由于跨区移动无处不在,切换技术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其目标是实现一种无缝切换,满足人们对实时性的需求。改进思路体现在如何缩短切换延迟以及降低丢包率。现有的HMIPv6协议的优化方法很多,一种思路是优化结构功能实体,主要表现为MAP的优化及管理、接入路由器的布置及选择等;另一种思路是优化注册机制,主要表现是转交地址的配置、预切换机制等。

  在HMIPv6协议中发生域内切换时,移动节点的区域转交地址(Regional Care-of Address,RCoA)没有改变,但是链路转交地址(on-Link Care-of Address,LCoA)发生了改变[1];MN只需要向所属的MAP注册LCoA,不需要向家乡代理(Home Agent,HA)和通信对端节点(Correspondent Node,CN)注册,因而减少了网络切换信令的开销,降低了网络拥塞。在标准HMIPv6中,对MAP域间切换执行标准的宏切换,这使得HMIPv6域间切换的性能没有得到优化。因此,对HMIPv6域间切换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1 HMIPv6域间切换分析

  在移动过程中,MN通过接收到的路由通告消息(Router Advertisement,RA)中携带的MAP选项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了MAP域的改变。如果MAP选项信息和当前的MAP域的网络前缀相同,则为域内移动;否则发生域间移动。MN在新的接入路由器(Access Router,AR)上获取新的转交地址(包括RCoA和LCoA),并向新的MAP发送本地绑定更新消息(Local Banding Update,LBU)绑定RCoA和LCoA,然后向HA和CN注册。其中,MN通过发送邻居发现消息完成对LCoA的重复地址检测(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DAD)[1,4];MAP收到LBU消息后,需要对RCoA进行DAD操作,DAD检测成功后向MN发送绑定确认(Local Banding Acknowledgement,LBA)。切换过程中的DAD时间占据了太大的切换延迟,只有完成切换后新的MAP才能为MN提供网络服务。在切换的过程中,MN无法接收数据,不能很好地满足实时性交互应用行为。

2 改进的切换方案

  通过分析HMIPv6中的MAP域间切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HMIPv6域间切换改进方法——FPSNM(First Prior MAP Second New MAP)。

  2.1 FPSNM切换过程

  在移动过程中,MN收到AR2周期性发送的RA消息(该消息中包含MAP2选项信息和AR2的网络前缀信息);通过RA消息中携带的MAP选项和MN保存的MAP选项信息的不一致性判断自己进入MAP2域。

  在MAP2域内,MN配置新区域转交地址(new RCoA,nRCoA)和新链路转交地址(new LCoA,nLCoA)。MN向MAP1发送快速绑定更新消息(Fast Binding Update,FBU),其中FBU消息中包含MAP2的IP地址、pRCoA、nRCoA和nLCoA,告知MAP1其新的位置发生变化,同时向MAP2发送LBU消息进行本地注册。

  当MAP1收到MN发送的FBU消息(该消息中包含MN的pRCoA、nRCoA和nLCoA)时,MAP1立即向MAP2发送切换发起消息(Handover Initiate,HI),建立nRCoA和nLCoA的绑定关系,并向MN发送LBA消息;等待MAP2返回的Hack消息指示建立两者之间的隧道。隧道建立完毕,MAP1将缓存的数据分组转发至MAP2,MN向CN发送BU消息,等待CN返回一个BA消息。

  完成本地绑定,MN向HA和CN进行注册。HA建立本地家乡地址与MAP2的RCoA的绑定关系,在HA的缓存列表中建立nRCoA与HoA的列表项,以便HA可以向MAP2发送数据。CN建立MN当前地址与MAP2的RCoA的绑定关系,在CN缓存列表项中建立MN与nRCoA的列表项,至此切换过程完成。FPSNM切换流程如图1所示。

001.jpg

  2.2 FPSNM技术描述

  本文采用两个相邻MAP注册的机制,先向MAP1告知MN的新CoA。对MN在MAP1和MAP2之间的乒乓切换,不仅使切换性能得到了提高,实现了两个相邻MAP之间的平滑切换,而且减少了外部信令交互量。当MN由MAP2域返回到MAP1域时,MN获得新的LCoA,只需要向MAP1注册,切换过程对HA和CN透明,该切换方案较好地解决了MN在两个MAP域之间乒乓切换的延迟和丢包问题。

  针对MN在新的MAP域中需要进行DAD操作的问题,本文对MAP和AR的功能进行相应的扩展。在MAP和AR上设置转交地址池[5],即区域转交地址池和链路转交地址池,分别由MAP和AR负责维护。在转交地址池上设置两张表,分别用于存储已使用和预先配置且未被使用的RCoA和LCoA;在AR广播的RA消息中携带可使用的转交地址。MN在接收的RA消息中直接获得可以使用的转交地址,无需DAD操作。当MN向新的MAP发送LBU消息时,完成本地注册,在MAP和AR的地址池缓存列表中增加新的地址项。若MN离开AR进入到一个新的AR,则注销当前MN已使用的LCoA,以备其他MN使用。当MN离开MAP时,注销MN在MAP地址缓存列表中的RCoA。

3 改进方案分析

  3.1 双向隧道

  MN从MAP1进入MAP2,获取了新的RCoA和LCoA。MN向MAP1发送FBU消息告知MAP1自己所在的新位置。于是,MAP1向MAP2发起切换请求,建立隧道,该阶段充分利用MN在MAP2域进行注册的时间,将与MN通信的通信对端节点发送的数据分组进行缓存,从而降低丢包率。

  对于双向隧道,需要设置一个合理的生存时间阈值。当MN由MAP2返回MAP1时,MN只需要向MAP1注册,由MAP2缓存数据分组,经由隧道转发数据分组至MAP1。由于MAP1和MAP2之间已建立双向隧道,减少了再次建立隧道而产生的信令交互量,降低网络中信令拥塞。

  3.2 切换时延

  影响FPSNM切换时延的四个主要因素:

  (1)子网变化时需要进行的移动性检测时间Tmov;

  (2)MN获取转交地址的时间TCoA;

  (3)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时间Tsig;

  (4)MN向HA和CN注册过程的时间Treg。

  移动检测时间与RA消息的广播频率相关,RFC2461[6]建议的RA消息的发送频率为1次/s,设RA广播周期为TRA,则:

  Tmov=cTRA(1)

  其中c为系数,根据切换算法不同而进行取值。

  由于AR与MAP之间只有一跳,假设ICMP消息的平均长度为l,无线链路带宽为Bwlss,有线链路带宽为Bw,无线链路时延为Lwlss,有线链路时延为Lw,则:

  2.png

  在新的链路进行切换时,信令交互时间包括MN与MAP1、MAP2之间进行信令交互的时间,则:

  3.png

  MN向HA和CN注册,包括绑定更新所需时间TBU、绑定确认所需时间TBA以及消息在网络中传输所需的时间Ttrs,则:

  4.png

  FPSNM总时延T:

  5.png

  对于标准的HMIPv6域间切换,对CoA进行DAD操作的时间TD=TR+TL,其中RCoA的重复地址检测时间为TR,LCoA的重复地址检测时间为TL。

  标准的HMIPv6域间切换总时延[7]T0:

  6.png

  在网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DAD操作;通常情况下,DAD操作在整个切换延迟中占据的比重较大。比较T和T0可知,T<T0,理论上改进后的域间切换方案具有更小的切换时延。

4 仿真实验

  4.1 拓扑结构及参数

  使用UC Berkeley开发的NS-2[8]作为仿真软件,移植FHMIP1.3.1模块[9]支持层次型移动IPv6网络下的切换技术。对HMIPv6和FPSNM协议进行仿真,共有8个节点。实验中使用的配置层次地址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002.jpg

  基于本文对HMIPv6和FPSNM协议的分析,选取的主要性能评估参数分别是切换延迟和数据分组的丢包率。其他需要使用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004.jpg

  4.2 仿真结果分析

  在相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下,分别对HMIPv6和FPSNM进行模拟,通过改变MN和nMAP(MAP2)之间的无线链路时延,获得在不同链路时延下的切换延迟和丢包率,其中链路时延的设置范围为20 ms~200 ms。HMIPv6和FPSNM协议在不同链路时延下的切换延迟和数据分组的丢包率分别如图3、图4所示。

003.jpg

  从图3可以看出,总的切换延迟随着MN和nMAP之间的链路时延的增大而变大,总体来说,改进方案FPSNM的切换延迟明显低于标准的HMIPv6,主要是因为FPSNM使用了转交地址池,从而减少了DAD操作的时间。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MN和nMAP之间的链路时延的增大,数据分组的丢包率也在增大,这主要是由于链路时延增大了切换延迟,影响MAP的缓存能力;FPSNM的丢包率在整体上比标准的HMIPv6较低,主要是由于FPSNM采用了隧道机制,在MN进行域间切换期间,由MAP2缓存转发数据分组,通过隧道转发给新的移动锚点,从而减少域间切换造成的数据分组的丢失问题。

5 结束语

  在HMIPv6网络结构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域间切换方案,降低域间切换过程中的丢包问题和分组乱序。在域间切换方面,切换操作对HA和CN透明,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对双路径下的动态控制机制的分析;服务节点数量过多时,需要对MAP的负荷上限进行深入讨论;此外对MN在MAP之间的频繁切换性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OLIMAN H, CATELLUCCIA C, EI-MALKI K, et al. RFC4140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mobility management(HMIPv6)[S]. IETF,2005.

  [2] LEE K. A macro mobility handov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lgorithm for HMIPv6[C]. ICCSA: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6:1007-1175.

  [3] DAS S, DULLA A. IDMP: an intra-domain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J].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0,9(3):38-45.

  [4] MOORE N. RFC4429 Optimistic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DAD) for IPv6[S]. IETF, 2006.

  [5] Cai Kai, Yang Zhimin, Chen Rongyi, et al. A handoff algorithm based on care-of address pool for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 Alexandria, Egypt, 2008:302-306.

  [6] NARTEN T, NORDMARK E, SIPMPSON W. Neighbor discovery for IPv6[EB/OL].(1998)[2014-10-01]. http://www.ietf.org/rfc/rfc2461.txt.

  [7] 邓亚平,吴迎秋.改进DAD策略的HMIPv6切换时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3):94-97.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Network Simulator (NS-2) [EB/OL]. (2007-11).[2014-10-01]. http://www.isi.edu/nsnam/ns/.

  [9] 孙晓林.层次移动IPv6宏切换的优化方案[D].郑州:郑州大学,2011:43-49.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