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手游当红,32位过气

手游当红,32位过气

2022-07-08
作者:张慧娟
来源:与非网eefocus
关键词: 手游 安卓开发 64位

  丰富的App功能、先进的AI应用、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超高清的大屏显示、更高的安全性……智能手机看起来已经到达了历史发展的高光时刻。不过,这还不够,移动计算生态正在着力推进应用程序向支持64位架构过渡,以通过相得益彰的软硬件配置进一步释放性能潜力。

  

  苹果5年前已达成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708093355.png

  图源 | iDownloadBlog

  2013年,苹果推出iPhone 5S时,64位架构的A7处理器让业界震撼。这是苹果史上也是手机史上第一款商用的64位处理器,根据苹果当时的介绍,A7是首个将台式电脑级64位架构融入手机的芯片,为设备性能带来了相当大的提升。可以说,A7的出现为手机硬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兼容原有32位应用程序的基础上,当时的iOS 7和所有内置应用程序都针对A7芯片进行了优化。针对该芯片优化的64位应用程序,比如iPhone 5S内置相机应用,自动对焦速度提升两倍,抓拍更快,视频帧数也可以达到更高120fps。一组直观的数据是,与64位A7兼容的App,性能提升了25%,对网页浏览等日常任务而言,iPhone 5s处理器速度约比之前翻了一番。

  事实上,苹果向64位平台过渡的想法已酝酿多年,希望64位架构真正将桌面级的强大处理能力浓缩到智能手机上。

  不过,苹果当时的做法还是受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营销策略,消费者从中获益为零;还有人认为,在当时的软件环境中,64位处理器有没有用武之地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这确实切中了苹果当时的痛点。自推出A7后,苹果逐步要求iOS上架应用必须支持64位,完成从32位到64位的迁移。终于到2017年,苹果挥刀而下,自iOS11开始不再支持任何32位的应用。

  苹果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彻底完成从32位到64位的迁移,有iOS封闭生态体系的功劳。但是,对于开放软件生态系统的安卓来说,另一面是其软件的碎片化,想统一实现64位的迁移并非易事。

  

  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更大

  微信图片_20220708093433.png

  图源 | wallnet.com

  64位功能已经在移动设备流行多年,在桌面操作系统也使用了十多年。如今,近90%的安卓设备已部署了支持64位的操作系统版本(5.0及以上版本)。

  从苹果的进阶之路可以看出,支持64位的处理器+支持64位的操作系统+支持64位的APP,才能出现效率加成,三者缺一不可。但对于安卓生态,最难的恰恰是第三点。

  国内移动应用商店对于64位应用的要求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谷歌的时间表。早在2019年8月1日,谷歌就已经要求所有Google Play应用商店发布的新程序都必须支持64位架构。但是,谷歌没有直接影响亚洲的安卓应用生态系统,也没有在中国提供Google Play商店,因此这一规定在中国市场没有发挥出那么大的影响力,除了顶级的应用程序之外,多数应用和开发者仍兼容32位、或继续停留在32位。

  不过,这一局面正在被安卓生态有影响力的厂商打破。

  由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小米、OPPO、vivo等软硬件企业于2021年联合成立的金标联盟,继今年4月共同宣布推进64位移动计算生态之后,6月,该联盟再次发布相关公告,表明将对32位应用包分阶段进行相关限制。

  华为也在今年开始通知开发者,将会分阶段淘汰32位应用,并全面推行64位版本:2022年2月1日起,在华为应用市场新上架/升级的游戏及应用,必须包含 64 位版本,华为应用市场不再接收仅包含 32 位版本的应用;9月1日起,华为应用市场将不再接收包含 32 位版本的应用。

  三星也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7月18日起,所有申请上架/更新至中国大陆三星应用商店的应用必须支持64位架构,并表示若应用仅支持32位架构,则将会在人工审核阶段拒绝上架/更新申请。

  从一系列坚定的做法来看,中国移动计算生态正在全面拥抱64位时代。

  Arm的决定性作用

  金标联盟在公告中提到,目前Arm架构正逐步限制32位应用的运行,预计到2023底上市的旗舰机型中,Arm IP架构将只支持64位应用运行,届时可为用户带来20%的潜在性能提升。

  对于向64位的全面过渡,可以说,Arm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态度近乎于:我给你一把金汤匙,请不要用它喝小米粥。

  Arm近日推出了2022全面计算解决方案 (TCS22),Arm 高级副总裁兼终端事业部总经理Paul Williamson强调了TCS22的三项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对64位的全面支持。他表示,不仅是游戏,所有应用都应该尽快过渡到 64 位。如果说过去开发者对64位生态系统的就绪程度还有一些犹豫不决,那么随着近期金标联盟的宣布,中国的计算生态系统和应用生态系统已全面就绪64位。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的旗舰级智能手机都需保证为全64位设计,以确保获得更好的效率和更强的性能。中国主要的应用商店已表明,到今年 8 月,所有新上架的应用都应该是 64 位的。

  Paul Williamson强调, 64 位应用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在应用启动时间方面也能够加快20%。任何没有过渡到64位的应用都会因为性能上的欠佳,让用户感到失望,期望所有的应用都过渡到64位。

  事实上,Arm近几年已经在陆续向开发者社区传达信息:向纯64位开发过渡,收益远远大于成本。64位处理可以同时处理更多数据,帮助新技术和当前技术在移动设备上蓬勃发展。与32位处理器相比,64位CPU可以在更小的时间间隔内获取、移动和处理更大的数据块,从而使某些工作负载的性能提高了20%。

  这意味着64位设备的响应将更快(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依赖于编写良好的代码)。对于开发者来说,在纯64位安卓设备上开发应用程序将带来显著的好处,包括降低复杂性、降低开发和测试成本、缩短上市时间以及更强大、以及更强健的生态系统。

  

  游戏变革加速

  率先步入64位元年

  微信图片_20220708093951.png

  图源 | Engadget

  在所有移动应用中,游戏是最为强调性能极限的,且随着相关性能与需求的增长,持续的性能表现成为游戏的关键指标。

  早在几年前,人们对于手机游戏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小游戏层面。但是随着近年来移动游戏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3A级手游开始涌现,甚至出现不少媲美端游品质的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短短数年间反差之大,某种程度上,移动设备性能的日新月异是推动手游进步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视觉效果出色的高质量游戏的兴起又要求相互匹配的性能表现,从而推动了相关硬件平台的升级。移动设备在CPU、GPU、相关工具、实体 IP、软件生态系统和通用标准的方面都不断进行全面优化,来促进游戏体验的提升。

  当前,性能更强的CPU、带有光线追踪功能的GPU等,都在为游戏中实现更丰富、细致、深入的视觉效果提供支持,但与此同时,也在推动着性能的极限追求。特别是对于32位架构来说,一些创新应用很难在32位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并且,如果要将游戏应用从智能手机转移到 AR、VR等领域,则需要游戏世界的开发者和创作者将他们的经验应用其中,这不仅需要最新的硬件IP,也需要包括硬件、应用软件等系统层面的性能优化,才能将视觉体验推广到更广泛的应用中。

  以高通的骁龙8 Gen 1处理器与联发科的天玑9000处理器为例,都需要配合64位应用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只有在64位架构下,两款处理器才能在当下主流应用程序和游戏中获得显著性能提升,给用户带来更强的游戏性能、更快的启动速度、更低的耗电量。正是如此,OPPO、vivo、小米等在新规中就主要针对应用开发者,希望他们在主流应用中能跟上手机硬件的升级,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而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64位的迁移应该也相对简单。目前,三个最常用的游戏引擎Unreal、Cocos2d-x和Unity都支持64位,许多在这些游戏引擎上开发的手机游戏,如Unreal上的Fortnite,已经具备64位功能。

  根据金标联盟的公告,自2022年7月1日起,新上架游戏应用将不被允许单独32位应用包,可采用兼容包(32位&64位包)或双包(32位包+64位包)上传。自2022年12月1日起,游戏应用的更新包不再允许单独发布32位更新包,必须采用兼容包或双包更新。这意味着,移动游戏有望先于其他应用软件,率先进入64位时代,为未来的游戏应用提供进一步的创新和升级空间。

  写在最后

  紧跟苹果A7,高通在2013年推出旗下首款支持64位的处理器;同年,安卓5.0发布时也支持64位应用。

  移动终端软硬件的创新节奏并不算慢。但是,直到2022年才“强制”实现对64位的支持,已经比谷歌要求开发者在google商店提交64位的应用整整晚了3年。

  这其中固然有开发者和应用生态的复杂性。但不管怎样,从32位到64位是一个根本的改变,伴随终端设备、应用开发者、应用商店、芯片提供商等产业链关键节点准备就绪,属于移动计算生态的全64位时代正在拉开帷幕。特别是游戏市场,已经为这一时代的开启摩拳擦掌。

  一如多年前,业界对苹果的质疑:64位是营销策略?还是割用户韭菜?还是能真正促成技术和应用的双赢?

  你怎么看?




微信图片_20210517164139.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