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嵌入式技术 > 业界动态 > 格力电器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蹈造手机覆辙?跨界投资不被看好

格力电器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蹈造手机覆辙?跨界投资不被看好

2016-09-05

  国内空调界的巨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要造电动车了。

  8月19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计划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珠海银隆”),珠海银隆的估值为50亿元,格力电器给出的收购价格为130亿元,溢价率达2.6倍。

  格力电器的这一跨界高价收购引起了各方极大争议。先是中小股东对这一高价收购将导致的股权稀释颇为不满,而监管层也对格力电器这一举动“出手”。8月25日,深交所向格力电器发出问询函,就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交易价格的公允性、电动车未来市场发展前景等抛出29个问题。

  格力电器介入与主业关联性甚小的新能源行业,是否会重蹈以前造手机的覆辙——取得的成绩大大小于预期?面对中小股东的抗议,格力电器将如何应对?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格力电器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在公司回复深交所问询函前,暂不接受媒体采访。

  跨界收购不再固守空调业务

  格力电器此次计划收购的珠海银隆成立于2009年,其目前所涉足的业务包括:钛酸锂电池制造、纯电动电车的组装、储能系统充电站建设。

  格力电器这次要向珠海银隆的21家股东方购买后者的股权,除了向自家大股东——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发行股份外,参与方还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6家公司。

  尽管股东数量多,珠海银隆体量并不大,其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亿元,净利润为3.7亿元,尚不及格力电器去年125亿元利润的1/30。且该公司业绩并不稳定——在2014年还亏损2.2亿元,只得到3.4亿元的营收。由于盘子不大,第三方对其估值只有50亿元。

  既然是以2.6倍溢价收购,可见格力电器对珠海银隆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其在公告中称,想通过收购珠海银隆能源对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进行布局,借助珠海银隆的技术切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将新能源汽车打造成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近年来,格力电器曾多次表达将不再固守空调产业,转为多元化发展。其在公告中表示:“格力电器迫切寻求转型,公司在以空调产业为支柱的前提下,将大力开拓发展新能源、手机、自动化设备等新兴产业。”

  转型源于空调市场饱和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3年,格力电器还公开表态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只寻求与制冷制暖设备相关的横向多元化,以逐步实现专业化中的产品多元化。为什么如今不再声称走专业化、聚焦的战略,甚至跨越到了手机、新能源汽车这类与其主业关联甚小的行业?

  查看格力电器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就可以对这一问题略知一二。2015年,格力电器业绩持续增长的态势发生逆转,这一年,格力电器的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9%与11%,而这是格力电器上市以来头一次出现业绩下滑。2016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其上半年营业收入仍同比下滑1.85%。

  对此,格力电器在公告中透露,国内空调产业在过去连续多年高增长后增速放缓,已进入成熟稳定期,达到饱和阶段。公司在以空调产业为支柱的前提下,考虑到已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市场份额地位,单纯依靠单一产业实现进一步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

  跨度太大不被业内看好

  空调市场发展空间趋缓,跨界到电动车市场就真能为格力电器带来业绩增长吗?一些新能源车企对格力的介入并不看好,北京某上市车企内部人士表示:“格力在电器方面做得不错,但家电与汽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汽车产业并不那么简单,它的上下游价值链很强,汽车零件的整合需要车企有很强的性能集成科技集成能力。”

  相对而言,格力的竞争对手美的虽然近来也在大举收购——先是在今年年初收购东芝,年中又收购了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但比起四面出击、跨越式收购的格力,美的收购的大企业都是与其主业较相关的,收购策略较稳健。

  格力收购新能源公司的前景虽不被看好,中小股东更关心的是:一旦收购达成其股权将被稀释。尽管珠海银隆方面与格力签订对赌协议,但经过估算,即使珠海银隆能实现对赌协议约定的利润额,格力电器股票的每股收益还是被稀释了。

  在格力电器的股吧里,散户们发布大量帖子来发泄对格力此次收购的不满。而散户们抱怨的原因也在于尽管格力近年来营收下滑,但其货币资金自2011年之后一直持续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手头共有994亿元。也就是说,格力用一小部分自有资金就可以实现对珠海银隆的收购。

  那么,格力电器为什么不用自有资金收购珠海银隆?对于这一问题,坊间有猜测称,格力电器股价在此次停盘前鲜有上涨——连续三个月在19元上下波动,市盈率仅为8.5倍,定向增发无疑也是其扩大市值的好办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这次定增收购成功,格力的“当家人”董明珠的股权将扩大,甚至超过前海国际的持股比例,成为格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