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电子元件 > 业界动态 > 半导体设备花了1,000亿对中国大陆意味着什么?

半导体设备花了1,000亿对中国大陆意味着什么?

2021-04-14
来源: 芯片大师
关键词: 半导体设备 进口

  导读:4月13日,SEMI 公布最新的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数据,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为712亿美元,中国大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达187.2亿美元。

  首先,这份报告根据SEMI和日本半导体设备协会(SEAJ)会员提交的数据,囊括了包括中国在内的95%以上全球规模以上设备制造商的每月出货数据,包括晶圆加工、封装、测试及其他前端设备(含掩模/标线片制造、Fab厂设施等)。

  根据报告数据,中国台湾地区是第二大设备市场,其销售额在2019年呈现强劲增长后,在2020年保持稳定,达到171.5亿美元。韩国保持61%的增长,达到160.8亿美元,居第三位。日本和欧洲分别增长了21%和16%,北美则降低了20%。

  接下来,我们简单谈谈这组数据背后的三个观点。

  第一,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已超出想象。

  一年187.2亿美元的采购金额换算成人民币达1,224亿元,保守估计纯进口部分占比可达90%以上,那么半导体设备的年进口金额也已经可达1,100亿元。这个数字是2020年全年天然气进口额的一半,按季度均值来算也悄然超过了煤、原木、钢材等我们熟知的大宗原材料一季度进口额,更是机床一季度进口额的三倍,不可谓不惊人。

  继集成电路进口超3,000亿美元雄踞全球多年以后,半导体设备进口也成为了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另一张标签。

  毫无疑问,这个数据背后,既是中美科技战下国内芯片制造业的强烈危机意识使然,也是大陆代工、封测产能严重不足和扩产的需要,更揭示了如今半导体设备对进口的严重依赖。

  第二,设备国产化不足和产能扩张存在巨大矛盾。

  2020年,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能首次同美国持平并略有超出,金融时报(FT)预计未来十年占比可达25%。尽管“实体清单”接踵而来,但国内IC设计业和制造业的高速发展让全球半导体设备商赚得盆满钵满。

  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能用的主要是精度要求不高的环节,比如扩散炉、清洗机。在先进工艺上,除上海中微公司已用于台积电5nm产线的刻蚀机外(见中微公司证实刻蚀机进入国际客户5nm以下产线),其他国内厂商的最先进设备目前只在8/12寸65nm-40nm产线小规模使用。

  芯片大师了解到,在中芯国际某条特定产线上,国产设备占有率能到20%-30%,但放到一条拥有400-500道工序的常规产线中,设备门类和采购成本占比就低于5%了。

  但是,这对于目前国内30余个建设中或规划中的晶圆厂来说是杯水车薪,按每年新增50万片产能计算,未来5年内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突破1,500亿乃至2,000亿元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进口和自建产能的窗口期正在收窄。

  4月12日,拜登政府在白宫组织19家芯片制造商和美国汽车企业的会议,英特尔CEO 基辛格表示,美国制造的半导体目前占全球产出比重约12%,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未来能达到三分之一。

  这场会议被外界解读为“明面解决车厂缺芯,实为围堵中国”,拜登政府的半导体政策落在芯片产能和先进工艺两个方面。

  芯片制造业的“空芯化”、失去中美对弈的产业战略优势是美国政府恐慌的来源,因此拜登政府延续并扩大了特朗普贸易战以来的半导体政策:对内补贴芯片制造,对外拉拢台积电、三星建厂纳“投名状”,同时继续卡住对华关键企业的技术、设备出口。

  截至目前,泛林、应用材料对中芯国际的设备出口许可证绝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美系设备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一概被禁止回答中芯国际的任何咨询。

  而随着拜登政府半导体政策进一步深入,更大的设备供应压力和“实体清单”风险可能随时加在国内主要代工厂、封测厂身上。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