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通信与网络 > 业界动态 > 应用拓展能力影响3G后续发展

应用拓展能力影响3G后续发展

2011-01-14
作者:王春超
来源:通信信息报(福州)

  两年前的2009年月1月,我国正式发放3G牌照" title="3G牌照">3G牌照,国内三大运营商拉开3G竞争大幕。经历2009年3G网络" title="3G网络">3G网络布局以及2010年的发展,我国3G用户的总量已经超过4000万户,今年这个数字有望历史性地突破1亿户。2010年运营商在经历推终端、推品牌、巨额补贴之后,相比中国超8亿的手机用户来说,3G用户数量增长并不尽人意,多数用户还是持观望态度。

  3G发展经历网络建设、终端布局,运营商未来将剑指何方?业界专家分析,3G发展将进入应用全面推广阶段。

  3G发展不温不火

  完善3G网络建设、推终端、推品牌、自建手机应用商店、挖掘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发手机操作系统、加大3G补贴力度,2010年三大运营商可谓大举“圈地”。在终端方面,无论是黑莓手机Storm 9530、明星终端iPhone,或是Ophone,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3G市场的喧嚣,并达到预期效果。在3G补贴方面,2010年年初中国移动宣称3G终端补贴提高至300亿。中电信、中联通对3G终端的补贴力度也已超过了2G终端。在3G网络建设方面,2009年-2010年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建设总投资达2800亿元。

  近期,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发布的运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3G用户总数为1883.5万户,中国联通3G用户总数为1277.6万户,中国电信未透露具体的3G用户数,而根据稍早些工信部的数据,中国电信的3G用户总数超过1000万户。可以看出,与超8亿的移动用户规模相比,三大运营商3G用户数量的渗透率不足6%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工信部要求的2011年3G用户数达到1.5亿户的目标以及3G要飞速发展所需的20%渗透率还有距离。

  经历大举布局终端弥补应用匮乏之诟、加大3G补贴力度激发用户3G热情之后,中国3G发展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多数用户还是持观望态度,运营商3G发展重点下一步该转向何方?

  “终端+应用”需双管齐下

  终端曾被视为3G发展的最大瓶颈,2010年无论是明星机型还是千元的普及型手机,三大运营商均加快布局,拼终端引用户成为2010年中国3G发展亮点。但业内人士认为,依靠终端拓展用户仅是“治标”,随着终端布局逐步完善今后发展重点必将发生转变。专家称,运营商要发展3G,就要努力让自身的3G业务成为用户的必需品。目前,3G应用尤其是与生活、工作关系密切的应用开发" title="应用开发">应用开发还不够成熟和多样化,这就使得用户没有足够的动力成为3G用户,今后应为用户提供更多适合他们需要的应用产品。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研究报告》预测,未来3—5年移动应用商店将步入快速上升通道,到2012年,全国移动应用的用户数将超过4亿,在移动用户中的普及率将超过40%,整个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迪信通预测分析,在经历2010年中国3G高速发展年,智能手机加速普及后,3G发展开始进入业务拓展与应用全面推广阶段,手机应用2011年将进入盈利期。

  庞大的市场前景有助拓展3G用户。随着联通“沃商店”正式上线,三大运营商手机" title="运营商手机">运营商手机应用商店已齐备。可预见,应用将成为运营商在终端策略后的发力点。

  “三足鼎立”谁将脱颖而出?

  无论发展终端,还是布局手机应用,三大运营商的目的均是刺激3G用户增长。国内三大运营商3G网络拥有三种制式,中国电信的CDMA、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各有千秋。就用户规模而言,TD暂拔头筹。

  据报道,中国移动表示“本公司使用3G终端的G3客户数为1883.5万户”,表面上领先于其他运营商3G用户发展。对此,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使用3G终端的客户”并不一定就是3G用户,运营商在统计3G用户存在模糊空间。3G上网卡用户、上网本用户、甚至3G无线固话用户都被定义为3G用户。这些用户对3G业务促进能起到多少作用存疑。此外,许多使用3G手机的用户也不一定就是3G业务用户,目前市场存在大量3G手机用户使用2G套餐的情况。

  中国移动在2G市场的地位毋容置疑,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从2G到3G不是简单的跨越,它包含了技术、市场多方面的跨越。作为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TD备受各方呵护但整体产业链尚未成熟,而CDMA、WCDMA制式在全球发展多年相对成熟。在这一情况下,运营商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发展3G是一大考验,三家运营商在发展3G上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关键就是整合能力,谁的整合能力与业务融合强,谁才能笑到期最后。

  总之,对于3G用户来说,最关键的是业务应用与体验,网络速度、丰富的应用都是用户所关心的,未来谁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还是在用户粘性。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