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互联网医疗离我们有多远

互联网医疗离我们有多远

2016-04-07

  “久病成良医”。如今,一些患者寻找资源和知识,凭借经验也成了“专家”,而且这样的患者比例也在增加。但借助互联网医疗,人们将加快进入智慧医疗时代。

  有了滴滴打车,滴滴医生还远吗?通过互联网能否使人们看病不再那么难?传统药品供应链低下,能否借助互联网工具倒逼改进?在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中信出版社近日举办的《互联网+医疗》新书会上,多位书的作者和来自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共同把脉互联网医疗。

  与会者呼吁,伴随互联网、基因组、分子影像、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医疗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重构医疗生态,未来医疗必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共享。

  医疗服务能否搬到互联网上去?

  “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是不少人在一些三甲医院遭遇到的情形。在移动互联的时代,能否将医疗服务云端化,让患者在网上就接受到医疗服务?

  阿里健康医疗业务副总裁倪剑文指出,已经深刻感受到“医疗服务搬到互联网上去”的信号,一些医疗数据已经成体系、成系统地搬到网上,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也敢于在互联网上对外提供服务。“很多医院不再是被动、保守的,而是把它的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释放出来了,突破了地域和服务类型的限制。”

  据了解,当前互联网医疗服务品种非常多,有在线科普咨询、在线问诊、医生预约、患者管理、在线药品购买等,但到目前为止,各种模式都还在探索中。

  中日友好医院是我国较早开展远程医疗探索的大型三甲医院,目前已和春雨医生、百度、中国移动、挂号网等外围端口进行整合,方便百姓挂号。

  “比如在百度上搜我们院长王辰,‘百度百科’上的‘王辰’就可以直接进入‘预约挂号’。”中日友好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张铁山介绍,互联网能做的就是优化供需关系和生产关系,目前医院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的方式,创新患者服务流程,改善医疗服务品质。

  百年"老字号"也在积极“触网”。同仁堂媒体广告管理部部长杨程说,同仁堂集团已经在北京、山西等地的30多家零售终端开展预约远程会诊试点工作,未来同仁堂优质中医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构建从基层诊所到医院的"互联网+远程会诊"新模式。

  可穿戴医疗时代有多远?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服装、体温贴片……从运动、体重,到血压、血糖、心电,可穿戴医疗,一个曾经只在科幻作品中看到的尖端技术,如今正进入应用领域,拉开一个规模庞大的"量化自我"的进程。

  尽管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在商业推广方面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智东西联合创始人张国仁认为,现阶段,可穿戴医疗只是一小步,离真正应用还任重道远,要更好地把智能硬件和医疗服务结合起来。

  IBM中国医疗卫生与生命科学行业总经理刘洪认为,可穿戴医疗需要多学科协同,也需要跟社区形成云医院或者健康管理体系。同时,患者的认知和粘度也要相应跟上。

  "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兴起,正在突破我们对医疗设备的想象疆界。"张国仁说,伴随传感器、植入式设备等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医疗物联网的时代,人类将成为一种能自我调节的超级有机体,通过实时掌握体征数据,配合医疗专家的远程干预,我们的行为将被彻底改变。

  e患者时代会带来什么?

  “久病成良医”。如今,借助互联网,一些患者寻找资源和知识,凭借经验也成了“专家”,而且这样的患者比例也在增加。

  连康信息技术副总裁赵新远表示,互联网时代迎来越来越多的"e患者",患者有知识有能力,渴望参与到治疗决策当中。未来,医生将会面临更多来自e患者的挑战,更多的医院要把患者参与、患者邀约放进去。同时,要千方百计地让患者有能力参与决策,利用互联网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

  “21世纪的病人将是‘聪明的病人’,他们获取医疗健康信息的权利与医生是对等的。”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李兰娟院士在序言《消失的“围墙”》中指出,医院的“数字围墙”也将真正开放,融入新的开放式医疗生态圈。各类新兴的市场化医学要素,如第三方独立检验、影像、病理、心电、慢性病管理等平台组织将涌现,医生的自由职业流动也将进一步呼唤“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工业标准的出台。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