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手机HiFi“外冷内热” 海外品牌不做是偷懒么

手机HiFi“外冷内热” 海外品牌不做是偷懒么

2017-03-10

HiFi手机”——听到这个名词,有的朋友马上就能想到好几个市面上正热卖的手机名称,具体来说,所谓HiFi手机,就是在手机内部的音频解码或者放大部分使用了一些较为高级的芯片电路设计,以求达到比常规设计更好的听感。

1489040072008054412.jpg

至今为止,国内品牌已经在HiFi手机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以至于“是否HiFi”、“是否有独立音频设计”已经成为了一部分用户选择手机时看重的技术标准。随着市场对于手机HiFi的追捧,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开始把HiFi作为重要卖点宣传……甚至于对独立DAC的型号、规格的追捧大有当年手机主控“核战”的气势……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国际品牌的旗舰手机似乎并没有把“HiFi硬件”看得那么重:三星的S7、SONY的XZ、HTC的HTC 10,当然也包括水果家的7和7P都没有宣传自己是否有HiFi相关电路——难道说是老外们不太喜欢听歌?还是说这些国际品牌不重视音质,或者在技术上反而不如国内厂商?

到底什么是“手机HiFi”

要弄清楚国内外厂商对于“HiFi设计”的迥异态度,首先就要明白,到底什么是“HiFi”,以及它在手机上是如何实现的。

HiFi,全称High fidelity——高保真,最早是1940年提出的一个关于“纯度”的主观概念,1966年西德DIN(德国标准化学会)制定DIN 45500标准为高保真的定量化标准。事实上,高保真的概念最初并非适用于音乐,人们将其与音频技术联系起来,是在CD、DAP(数字音频磁带)出现之后。如今,通俗认为,对于移动设备或者随身听来说,只要其理论音质(频响范围、信噪比)可以达到CD的水准,就可以称之为HiFi。

1489040072195027828.jpg

按照这个标准,其实现在所有的中高端手机,只要不在电路或者音效上刻意作死,都能实现CD级别音质,都可以算HiFi——那么,那些号称“HiFi设计”的手机,其意义在何处呢?

首先,大家要理解,音乐的回放,要经历音源(音乐文件或者在线流媒体)——解码——放大——输出到耳机——耳机发出声音被人耳接收的完整过程。HiFi手机多数是在解码和放大的部分进行了硬件的强化,拥有相比SoC(手机主控)“原配”芯片更高的处理精度。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用户自身没有HiFi级别的音乐文件(mp3肯定不算),没有足够好的耳机,纵然手机音频硬件更好,其实也并无意义。而且,“HiFi”的本意就是“原音再现”——更高级的音频硬件绝对不会让低音质的歌曲文件变的更好听,不如说刚好相反,只会让翻录过程中的音质损失听起来更为明显,更加难听……

没有HiFi手机,老外是怎么听歌的?

当然,有人肯定要说:我们就算没有HiFi音源,起码手机的音质“底子”更好;老外纵然有音质更佳的正版数字音源,但手机没有HiFi设计,最后的听感也不会太好,不是么?

很可惜,并不是——原因很简单,因为对于国外的大多数手机用户而言,他们虽然付费买着Apple Music、Google Play的正版专辑,但这些平台的在线收听体验同样也不过就是比mp3稍好的水准——普通的手机已经足可驾驭,HiFi手机也不会化腐朽为神奇。

1489040072414084260.jpg

而对于那些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来说——在手机上“捆绑”外置解码/放大器,或者不使用手机而使用更专业的高音质随身听才是王道:再怎么高级的HiFi手机,其内置的音频电路不过只占手机成本和电路板面积的很小一部分,根本无法与外置解码器的音质水平相提并论。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