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倒闭、破产、停工!国产替代的另一面是危机

倒闭、破产、停工!国产替代的另一面是危机

2020-05-23
来源:芯三板
关键词: 半导体 DRAM NAND 台积电

    国产半导体欣欣向荣背后,满是危机。

    国产浪潮来袭在过去的201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出现负增长,但中国逆风飞扬,全年销售额依旧达到了7562亿元,实现了15.77%的两位数增长。 半导体技术成果上,主攻DRAM的合肥长鑫和主攻NAND的长江存储。这两家企业在19年都取得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产19nm DRAM和64L 3D NAND都正式宣布量产;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14nm制程大突破并实现量产;中微半导体的刻蚀机已经顺利的通过了台积电5nm工艺验证,拿下4道制程。

    

q1.jpg

    资本市场上,2019年全年A股科技股持续上涨,半导体成为企业出现了一批像卓胜微这样半年涨10倍的大牛股,汇顶科技,韦尔股份,闻泰科技,澜起科技市值突破千亿,韦尔股份的滚动市盈率一度高达5000多倍,通富微电的市盈率也超过了1000倍。 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在说国产半导体一片欣欣向荣,前途大好,但是在这份繁华的背后,今天来说一些不和谐的。 德淮的窘境芯片产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很多企业还没经历风雨就倒下了。

    2020年,那个要成为中国索尼的德淮没了消息。从去年10月开始拖欠员工薪水,随后被供应商催债,今年春节过后,又复工艰难。 德淮半导体成立于2016年,其前身是上海码扬与淮安市淮阴区成立的淮安德科码,德淮半导体最初计划投资45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20亿元。公司当初成立的目的是打破国外企业在高端图像传感器芯片领域的垄断,成为中国的三星和索尼。为此,德淮半导体巨资挖来东芝CIS技术核心团队,从事研发与技术工作。

    

q2.jpg

    作为淮安的明星企业,地方政府扶持不遗余力,厂区建设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组建了专门挂钩帮办团队,并安排专人现场驻点,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资金上大力支持,其销售的首款产品AR135是从安森美购买的技术,资金则来自地方政府。 不过,德淮半导体最后还是出了问题,先传出资金链断裂,后又爆出企业欠薪,工程款拖欠以及客户严重流失等问题,成立不足四年,德淮半导体便发生了6次股东变更。原始股东李睿在德淮半导体刚成立4个月,就因理念不合离开了团队。

    

q3.jpg

    原本宏图壮志的德淮半导体一心想要打破国外垄断,冲击高端CIS芯片,但是前期投资无法到位,企业本身没有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快速实现产能,而是拿去做代工卖产品,资金链断裂,导致如今员工降薪,原始股东出走,产品量产更是遥遥无期,面临困境。目前,国家发改委也已经将德淮半导体从进口税优惠名单剔除了。

    坤同折戟沉沙远在陕西的一家企业与德淮半导体有着相似的命运,只不过它与德淮半导体相比的不同点在于,它更早妥协。

    2018年坤同半导体落户沣西新城,项目计划总投资400亿元。近日有消息称,项目投资方陕西坤同半导体有限公司以“遣散员工”的方式变相宣告这一项目终结。

    

q4.jpg

    在柔性屏这场大潮中,坤同半导体立项之初是奔着建设国内首条月产能30K大片基板的第6代全柔性AMOLED产线去的,当时国内在建的和已建成6代柔性面板产线共有10条。坤同半导体注册资本有20亿美元,对外宣称总投资400亿元,其核心团队来自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业内人士指出,和辉光电与行业领先的京东方,维信诺无论是在技术实力还是资金投入都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如此大规模的项目恐怕难以张罗起来。

    

qqq55.jpg

    后边的剧情就如同德淮半导体一样,地方政府资金不到位,人才与技术制约坤同半导体的发展,企业拖欠员工薪资,核心管理层突然相继离职,企业面临巨大的打击,计划中的国内首条柔性屏产线也基本宣告失败。 高搁置率像坤同与德淮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根据全国2016年至2020年公布的省级半导体重大项目中,27省的301个项目总共投资金额高达2.955万亿元,但在过去5年所有项目中,至少有38个项目因各种原因进入搁浅状态,项目搁浅率超过12.5%,这其中不乏德淮、坤同、长沙创芯这样的企业。

    此外,在所有的27个省份中,河北省的半导体项目搁置率将近30%,为全国平均数的2.4倍。保定华盈电子,唐山龙凯投资,河北易贝信息技术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欠薪,股权变更,投资人变更,无法追溯最新进展等情况。

    贵”族华芯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当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情况,像德淮与坤同这样的企业最后唱砸了,一方面技术实力不够,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不愿意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如果是外资企业进入是否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呢?

    

qqq666.jpg

    2015 年5月,贵州省政府和系出名门的美国高通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其中高通公司占45%,贵州政府占55%,这是典型的中外合资企业。目的是要通过双方和ARM的合力,打破英特尔在服务器领域的芯片垄断局面,形成中国级服务器芯势力。

    在明星企业家汪凯博士的操刀下,2018年11月,华芯通第一款基于ARM构架的国产通用服务器芯片—昇龙4800 (StarDragon 4800) 正式量产。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赵斌表示,昇龙4800的发布意味着华芯通的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

    

q777.jpg

    昇龙4800确实是一座碑,即使一座里程碑也是一座纪念碑。昇龙4800发布后不久,华芯通的CEO汪凯博士就辞职了,一批批核心员工也陆续离开,随着人员散去,这个贵州政府搭台,高通唱戏的节目也以失败告终,2019年4月30日华芯通正式关闭,员工陆续签署补偿协议后被遣散。

    格芯与成都引进外资的不仅是贵州政府,成都市政府当年豪掷6亿将罗永浩请了回来,最后换来的结果是罗永浩将锤子手机卖给了字节跳动,自己直播说相声还债。当然锤子科技不算外资,要说外资的话,最近沸沸扬扬的格芯成都工厂停产值得一说。

    2017年5月,成都市政府从重庆政府手里抢来格芯,双方宣布在成都建造12寸晶圆厂,预计投资100亿美元,一期制程(180nm/130nm)到2018年底投产,二期在2019年年底投产。

    

qq88.jpg

    一年后,迎来的不是投产而是格芯的裁员与成都厂招聘暂停,并且在同年7月,格芯宣布放弃7nm制程,10月双方合作破裂,取消了成都晶圆厂一期成熟制程(180nm/130nm)项目的投资,格芯的成都项目搁浅。 随后在2019年2月,传出格芯成都工厂停摆,厂内部设备已清,拖拖拉拉又一年之久后,格芯终于在上个礼拜宣布成都工厂正式全停。

    

qqq999.jpg

    格芯成都工厂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研发投入巨大,设备昂贵,另一方面是由于本身格芯自身业务为继困难,再加上竞争对手瓜分了大部分市场,先进制程无法跟上,综合下来成都工厂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大浪淘沙近两年,国产替代浪潮的兴起使得各地跨越式发展半导体项目,平均每个礼拜都能看到至少一个半导体项目签约上马,地方政府在这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半导体是一个有着高门槛和技术壁垒的行业,如何在众多鱼龙混杂的项目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此外半导体投资不是短平快立竿见影的,一旦认准更需要持续坚持下去,而不是中途撂挑子。

    

10101010101.jpg

    从整个半导体产业来看,德淮、华芯通、格芯都是国外的技术,而且德淮,华芯通与坤同三家项目成立之时便是豪情壮志要向最顶端冲击。但从最基本的逻辑来看,不管上马多少个项目,核心技术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最终倒闭是在所难免,目前上马的这些上马的这些项目,有多少能活到最后呢?也许不出两年就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烂尾楼工程。

    

11  11  11.jpg

    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洗涤掉投资取巧者,将最有实力的一批企业留了下来,同样,半导体产业是最做不了假的,付出与没付出,虽然一时之间难辨真假,但最终那些浑水摸鱼的迟早要浮出水的,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脊梁。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